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曦:水产业之中小企业的破局之道

发表时间:2020/09/25 18:25:15  作者:陈晨曦  浏览次数:1620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水产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更是因为疫情的冲击使得中小企业格局更加动荡。许多中小企业叫苦连连,看着隔壁的公司“投机取巧”赚了不少钱,眼红的很。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盛世产庸吏。”盛世和平而稳定,大家都沉默;乱世降临,很多卖“金刚大力丸”的就出来了,还能瞬间占据一片市场,这其实是一种“机会主义”。可我们不必眼红谁,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的确会有很多偶发性机会,另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人容易受到恐惧的感染。我们在一个需要时间的行业里,却惧怕时间;在一个需要精致的行业里,却惧怕渺小。

本文作者用近30年产业经验,近半年之深度调研,立体研究、系统梳理出此文,与水产业内人士分享之!

行业现状

2019年,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26406.50亿元。渔业人口1828.20万人,比上年减少50.47万人、下降2.69%。

近十年来,中国水产业经历了前所未有之变局,其中产业化、规模化程度最高的是水产品加工企业和水产饲料企业,加工企业大部分至今仍未走出困境,未来之路依然黯然无光,饲料企业则从赢者通吃到相互碾压,头部企业挟资金实力快速并购,以谋求资本市场获利。

中小企业生存空间不断收缩,少许幸运者被并购获利出局,更多的不幸者则惨淡经营或停产改行,“新冠疫情”无疑是雪上加霜,水产业路在何处?这个话题倍受业界关注!

一年来有幸以旁观者身份走访部分中小企业,在与这些企业的多层面交流互动中,对中小企业的未来之路,有了全新之认识,并引发笔者更深层次之思考。

困局之因

普遍认为,中小企业之所以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更大,主要是资源尤其是资金不足。

这只是结果或者表层原因。深层次分析会发现,水产业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只有部分市场资源,且资金实力薄弱,此类企业沿袭着头部企业的技术思维和市场定位,并利用其管理成本低以及灵活性强,在行业快速发展阶段,自然可以维持小富即安的状态。

长期安于现状,其结果会导致出现以下几方面之状况:

其一,由于过度专注于企业内部经营与固有的市场现状之维持,对产业发展趋势缺乏动态分析与研究,导致产业认知出现偏差或局限性。认知上的局限性和偏差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致命因素,具体表现为企业生产经营缺乏长期性;

其二,技术上沿用以往的经验积累。由于市场存在风险,加之专业技术缺乏,中小企业普通采用固化技术思维定式,不想或不敢进行技术上的创新突破,甚至许多企业都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所有的技术与应用都掌握在企业业主身上,其技术则是来源于部分供应商,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系统化技术思维更是严重缺失,技术创新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其三,大多数中小水产企业都是家族式或熟人合伙式经营,其管理范式处于初级或原始状态,基本管理制度并未建立,甚至连公司化经营的基本财务管理和会议制度都是空白,企业运行主要靠核心人员,随意性发挥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激励约束机制更是无从谈起,员工普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四,由于缺乏富有竞争力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水平普遍低下,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培养更是空谈,中小水产企业的人员年龄结构非常不合理,老龄化和外行问题相当严重。许多企业为了解人才之困,曾经努力以高薪聘请高端专业人才加盟其中,但企业的现状却让人望而却步,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去聘用低学历、低素质、低工资之三低人才。

正如上述所提到的,导致中小水产企业发展之瓶颈的核心原因,并非是资源和资金之不足,缺乏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缺乏创新技术以及维持企业竞争力的技术体系,缺乏公司化经营的管理范式和人才机制,才是中小水产企业家们面临之最大问题。换而言之,资本的天然属性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而当前中国水产业界,当前的中小型企业,缺乏的是可持续的企业竞争力,其中包括技术体系建设、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只要规范好上述管理体系,引进资本投资绝非难事。

破局之道

从2010年代开始,中国水产业的集团化企业、头部企业们开始利用其资本以及规模优势在销售市场上攻城掠池、开疆拓土。在资本市场上重组并购、肆意吞并之际,本人尚在某集团公司任高管,当时我常常换位思考这个问题,就是中小企业应如何在这一不可逆转之趋势下,谋求自身的生存空间与发展机遇!

按照现代企业管理之商业常识与现实逻辑,中小型企业,往往是产业创新的新生力量,而我们的水产业则是采用简单模仿的方式来学习头部企业领导品牌的市场模式和技术思维定式,如此这般陷入困境亦是常理之中。中小型水产企业要走出发展之困局,必然要采取行动与集团化头部企业进行差异化竞争,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面。

在疫情受控、出行解禁的近半年时间内,从南到北,笔者走访了水产业内二十余家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其中有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生产企业、水产饲料生产企业、水产动保企业、水产养殖企业、水产品加工与流通企业、水产养殖自动化设备生产企业,几乎全覆盖了水产产业上下游产业链。除了少部分企业至少仍陷于迷茫之中,绝大多数已经开始思考本企业如何建立长期性发展战略规划,甚至不在少数者已经开始局部实践并获显著成效,个别已在某一细分领域成为了隐形冠军或独角兽企业。

经过立体研究与系统化梳理,笔者愿意借《水产先声》之平台,与广大业者精英分享个人关于水产业中小型企业未来发展之看法与建设

产业生态

如果我们把水产业生存环境视为一个生态系统的话,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大、中、小、微型企业就是一个生物圈,企业就是其中的种群或物种,种群和物种之间的竞争或共存关系的发展,最具决定性的是食物链。大型企业毫无疑问是在进化过程中的优势种群,在同等条件下的横向竞争,大型企业必然具有竞争优势,中小型水产企业要在食物链的同一节点参与竞食,失败是大概率事件。而生态系统中既有物种间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竞争关系,也有适者生存、共生共存的多元化关系。故此推知,中小型企业必须要在提升产业认知,重新梳理本企业的战略规划,增强技术创新、人才机制创新,才能在当下的市场竞争态势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其选项无非有三,其一是选择远离竞争,另辟一片蓝海,其二是集中力量在某细分市场成为领导者,其三是作为大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为其提供服务、形成共生共存关系。

二创新之路

任何行业变革之路的驱动力均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口变迁,另一方面是技术创新。前者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产业发展之趋势,提前布局、抢先卡位,而后者则可以让我们快速具备竞争优势。

依本人长期就职于国内三大水产业头部企业之经历与体验,大企业要进行重大的应用技术调整,大体上是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评估与决策部署的过程,而中小型企业在这方面则效率更高。但至今为止为何许多技术创新均来自于大企业,其核心问题在于中小企业还是走在模仿与跟随者的路上,未能真正建立起自有技术创新体系。纵观互联网行业,技术创新均来自于小微创企业,未来的水产行业也理应如此!

作为传统行业,水产业的技术创新无非涵盖新原材料应用、配方技术创新、加工技术创新以及养殖技术创新,中小型水产企业不论出于眼前竞争与生存之需要,还是出于获取快速发展机遇之需要,均应热情拥抱创新技术,争取优先于大企业而进行技术创新,并借此机会后来者居上,成为哪怕是某一细分领域之领头羊。

三人力资源

人才短缺是中小型水产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在讨论人才之前,我们应当首先了解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关于人才的标准是不完全一样的。大企业由于其分工明确细致,并且要维系其庞大而复杂的管理体系,需要的是执行力强的人,创新能力在中下层员工中往往受到压制,而中小型企业需要的是两种人才,管理层所需是混合性人才,能够身兼数职、一身多能,技术人员则需要富有实践经验与创新能力之应用型人才,根据国内相关人力资源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80后90后的年轻人,更加愿意寻找一份自由度大、有充分发挥空间的工作,此类人才应是中小型企业重点关注的焦点。

因此,中小型水产企业首先要重新定义人才标准,同时要考虑如何培养和引进人才,来获得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中小水产企业家的时间和精力主要集中在市场和生产经营之上,并未重视人才的招聘与能力之培养,导致人才空缺与流失。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才在满足了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后,进而会向更高的需求追求,中小企业主应该对员工的需求进行分析与了解,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薪酬激励制度、人才晋升通道,使得人才在工作中获得自我的提升和成就感,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

2、利用好招聘平台。传统水产企业习惯于熟人介绍或刊登招聘广告之方式进行招聘工作,而近年来兴起的各种网络招聘、自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对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既能降低招聘成本又高效的服务平台。

3、任何大企业里,始终有不安于现状、渴望发挥更大能量的人,这类人才通常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资源,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高度的创造意识、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工作中的富有激情、主观能动性强。中小水产企业业主应该着力引入这类型人才,借助各种资源渠道,了解人才走向,定向精准提供适合岗位,发挥其特长优势,为企业灌注新的能量,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4、中小水产企业主应打破企业传统的就职局限,凸显人才就职的柔性化,包括兼职、顾问等,为人才提供类型多样的岗位需要。一方面可弥补某些岗位的暂缺,确保公司的正常经营、市场开发、业务拓展以及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为其成为专职人员提供缓冲期,由于兼职人员的支出成本较低,在过渡期间可对该人才进行观察和考核,有利于减少成本。

5、增加与高校的专业人才的衔接与合作。促进校企合作,引进水产类专业对口人才。想要进一步保证中小水产企业引进人才素质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中小企业管理者应该将目光放长远,引进水产类或农业类高校高素质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年轻的动力。此外,管理者也应该鼓励企业内部的能工巧匠或部门经理对引进的人才进行培训,促进新进人才的快速成长,为其提供空间和优质的环境,提升其归属感。

四价值分享机制

1、水产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和现有资源有限,短板过多,企业主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充分发挥优势,增加长板效应。企业中的非核心业务如人才招聘、宣传推广、部分辅助产品的生产、创新技术的引进等。可通过外包或给合作企业来完成,通过长期合作机制,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利益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应变能力,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与提高。

2、 目前,我们绝大多数的中小水产企业,主要是单打独斗式,以产品技术的暂时领先谋取一席之位,但在扩展的过程中,由于各项资源的短缺,往往很快就遭遇瓶颈。中小水产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在传统机制上有所创新,更好地适应当前企业对优质人才、资本市场、管理技术的渴求。通过企业合伙人机制和全面共享体系(包括经济利益共享、信息与知识共享、资源与智慧共享)可以有效融合、链接资本。达到资源互补、技术嫁接、人才交流、科研创新、先进管理经验交流、产学研成果转化等多重效益,进一步提高中小水产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发展速度。

3、 通过阿米巴模式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能够将“销售额至大化、经费至小化”的经营原则在企业内部有效贯彻,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人才能力。阿米巴的经营哲学核心是让员工成为经营主角,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让人人成为经营者。能够极大的提高员工参与经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动力,实现员工的决策参与意识,为中小水产企业快速培养人才。此外,在阿米巴经营模式下,中小型的水产企业主能够更加灵活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及时做出正确决策,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

破局之道

企业与人一样,都是有生命之体,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终极归宿,对水产企业的自身定位,是非常有意义的,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发展路径不外乎于三种:

1、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随时了解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之变化,紧跟技术进步之步伐,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果断扬弃不具竞争力之产品与服务,及时开创新领域,始终走在行业发展之前沿,永远做小而美的创新公司。

2、争取在某细分领域成为领导者,完成原始积累后快速横向或纵向发展扩张,后来居上成为行业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

3、充分重视企业的股权结构、合法合规经营以及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以及专利技术申请,在时机成熟时适度引入财务投资或并购重组,让企业发展步上更高之层次。

(水产先声)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