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主养鳜鱼成鱼技术初探
近十几年来,蕲春县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鳜鱼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就池塘主养鳜鱼成鱼的主要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池塘条件
鳜鱼为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生活环境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鳜鱼在未驯化的条件下,终生只吃活的饵料鱼。这些条件要求养殖鳜鱼的池塘要注排水方便,水深2~2.5m,池底淤泥厚度小于10cm,有增氧设施,池塘面积不宜过大,4.5~9亩较为合适。自己培育饵料鱼喂养鳜鱼,根据饵料鱼池塘与鳜鱼养殖池塘面积比为4∶1的比例确定养殖规模。养殖池塘要求交通便利,还应尽可能地选择在城市周围,毕竟鳜鱼属于高档水产品,是满足高收入群体消费的。选好池塘后应彻底清整,用生石灰消毒,调节好水质。
2 鱼种放养
清好塘后施用腐熟基肥,加注新水0.8~1m,3~5天后即可放养饵料鱼苗,再过一周放养鳜鱼夏花。在正常情况下,鳜鱼苗种的供应时间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由外地购买的鱼种由尼龙袋装水充氧运输,运到后需调节水温,使袋内装鱼水体水温和池塘水温一致时,再把鱼种缓放池中。同时,鱼种入池前不要忘记用3%~5%的食盐水或常用的消毒剂药浴消毒。
3 饵料鱼培育
鳜鱼以活饵料鱼为食,养殖获得成功的关键是要有充足的饵料鱼供应。养殖前期,由于天然饵料鱼较少,可以通过自己繁殖鲢、鳙、鲫、草鱼苗,在预备进行养殖鳜鱼的池塘中培育,以满足小规格鳜鱼生长的需要,繁育的饵料鱼苗种的数量应为鳜鱼放养数量的100倍以上。每天按池塘培育乌仔的方法进行管理培育,与鳜鱼鱼种的放养衔接起来,即鳜鱼种一放进鱼池,即可以捕到适口的饵料鱼。
4 成鱼养殖
4.1 鱼种放养
池塘主养鳜鱼成鱼是比较高效的养殖模式。放养鳜鱼鱼种规格6~10cm,每亩水面投放鱼种1000~1500尾。同时,养殖池塘还可搭配大规格花白鲢(0.5kg/尾以上)鱼种100尾,以净化池塘水质和充分利用水体。
4.2 饵料鱼投喂
采用鳜鱼自然捕食饵料鱼生长的养殖方式。在养殖前期,由于鳜鱼较小,池塘中培育的饵料鱼可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随着养殖的进行,需要向养殖池投喂大量的活饵料鱼。饵料鱼尽量采用在天然水域捕捞的低值野杂鱼,当野杂鱼数量不足时,再采用人工培育的家鱼种。在养殖过程中,应随时注意饵料鱼的多少,池塘中要一直存有鳜鱼重量1~2倍的饵料鱼。鳜鱼吞食饵料鱼的规格随着本身规格增长而增长,为其体长50%~60%,随着鱼体增大,摄食量逐渐增加。饵料鱼的适口、量足,是养成鳜鱼规格大、产量高的最可靠保证。投喂饵料鱼前要用3%~4%食盐水药浴消毒,并剔除病、死鱼。为了保持池塘中饵料鱼的体质,每天投喂一定量的粉状饲料。有条件可适当同时投放0.5~1kg/亩抱卵青虾,既能补充鳜鱼良好的饵料仔虾,又可有效调节改良水质,年底还能收获10kg以上的成虾,增加养殖池塘的综合产值。
4.3 池塘水质调节
鳜鱼为肉食、底栖性鱼类,对水质要求严格,同时由于鳜鱼食量较大,排泄物较多,养殖过程中易造成池塘水质的败坏。因此,调节好水质是养殖好鳜鱼的关键环节。
调节池塘水质主要采用以下方法:①加注新水。每15d左右加水一次,每次加水水深20~30cm;水质恶化时还应及时更换新水,每次的换水量不超过原水位的1/3。②泼洒生右灰。生石灰调节水质十分有效,经常使用可保持水质具有适宜的碱度和硬度。每隔20d施用1次生石灰,每亩水面用量15~20kg,兑水成乳状全池泼洒。③使用增氧机。增氧机的使用遵循“三开、三不开”的原则,保证池塘中溶氧丰富,最低溶氧长期不低于3mg/L。同时,通过增氧机的作用,还能使池塘底部的硫化氢和氨等有害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去,也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④使用微生态制剂。每隔7~10d施用一次微生态制剂,用常见的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和EM原液等都可以,但需保证长期和足量施用才会有效果。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保证养殖水体水质长期处于良好状态。
4.4 池塘养殖管理
鳜鱼产业是高技术、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产业,发展鳜鱼产业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在养殖生产过程中,要坚持做到“四勤”管理。
一是勤巡塘:鳜鱼对溶氧要求较高,一旦池中缺氧往往易泛塘,因此在旺食旺长的季节,天气闷热下雷阵雨的傍晚,应加强值班,勤巡塘,一旦发现仔虾向池边集中,必须立即开动增氧机,亦可提前采取措施以防鳜鱼缺氧浮头死亡,这是保证鳜鱼成活率的关键。
二是勤冲水:鳜鱼喜清水,更喜活水,有微流水养殖效果更好。每周注入新水1~2次,以保持水质清新,有足够溶氧量,透明度40cm,溶氧4mg/L以上。池水混浊时,可用明矾或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澄清水质。饵料鱼中养有鲢鳙,既可控制池水肥度,满足鳜鱼对水清和溶氧高的需求,又可在年底收获到鲢鳙等家鱼,增加池塘附加值。
三是勤观察:平常多观察鳜鱼追食饵料鱼的情况,以池中饵料鱼的聚集量,来判断投放饵料鱼时间、数量、规格,当发现饵料鱼生长使池塘水质过分清瘦时,要适当投些鱼饲料,以保证饵料鱼与鳜鱼同步生长,如饵料鱼投放后10天还未食完,则要分析查明原因,是水质不好,还是鱼生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是勤检查:定期检查鳜鱼长势情况,若发现饵料不足或不适口影响生长时,应适当补充适口饵料鱼。鳜鱼在体长10cm以前易患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烂鳃等疾病,勤检查鱼体可以做到提前预防鱼病的发生,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控。
4.5 病害防治
鳜鱼为底栖性鱼类,有病时不易被发觉。所以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及早发现养殖的鳜鱼是否得病,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鳜鱼养殖过程中病害种类较多,严重影响鳜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据资料介绍,鳜鱼在自然生长环境中极少得病,但在人工高密度养殖情况下,病害越来越多。导致鳜鱼病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复杂,据分析,主要是养殖水体环境恶化、鳜鱼苗种质量下降、喂养及管理不科学等。因此,做好鱼病防控工作,降低鳜鱼病害发生率,减少因病害造成的损失,是保障当前鳜鱼养殖业健康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重要课题。
鳜鱼得病后治疗难度较大。由于鳜鱼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在未经人工驯化的情况下,只能以活的饵料鱼为食。当发生细菌性及病毒性疾病时,只能采取对鱼体药物浸浴消毒或养殖水体泼洒药物消毒的方法,而不能像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的鱼类一样,在消毒鱼体的同时还可内服药物辅助治疗鱼病。鳜鱼得病后的治疗措施方法单一,在很多情况下治疗效果不理想。在池塘养殖鳜鱼过程中,对鳜鱼种危害最大的疾病为车轮虫病。车轮虫病主要发生在较小规格的鱼种生长阶段,对该病需要及早发现,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及其它杀虫剂可以治愈。鳜鱼病毒性出血病对鳜鱼的健康养殖危害也较为严重,该病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鳜鱼养殖的成败,因为该病引起鳜鱼的死亡率较高,且治疗难度较大。为防止该病的发生,需保证投放苗种的质量和保持养殖水体的水质长期处于良好状态。
(通联:435300,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体育路9号 电话:0713-7221217)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