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子二代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
中华鲟子二代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
文/朱欣 肖慧 唐大明 文志豪 王威
中华鲟子二代苗种规模化培育不仅是实现中华鲟子二代放流的重要环节,而且可以为全人工繁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次试验对出膜15天,尚未开始摄食的中华鲟子二代苗种进行为期54天的培育,使其渡过了苗种早期的关键阶段,培育成活率达到了91.48%。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属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 sinensis),为大型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过度捕捞、水利工程建设、航运、水体污染等因素,其野生种群资源量不断下降。柯福恩曾报道1981年~1999年的19年间,中华鲟幼鲟补充群体和亲鲟补充群体分别减少了80%和90%左右;陶江平等估算2005年~2007年参加产卵的中华鲟野生亲鱼可能分别仅为9尾、3尾和6尾。野生亲鱼数量减少,使人们不得不改变过去20多年来一直通过捕捞野生亲鱼进行人工繁殖并培育苗种放流来增殖中华鲟幼鲟补充群体的方式,开始致力于建立中华鲟人工养殖群体,进行全人工繁殖研究。2009年,中华鲟在纯淡水条件下全人工繁殖首次获得成功,2011年、2012年,中华鲟规模化全人工繁殖成功也相继出现在报道中。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的子二代苗种规模化培育目前还未见报道。中华鲟子二代苗种规模化培育不仅是实现中华鲟子二代放流的重要环节,而且可以为全人工繁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次试验对出膜15天,尚未开始摄食的中华鲟子二代苗种进行为期54天的培育,使其渡过了苗种早期的关键阶段,培育成活率达到了91.48%。现对本次子二代苗种培育结果整理报道如下,以期为今后中华鲟子二代苗种培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材料与方法
1.苗种来源
试验鱼为中华鲟研究所于2012年11月25日全人工繁殖出膜,经15天暂养后,12月9日从沉底聚团的苗种中吸出的活力较强的子二代苗种,共计13970尾。
2.试验条件
试验鱼培育采用保温板房内的玻璃钢圆形水槽,直径2.0m,高1.0m,通过水槽中间的插管溢排控制培育水体水位约0.6m。插管外套装直径150mm的PVC管,管下端分布直径2mm的小孔,便于水体从水槽中间的底部交换,带走污物。水槽采用小孔滴流的方式进水,进水量大小可以通过阀门调节。培育用水为地表10m深井水,经曝气后送入各养殖水槽。每天记录水体温度,监测水体溶氧、氨氮、亚硝酸盐浓度等。培育期间,其水体主要理化指标见下表1。
表1 中华鲟子二代苗种培育用水理化因子指标
3.苗种放养
挑选出的13970尾子二代中华鲟分别放入7个水槽中进行培育,每个水槽约2000尾,放养密度约为637 尾/m2。调节水槽水交换量为3L/分钟~4L/分钟,即水槽水体每天交换约3次左右。检查外套的PVC管底部是否与池底吻合,以防鱼苗从溢水管逃逸。
4.苗种的饲养
幼苗开口饵料采用经剁碎成1.0mm~1.5mm长度段的水蚯蚓,水蚯蚓提前用井水冲洗3天。每天投喂3次,时间间隔为8小时。开始投喂的前2次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2%,以后每次以前一次量为基础增加3%~5%,第9天时1次投喂量约为鱼体质量的5%,17天时约为8%,此后,每次投喂量稳定在8%左右。投喂时注意观察摄食情况,随时增减投喂量。水蚯蚓剁碎的长度随鱼体的生长逐渐加长,最后过渡为整蚯蚓。当苗种全长达到7.0cm~8.0cm时,进行分池,大小分开养殖,并适当稀养,每个水槽放养约500尾,放养密度为160尾/m2。继续投喂2天水蚯蚓后开始对幼苗进行饲料驯化。驯化饲料采用统一牌海水鱼苗配合饲料EP70系列4#颗粒料,投喂前饲料与水蚯蚓按重量3∶2的比例混合均匀。投喂时,沿池壁均匀播撒,以少量多餐为宜,每天投喂10次。驯食1周后,挑出未完成转食的鱼苗经水蚯蚓育肥后再次驯食。驯食过程中,水蚯蚓的加入量逐渐减少,直至完全不加。鱼苗转食完成后进行正常投喂,每天喂食3次,每次食量以鱼苗30分钟吃完为准,日投喂率为5%~6%。
鱼苗在投喂水蚯蚓和饲料期间,每天早晚两次清污。随着鱼苗的生长,注意加大水槽的供水量,保证养殖水体理化指标正常。
二、结果与分析
1.中华鲟子二代苗种成活率
苗种在投喂前期死亡率较高,12 月9日当天投喂之前死亡率为3.12%。但随着投喂的进行,死亡率迅速下降,投喂1星期后日死亡率降为0.25%,2星期后降为0.02%,3星期后基本控制了死亡,进入稳定养殖状态。从2012年12月9日开始投喂到2013年2月1日培育试验结束,鱼苗总成活率为91.48%。分析鱼苗投喂前期死亡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与鱼苗先天质量有关,在显微镜下观察死亡鱼苗,多为畸型。
2.中华鲟子二代苗种生长
苗种开口摄食后生长速度很快,从2012年12月9日开始投喂到2013年2月1日培育试验结束,历经54天,平均全长由(3.03±0.16)cm,生长到(12.71±1.28)cm,平均体质量由(0.11±0.01)g,增重到(7.83±0.81)g。苗种生长情况见表2。
表2 中华鲟子二代苗种生长情况
3.中华鲟子二代苗种驯食
苗种驯食从2013年1月10日开始,全长7.0cm~8.0cm。驯食1周后,绝大部分的鱼苗基本上完成转食,未完成转食的鱼苗经过再次育肥后重新驯食,获得大部分转食。总体驯食成功率98.37%,驯食阶段苗种成活率99.80%。
三、讨论
1.中华鲟子二代苗种生长与投喂管理
中华鲟子二代苗种在试验中的投喂量除根据苗种生长的一般规律按比例增加外,还根据其具体摄食情况随时调整,既尽量保证全部苗种摄食,又避免部分苗种过度摄食,引起肠道发炎。但由表2可知,中华鲟子二代苗种的生长并不是匀速的,体质量的增长和全长的增长都有阶段性的快慢变化。投喂后15天内,体质量日增重率为7.7%~9.1%,16天~25天时,日增重率为16.0%~16.3%,此后开始下降,阶段性表现非常明显。全长日平均增长率在前期较高,投喂40天后,日增长率下降。体质量的增长与全长的增长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体质量快速增长时,全长的增长并没有加快,只是在试验后期体质量增长和全长增长有同时下降的趋势。在此次试验中,由于投喂量引起体质量和全长的阶段性变化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每次投喂量均以30分钟摄食并稍有剩余为准,没有出现因食物欠缺和过多剩余而导致的不正常现象发生,苗种体质量和全长的阶段性变化应是自身生长发育的规律。根据苗种的生长情况,在苗种的投喂管理时,应及时根据鱼苗的摄食情况调整投喂,不能固定投喂率,以保证幼苗的生长要求。
2.中华鲟子二代苗种驯食对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
中华鲟子二代苗种采用颗粒料拌水蚯蚓的方式进行驯食。驯食前不必停食,直接投喂。部分幼苗能直接摄食,3天时,50%的幼苗开始摄食,6天~7天时,约95%的幼苗开始摄食。此时逐渐减少蚯蚓的拌入量,逐渐过渡到全用饲料投喂,可使绝大部分苗种顺利完成转食,不会出现退食现象。在驯食阶段,幼苗体质量日增重率由13.9%降为8.8%,但因驯食前和驯食完成后体质量日增重率均呈下降趋势,在此次试验中无法判断驯食对幼苗整体生长的影响。部分个体较小的苗种驯食较为困难,需要较长时间的驯化,一些苗种甚至一次无法完成转食,对驯食过程中出现明显消瘦的苗种及时挑出,用水蚯蚓育肥,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弱苗存活,不会出现驯食阶段死亡率增加的现象。柴毅等曾对中华鲟子一代苗种转食驯化进行研究,开口阶段投喂丰年虫,7天~10天后投喂水蚯蚓,当苗种全长5cm~7cm时,投喂微粒饲料进行驯化,其成活率下降为55%。其结论与本次试验有很大的不同,可能与驯食方法及中华鲟子二代更适应人工养殖环境有关。
作者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