鲈鱼苗期“熟身“的判断

发表时间:2022/01/21 00:32:30  浏览次数:15368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加州鲈育苗阶段有一个很难避免的坎“熟身病”,这会使很多标苗池损失惨重,造成全军覆灭的情况,下面咱们来说一下这个病的危害。

熟身病表现

此病容易发生在5-6朝苗,从发病的过程上看,一共是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拖便(肠炎),然后熟身,最后出现烂尾的情况,一般死亡量大的阶段是在熟身这一时期,一般情况下出现熟身损耗率在80%以上。

对于此病大多数药物都束手无策,甚至有的养殖遇到熟身的情况,就会立即排塘及时止损,这次侧面说明了熟身病的可怕!那为什么熟身病这么厉害?

熟身病病原

原因是人们对于熟身病的病因还不甚了解,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病原引起的,有些专家为了弄清楚原因专门做的检测,检测患有熟身的鱼苗,在发病初期会检测到少量的寄生虫,到了中后期几乎都能检测到大量的柱状黄杆菌,而且在检测内脏和头部的时候,还能检测到弹状病毒。

熟身病爆发阶段

所以真实病原是什么还有待参考,而且从发病规律来看,有3个主要的爆发阶段。首先是在驯料转化阶段,从红虫到饲料转化,此时消化系统比较弱,转料带来的应激,导致体质减弱;其二是驯料时过度投喂,加重肝肠负担,导致体质下降;其三是出现暴雨、白撞雨等强应激事件后容易出现熟身。

加州鲈养殖,在鱼苗期间容易出现熟身问题从而造成一定的损失,该如何去预防呢?

鲈鱼苗期「熟身」,你会判断吗?做好这 3 点轻松应对

我们如何辨别熟身?它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1阶段会有拖便、肠炎,几乎所有病鱼都见到肠道有出血点

第2阶段出现熟身迅速死亡,常出现病鱼上浮、游动缓慢,严重的甚至全身体色发白。

第3阶段出现烂嘴、烂尾的情况。

鲈鱼苗期「熟身」,你会判断吗?做好这 3 点轻松应对

目前引起熟身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还是像柱状黄杆菌、虹彩病毒等病毒、养殖过程中造成鲈鱼体质下降水体环境恶化寄生虫等原因引起的。

加州鲈水花培育是鲈鱼养殖的第一关,而鱼苗成活率的高低关乎到后期养殖产量和养成后的市场价格。目前,影响成活率的罪魁祸首依然是“熟身病”!面对这一顽疾,如何解决才最有效?

加州鲈鱼苗“熟身”,稍不注意,全塘死光!防治要点,你可了解?

加州鲈鱼苗“熟身”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引起的,但归根结底还是由“应激”产生!尤其在天气变化大,水体不稳定,“白撞雨”天气较多,低压闷热,气温突变之后发病率极高;而雨水是偏酸性的,pH的降低,影响加州鲈鱼苗的血细胞载氧能力,造成生理性缺氧,同时低pH值降低,造成免疫力下降,增加发病机率;

加州鲈鱼苗“熟身”,稍不注意,全塘死光!防治要点,你可了解?

在驯化的过程中,鱼苗处于转料和频繁筛鱼期,时刻处于应激之中。频繁应激和免疫低下,极易造成病毒和细菌感染引发“熟身”。所以该病是应激、弹状病毒和细菌感染的综合结果,如不采取措施,其最终结果必然是血液循环功能丧失,最终肌肉坏死导致死亡。

加州鲈鱼苗“熟身”,稍不注意,全塘死光!防治要点,你可了解?

发病快、死亡量大、治疗难度大是“熟身病”的一大特点。明明今天鱼苗还是好好的,可能第二天就会死一大片。爆发之后死亡量一般都会超过5成,有的甚至出现排塘情况。致使很多方案还没来的急使用,就已经损失一大半,目前针对“熟身”也没有很特效的药。

加州鲈鱼苗“熟身”,稍不注意,全塘死光!防治要点,你可了解?

鱼病的防控无非就是从环境、体质、病原三方面入手。一方面改善养殖环境,另一方面提高体质,抵御细菌病毒的侵袭。主要防控要点如下:

1、从病原入手

建议在降雨后及时消毒,使用“复合碘”等温和型消毒剂;消毒24小时后,使用乳酸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以占领生态位;同时维持水体适宜的肥度,维持水体pH弱碱性,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2、鱼体方面

加州鲈鱼苗期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抗应激能力低,对病菌的抵抗力弱。因此,经常拌喂保肝护肠产品,在暴雨后及时泼洒VC,提高鱼苗的抗应激能力。此外,小规格鱼苗(8朝以下),建议每3天检测虫害一次,有虫及时处理,以免诱发细菌感染。

3、环境方面

苗塘水位低,雨水酸性强,水质稳定性差,pH变化大,加之鱼苗密度大,常出现相互追逐残食。据此,合理使用乳酸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适当提高水位,以提高水质的稳定性;及时分筛,及时撤拦网,降低养殖密度,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降低发病率。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