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鲇类(鲶鱼)鱼类

发表时间:2021/06/24 18:51:22  浏览次数:3575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鲇类鲇科(Siluridae)鱼类的总称,又称鲶鱼。属硬骨鱼纲、鲇形目。淡水经济鱼类。分布于欧洲和亚洲淡水水域,中国各水系几乎均产。

体粗大,延长,尾部侧扁。头宽扁。眼小,上侧位。口大,浅弧形。上下颌及犂骨均具绒毛状牙群。须2~3对。背鳍短小,无硬棘。无脂鳍。臀鳍基部长,具59~93分支鳍条,后端与尾鳍接近或相连。胸鳍具硬刺或无。腹鳍小或无腹鳍。尾鳍圆形或分叉。(见图)

世界鲇科鱼类约有15属70种。中国产约3属10种,大部分分布于华南地区,个别种类亦见于华北及东北地区。中国常见的种类有:①鲇(Silurus asotus)。须2对,下颌突出于上颌,犂骨牙带连成一片,胸鳍前缘有明显锯齿,广泛分布于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水系。②怀头鲇(S.soldatovi)。须3对,下颌突出,尾鳍圆截形,分布于黑龙江和辽河水系。③大口鲇(S.meridionalis)。须2对,下颌突出,口裂伸达眼中央下方,胸鳍前缘粗糙或具微锯齿,分布于长江、闽江及珠江水系。④越南鲇(S.cochinchinensis)。须2对,上颌突出于下颌,分布于九龙江、西江水系及海南岛各淡水河溪。有些种类,如昆明鲇(S.mento)、抚仙鲇(S.grahami)、湄南缺鳍鲇(Kryptop-terus moorei)、滨河缺鳍鲇(K.deignani)和叉尾鲇(Wallago attu)仅分布于云南各水系。

鲇喜栖息于江河、湖泊和水库的中下层或底层,越南鲇则生活于山溪岩石缝穴中。有些种类个体很大,如欧洲六须鲇(S.glanis)一般体长3米,最大可达5米,重330千克。鲇类游动缓慢,昼间多潜隐于深水处,夜晚活动觅食。捕食鱼、虾和无脊椎动物。秋后则居于深水或在污泥中越冬,摄食强度减弱。鲇生长快,1龄鱼体长为200毫米,2龄鱼420毫米,2龄后生长显著变慢,最大个体一般不超过400毫米。大口鲇生长较快,1龄鱼体长333~468毫米,2龄鱼573~612毫米,3龄鱼718~739毫米,4龄鱼845~859毫米,5龄鱼920~964毫米。鲇1龄即达性成熟,在春、夏季生殖,怀卵量1.5万~8.2万粒,卵大,沉粘性,绿色,卵径1.4~1.8毫米,卵产出后即粘着在水草上。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大口鲇4龄达到性成熟,怀卵量4万~10万余粒,卵橙黄色,卵径1.7~2.0毫米,卵粘附在细砂底质或石缝中孵化。怀头鲇的性成熟年龄约为4龄,怀卵量约万粒,卵径1.5~3毫米。越南鲇的怀卵量较少,970~2050粒,卵径1~1.4毫米。鲇在产卵时成群活动,雄鱼激烈地追逐雌鱼,以吻在雌鱼腹部及肛门处摩擦,有时甚至雌、雄鱼尾部扭曲在一起。

鲇为淡水重要捕捞对象,一般用网或钓捕捞,常年可以捕获。在黑龙江省年产量占总鱼产量的8%~11%。怀头鲇个体大,重达40千克,是辽河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春、夏产卵时是松花江下游捕捞对象,嫩江水系的泰来江桥附近是其越冬场,冬季可捕获1米长的个体数百尾。大口鲇为大型经济鱼类,体重达50千克,生殖季节,长江中下游的湖口地区形成渔业生产旺汛。鲇肉质细嫩,味美,少骨刺,为较好食用鱼类,主供鲜销。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上一篇:聊聊马口鱼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