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口鱼池塘养殖技术探讨
马口鱼池塘养殖技术探讨
吴燕琴,黄富友,陆君,张任驰
(丽水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丽水 323000)
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隶属鲤形目,鲤科,亚科,马口鱼属,是一种肉食性小型鱼类,在我国除青藏高原、新疆和台湾等地外,南自海南岛、北至黑龙江的东部江河中均有分布,浙江省内各水系中上游支流中分布广泛[1],尤其丽水市境内资源丰富,是当地溪鱼(溪流性经济鱼类的统称)的主要种类之一。它形态优美、体色艳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产地群众的喜爱。近年来,马口鱼的开发研究工作受到了国内同行的重视,发展人工养殖已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但迄今为止正式报道很少。为了推进马口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笔者从2017 年开始从事马口鱼池塘养殖试验,经过3 年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选择
本试验在丽水市莲都区金满水产苗种场进行。该场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碧湖平原中心地带,地势平坦、开阔,具有平原气候特点,养殖水源为瓯江水,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Ⅱ级标准。全场共有池塘面积250×667 m2。该试验选用 7 号池塘,面积 10×667 m2。
1.2 苗种来源
试验苗种为该场当年繁育的第一批苗种,产卵时间基本为每年的4—5 月,孵出的苗经过1 个月左右的培育即可达3~5 cm 的放养规格。
1.3 苗种放养
放养前15 d,养殖池塘用生石灰进行干池清塘,放养前5 d 注入新水至水深1.0 m 备用。
2017 年放养时间为 6 月 10 日,2018 年放养时间为 5 月 23 日,2019 年放养时间为 6 月 19 日。具体投放时间详见表1。
1.4 饲料的选用与投饲管理
养殖用饲料选用绍兴科盛膨化颗粒饲料,投饲执行“四定”方案。质量要求粗蛋白含量40%左右,投饲量为鱼重量的3%~5%,每天投喂两次。投喂地点为沿池四周3 m 以内的水面。
1.5 日常管理
1.5.1 水质调控 为防止水质恶化,一般6 月和10月以后每 3 0 d 换水 1 次,7—9 月每 1 0 d 注、换水 1 次。
1.5.2 增氧 试验池塘使用喷水式增氧机增氧。夏季凌晨、中午及雷雨前需及时开机增氧,其他时间坚持每天中午前后开机增氧。
1.5.3 防病 每月施用1 次生石灰;或每月泼洒一次漂白粉+硫酸铜合剂,用量为(漂白粉500 g+硫酸铜 2 00 g)/667 m2。
1.5.4 防鸟 在离池塘水面1.5 m 高的位置,间隔0.5 m 拉一根直径0.6 mm 的尼龙单丝,丝与丝之间、丝与水面之间均保持平行。这种设计具有很好的防鸟效果。
2 试验结果
2017 年度试验采取马口鱼单养模式,实现每667 m2利润9 754 元;2018 年度采取马口鱼搭养鲢、鳙和土鲫夏花的模式,实现每667 m2利润12 795.6 元;2019 年度采取马口鱼搭养鲢鱼种和唇夏花的模式,实现每667 m2利润9 923 元。3 年试验均取得很好的效果,具体详见表1 和表2。
3 分析讨论
3.1 马口鱼与光唇鱼养殖对比分析
近年来,溪流性经济鱼类的人工养殖已经在广大内陆山区迅速兴起,光唇鱼养殖已经比较成功,马口鱼则还在起步阶段。与光唇鱼相比,马口鱼有以下几个非常明显的优势:一是马口鱼的肉质、口味明显优于光唇鱼,市场价格也高于光唇鱼;二是马口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光唇鱼,比光唇鱼更适合在池塘中进行精养;三是马口鱼当年的鱼苗,当年即可养到上市规格(50 g/尾),而光唇鱼养到相同规格则需要两年时间。由此可见,人工养殖马口鱼比光唇鱼更具优势。
表1 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2 效益分析表
续表
3.2 马口鱼单养和混养对比分析
该试验针对马口鱼池塘养殖设计了单养和混养两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单养还是混养,利润均可达到1 万元/667 m2左右,效益是非常好的。但从水质管理的角度来说,单养池塘容易出现蓝藻水华,混养鲢、鳙可以有效控制蓝藻。另外,搭养部分经济价值较高的中下层鱼类,不但可以实现水体的立体利用,而且可以提升饲料的利用率。从3 年养殖实际效果分析,马口鱼池塘养殖比较合理的放养结构是:每667 m2放养马口鱼夏花8 000~10 000 尾,并以7∶3 的比例搭养鲢、鳙鱼种50 尾,再搭养本地土鲫夏花2 000 尾和唇夏花2 000 尾。
3.3 马口鱼养殖技术说明
近几年,翁福纯等[2]利用废弃鳗池(水泥池)进行马口鱼养殖试验,郑春静等[3]也开展了河水土池人工养殖马口鱼试验。从报道情况看,两个试验都取得了成功,但还没有形成可复制的技术。相对而言,该试验历经3 年时间,通过不同模式的对比,形成了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技术方案,且已经在丽水市开始推广应用,因此试验成果的先进性是可以肯定的。在推广中,有两项技术值得特别说明:一是丽水市云和县一家从事马口鱼池塘养殖的个体户,使用底部增氧技术,实现马口鱼单产250 kg/667 m2,充分说明底部增氧技术的优越性;二是该试验中应用的以尼龙单丝防鸟的措施不但成本很低,而且实际效果非常好,值得普及推广。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