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主要表现为水面打转的神经异常症状

发表时间:2022/03/24 22:24:08  作者:刘文俊  浏览次数:12774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深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

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主要表现为水面打转的神经异常症状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是进境水生动物重点监测项目,主要影响仔鱼和幼鱼,也会引发成鱼的严重死亡,病死率高达90%以上。

一、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该病病毒已在东南亚、大洋洲、地中海、欧洲、加勒比海以及北美等区域及国家广泛分布,已报告的受害鱼类涉及鳗鲡目、鲈形目、鳕形目等50余种鱼类,且宿主已向淡水鱼甚至淡水观赏鱼蔓延。该病从2001年开始在我国发现并被报道,曾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引起大批鱼苗死亡,对水产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主要表现为水面打转的神经异常症状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又称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是海水鱼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该病毒可通过受污染的水体、饵料进行水平传播,也可从亲鱼向后代垂直传播,造成整体海域内鱼类的大规模感染,且对多种鱼类具有感染性,较强的致病力和死亡率给鱼类养殖业带来沉重打击。因此,进一步加强进境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和隔离检疫监管工作,才能降低水生动物疫病传入并危害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风险。

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主要表现为水面打转的神经异常症状

二、检验检疫

据公开消息,最近检测出该疫病在2016年,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菲律宾进口的热带海水观赏鱼中检出TGNNV型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病原。此次是我国首次在进口的热带海水观赏鱼中检出该病毒。据悉,上述被检出病毒的货物申报品名为隆头鱼,共计342尾,经物种鉴定为黄斑海猪鱼,属隆头鱼科海猪鱼属。

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主要表现为水面打转的神经异常症状

另外,在2017年,漳州检验检疫局从一批台湾进口鲈鱼苗中检出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NN)阳性。该批鲈鱼苗共120千克/13.2万尾,由厦门机场口岸入境,经机场局现场查验合格后调离至漳州局辖区指定隔离场。漳州检验检疫局根据《厦门局2016年进出境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对该批鱼苗采样进行相关疫病监测,经厦门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验,结果为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阳性。为此,漳州局检验检疫人员立即对该货物进行封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监督对该批鱼苗进行焚烧销毁处理,并对隔离池、养殖用水、污染工器具和场地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三、病原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iral nervous necrosis,VNN),又称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Viral encephalopathy and retinopathy),流行于除美洲和非洲外几乎世界所有地区的海水鱼类,此病毒于1989年发现,1990年首次报道,该病的病原属诺达病毒科(Nodaviridae)。此后,在世界各地相继有3目8科15种海水养殖鱼类发生过此病。

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主要表现为水面打转的神经异常症状

组织学检查可见中枢神经组织脑细胞和视网膜细胞空泡化,可见脑细胞和视网膜因细胞坏死和毁坏形成的空胞。电镜观察可见细胞质内球形病毒粒子,直径25~30nm,病毒基因由两段单链RNA组成,RNA1编码非结构蛋白,RAN2编码一种主要的结构蛋白。

由于该病毒在海水中可存活60天以上,所以病毒可以附着在卵表面或在水中游离而感染仔鱼。PCR检测病毒阳性亲鱼的后代全部患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病初步诊断可依据病理组织检查,取可疑鱼的脑网膜组织细胞或视网膜做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有无神经组织坏死、大型空泡;或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有无病毒包涵体。也用荧光抗体测试、ELLSA检测、PCR检测等方法进行快速诊断。

四、症状

此病主要影响苗种生产期的仔鱼和幼鱼,以海水鱼类发病为主,淡水鱼也有发生,主要发生于鱼苗培育至1~2厘米时发病为主。病鱼表现厌食,病鱼漂游于水面,并伴随有游泳不协调、螺旋状游泳或旋转游动等不同的神经症状,部分鱼眼盲,体弱,不摄食,体褪色或发黑。或腹部朝上漂浮于水面,难于下沉,病鱼腹部肿大,有的鳔肿大充血,外观无其它明显病变。幼鱼期病鱼可出现螺旋式垂直游动,死亡率较仔鱼期低。病理检查可见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以及视网膜组织大量细胞形成空泡,出现神经性降解

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主要表现为水面打转的神经异常症状

在疾病的诊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水面打转等神经异常的症状以及黑身等典型症状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通过送样至具备病毒检测条件的实验室进行病毒的确诊。在诊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引起“黑身”病的原因很多,多种病毒、细菌感染苗种都会出现“黑身”,寄生虫和营养不良也可导致鱼苗“黑身 ”。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仅凭黑身就判断为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五、防控措施

目前并无药物可以有效治愈。建议外泼使用蛋氨酸碘,头孢类药物、纳米银之类的新型药物。另外,内服三黄散,黄芪多糖、土霉素类等药饵投喂。

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主要表现为水面打转的神经异常症状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敬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渔人刘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鱼病##鱼##鱼病防治##水产品##水产养殖#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