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的起源生物学特性养殖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9/06/11 22:41:06  浏览次数:2455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1 锦鲤的起源

锦鲤作为一种美丽而优雅的观赏鱼,早已风靡全球。许多人并不了解锦鲤的起源,他们会认为锦鲤起源于日本,这种说法其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现在许多被饲养的锦鲤品种中,如:昭和三色、大正三色、红白、黄金等,通过名称我们就不难看出,前面两个是日本明治维新后的两个年号,而这些也的确是由日本从业者培育出来的品种。因此,这些鲤鱼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被统称为“日本锦鲤”。但追根溯源,在更早之前,日本到底有没有锦鲤呢?人们饲养用于观赏的鲤鱼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现在所有用来观赏的鲤鱼统称为锦鲤,但这个名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确立,之前经历过金鲤、锦鲤、色鲤、花鲤、模样鲤五个阶段,出现在中国的是前两个阶段,后面三个主要从日本江户时代中期开始。从历史文献不难看出,观赏鲤鱼的发源地是中国,而且最先将观赏鲤称为锦鲤的也是中国诗人

根据考古学的研究考证,日本境内没有鲤的原始种的自然分布。现今世界公认的有两个鲤的亚种,一种是欧亚大陆西部的,另一种是中国的黄河鲤鱼。而最新的基因研究表明,现代锦鲤几乎全部由中国的黄河鲤鱼演化而来。

公元200年左右,鲤由中国传到日本,受到了比在中国更多的重视。鲤鱼作为一种极好的蛋白来源,容易饲养,易于繁殖,生长迅速,而且不用出海就能捕捉。因此,一经引种便推广开来。在漫长的人工饲养过程中,部分鲤鱼发生了变异,绊红色或浅黄色出现在鱼体上,并越来越复杂。早期锦鲤的斑纹只是橘红色的腹斑,渐渐地发展到了背部和尾部,最后发展到了头部,出现了樱鲤和钵排,并且体色越来越白,被称为“更纱”。这是当时锦鲤的主流。1870年以后,人们开始把身体上有花纹的鲤负称为“模样鲤”或“柄物”,而没有花纹的称为“无地物”或“素色”。而日本锦鲤诞生的真正标志是1889年兰木五助培育出的五助更纱,也就是现在的红白系原种。

“锦鲤”一词从1876年开始就有人使用,至1914年,锦鲤共有6个品种出现在的日本大正博览会上,从那时起,锦鲤一词开始与其他名词一起穿插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日本人认为“锦”字既能代表美丽,也能代表刚毅的精神,便统一了现代锦鲤的名称,并奉为日本的国鱼。时至今日,日本锦鲤己发展到100多个品种。

2 锦鲤的生物学特性

2.1 外形及分类

锦鲤拥有和鲤鱼相似的体型,体侧扁且呈纺垂形,鳞片覆盖鱼体表面,体色十分绚丽多彩。不同的品种拥有各自独特的花纹和色彩。有两对吻须位于口角。锦鲤是普通鲤鱼的变异品种,分类的依据是色彩、斑纹等分布的不同,主要分为红白系、昭和三色系、大正三色系等13个品系。

2.2 生活习性

锦鲤通常生活在江河、湖泊、池塘和其他水域的中下层。性情温和,喜集体巡游摄食,食物来源有水生软体动物、水生植物、五谷杂粮等。水温、水质等客观条件对锦鲤的影响并不高,在2-30℃的水温范围内都能生存。其中,最适合锦鲤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26℃,但其不能忍受温度的突然变化,温差骤然超过2-3'C,极易引起疾病。

2.3年龄与生长

锦鲤的生长速度很快,1龄鱼种体长可达11-20cm,体重55g以上.锦鲤的寿命较其他鱼来说也是比较长的,一般可达70年。

2.4繁殖习性

在自然生长状况下,锦鲤经2冬龄的生长可达到性成熟,此时亲鱼体重一般在500-600g之间。锦鲤所产卵为粘性卵,一经产出即粘附在水草或棕榈等附着物上,以完成胚胎发育,之后孵出鱼苗。锦鲤的繁殖季节是每年的4-6月,水温需在18℃以上。锦鲤的繁殖能力较其他鱼类来说高出不少,其怀卵量与鱼种年龄、个体生长状况及营养条件相关。体长30-40cm的雌鱼位尾可产卵30~40万粒。

3 锦鲤的养殖

3.1 池塘和水质的要求

池塘应建在背风向阳处,同时需要保证水源充足、排灌便利。面积应为为0.2-0.4hm2,池底尽量平坦,底质以土壤为宜,底泥不超过20cm厚,水深1.5-2m为宜。

鱼苗放养前10d左右,用生石灰干法清塘。下塘前7d左右,加水至1.2m深,每0.067 hm2,施发酵腐熟禽粪110-150kg以培养开口饵料。同时,注意保持水体透明度,应以25-30cm为宜。锦鲤喜低硬度、弱碱性的水,较适宜的pH 7.1-7.5。锦鲤长期生长于弱酸性((pH 6.5)水中会导致体色变差。应避免水体pH值的突然变化,这样会引起鱼体的应激反应。

3.2 锦鲤的饲喂

锦鲤属于杂食性负类,食谱十分广泛,可以投喂鲤鱼全价饲料(蛋白质含量30%以上):但为使其体色艳丽,应投喂锦鲤专用的人工增色饲料:如要节约成本,也可以豆粕为主要原料自制饲料投喂。在幼鱼阶段,可以蛋黄和豆浆为主要饲料进行投喂,辅以水体中的轮虫等饵料:体长2cm之后的锦鲤可以红虫等为饵料:长到5cm之后,可投喂动物性、植物性混合饵料。

饲喂过程中应坚持“四定”原则进行投喂,应根据当时天气、水质、温度和锦鲤的活动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灵活掌握。若天气状况良好、晴朗且有微风,此时水体中溶氧量充足、水温适宜、鱼体活动频率加快,因而导致食欲旺盛,可以多投一些饲料:反之则应少投或不投。水温低、水质肥时应减少投喂量;反之则应多投。每次投喂以20- 30min吃完为宜,且日投喂量应为体重的3%-5%.夏季一般07:00, 16:00各喂一次:冬季则14:00投喂一次即可。冬季由于水温较低,锦鲤肠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性也较低。若投喂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虽然不会导致死亡,但第二年开春之后,鱼体会变得臃肿肥胖,形态不美观,影响锦鲤的品鉴。因此,应根据锦鲤生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颗粒饲料的直径以及投喂量。

可以通过鱼粪的颜色来判断锦鲤的饥饱程度和消化吸收的水平。鱼粪呈黑色、棕色或绿色,表明投喂量适宜,消化吸收状况良好;若呈白色、黄色则表明鱼摄食过量,应暂停投饵。

3.3 换水与清污

换水的时间间隔,要根据鱼池面积大小、气候状况条件、温度浮动范围、水质变化情况等因素来确定。换水日期应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进行,时间为:夏季07:00~08:00,春秋季09:00~11:00为好。其中,3~4月尽量少换水,因为此时刚刚完成越冬,锦鲤的体质还较为虚弱,此时换水易受刺激而引发疾病。应在日照较弱时进行清污工作,清污时须用网兜清除漂浮在水面上的污物,防止水质被破坏。

3.4 光照与溶解氧

锦鲤在强烈光照条件下生长缓慢,因此,可采用遮荫棚等遮盖池塘的一部分。为防止水温过高,入夏后需加盖塑料遮阳网遮阴。这样不仅可以防止锦鲤的生长因水温过高而停滞,还可以为鱼体体色增色。同时,可以调节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控制其世代。当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由于无鱼大量摄食,便会成几何倍数迅速繁殖,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会越积越多,在一定条件下会在水中形成密集的小气泡,附着在鱼体体表和鳍条等部位,进而引起某些部位的新陈代谢障碍。再加上水温较高,大量致病菌迅速繁殖,会使鱼鳍局部腐烂感染。水体中溶解氧要充足,以5.0mg/L以上为宜。

3.5 锦鲤的疾病防治

鱼体生病是由于不利因子的存在,可归纳为以下三点:水质不好、营养失调、病原存在。一般条件下,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能使鱼体生病甚至死亡。基本上,鱼病可概括为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三种。在疾病预防方面,要针对水质、饵料、病原体和鱼体本身来加以管理预防观赏鱼。

4 锦鲤的繁殖

雌雄鉴别。锦鲤的雌雄特征只有到了繁殖季节才会比较明显。雌鱼:身体丰满而粗短,头部长而稍窄,而较为腹部膨大;胸鳍末端呈圆弧形,“追星”在繁殖期鱼体上午显现;生殖孔扁而平,略微外突,在繁殖后期轻压腹部会有卵粒流出。雄鱼:身体细长,额部略微突起;胸鳍末端尖而窄,第一根胸鳍鳍条和鳃盖在繁殖期会有乳色突起,即“追星”,能感觉到明显的粗糙感;生殖孔小且下凹,繁殖后期轻压腹部,会有乳白色精液流出。行为上常主动追逐雌鱼。

亲鱼条件。要求品种纯正、体格健壮、色泽明亮晶莹、特征鲜明、色斑界线清晰明显、无虚边、无疵斑、鳞片光润整齐、游姿稳健、各鳍完整无缺陷。

年龄性比。一般要3-7龄的雌鱼才适龄繁殖,而雄鱼则要3-5龄。雌雄性别比例以1: 2或2: 3为宜。

亲鱼培育。培育锦鲤亲鱼应在土塘中进行,每0.067 hm2鱼塘单养放151-200尾亲负,混养时则应相应的将放养量减少。强化培育开始于每年秋季,方式有微水流刺激、疏养等。冬季加温,并配合以投喂优质的配合饲料,也可以增加水蛆蝴、摇蚊幼虫、红虫等优质蛋白源,可使亲鱼提早30d左右产卵。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