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常见病害及其诊治
1、弹状病毒病
病原:
弹状病毒(SCRV)
流行特点:
①发病规格:全长为1.5~6cm的朝苗。
②关键节点:白撞雨/暴雨等强刺激性事件后。
③土塘发病率比室内池高。
预防措施:
①维持水质优良、稳定,减轻应激,提高鱼体抗应激能力是关键。
②科学投喂,优质饵料,少量多餐,切忌过度投喂
熟身

打转
2、虹彩病毒病
病原:
蛙属虹彩病毒/细胞肿大属虹彩病毒
流行特点:
①发病规格:一龄鱼均可发病致死。
②发病规律:分塘/“白撞雨”等强应激事件后发病率偏高。
预防措施:
①尽量避免强刺激(过度用药/换水等)
②选用优质饲料,避免过度投喂
治疗方案:
①停料,严格控料,发病高峰期禁止过度投喂。
②病情相对稳定后,恢复少量投喂,并拌料药饵投喂。






3、柱状黄杆菌病
病原:
柱状黄杆菌
典型症状:
烂尾(白皮)、烂嘴、烂鳃
预防措施:
①保持适宜的水体肥度,避免pH过低。
②定期检测寄生虫,有虫及时处理。
③暴雨/“白撞雨”后及时用碘等温和性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
治疗方案:
①水体消毒:碘/双链季铵盐碘,全塘泼洒,避开猛烈阳光时段),必要时隔天再泼1次。
②内服抗菌:药饵,连续4天。




4、诺卡氏菌病
病原:
鰤鱼诺卡氏菌
预防:
①选好饲料,适量投喂,避免过度投喂
②合理调控pH,维持弱碱性(以下午8.3左右为宜)
③发病高峰期(9~11月份),谨慎杀虫、换水






5、其它病害






(来源:旺海饲料 致谢作者:王柱)
(修编:西南渔业网)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