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圭武: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存在反比规律
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存在反比规律,即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农产品产量,会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或提高单个农业生命体的产量,会导致对应农产品质量下降。比如,让动物肉生长速度更快,肉的质量会下降,让植物生长速度变快,植物的质量会下降。同样,在单位土地面积上,过于追求产量,也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比如,大棚蔬菜,产量高,但质量不如露地蔬菜,据检测,维生素含量比以前的蔬菜要下降很多。
动植物生长,要顺应自然。自然生长快,就快,自然生长慢,就慢,人为改变生长速度不太好。比如,旱地小麦,虽然产量没有水地小麦高,但比水地小麦好吃。其实,一些生长周期长,生长速度慢的农产品,反而质量高。
农业发展,要追求数量与质量的平衡。关键是土地不能撂荒。要把能种的土地都要利用起来。农业发展,在产量的增加上,要重点解决土地撂荒问题,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量不应成为重点。除非土地资源非常稀缺。
中国有很多山地和荒地,要尽可能利用起来,至于生长速度慢不要紧,关键要利用起来,生长速度慢反而产品质量高。目前,农村一些旱地大量撂荒,实在可惜。
中国农业发展,要追求大土地观,即一切能利用的土地都要利用起来,同时,要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关乎民族生存,关乎民族未来,事关重大,不能马虎。病从口入,目前,中小学学生以及大学生在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疾病,还有成人的很多疾病,多与食品质量不高有关。食品安全是民族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底线。食品安全关乎民族和国家的存亡,拯救食品,就是拯救国家和民族。
人命关天,生命无价,生命是不能用价格来衡量的。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不能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导向。拯救食品,需要发挥好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优势,市场经济和私营经济的趋利性,不利于确保食品安全。让肉生长速度更快,让菜生长速度更快,虽然经济效益好,但这是谋财害命,是犯罪。农业本是一个社会福利产业,要按福利产业的思路来发展。不能以经济效益衡量农业效益,以经济效益衡量农业效益,是大错。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