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很脏”,吃了会得横纹肌溶解症,可信吗?
与夏天一起到来的,还有人们对夜宵的无限热情。小龙虾作为夜宵中的热门选手,也凭借各种口味俘获人们的味蕾。蒜泥的、香辣的、冰镇的……种种滋味散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小龙虾饱受欢迎的背后,关于小龙虾的争议也居高不下,重金属超标、携带很多寄生虫、吃了会得横纹肌溶解综合症。那么,这些说法可信吗?
小龙虾的学名叫克原氏螯虾,也可以叫红螯虾或者淡水小龙虾。它的优点很突出,蛋白质含量高,肉质松软,还富含镁、锌、碘、硒等,微量元素。与普通肉类相比,小龙虾的肉氨基酸组成更优越,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所含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大,维生素A、D、K等脂溶性维生素含量也较高。
小龙虾真的携带寄生虫吗?
对这个回答的问题是:真的。对于大部分水产品来说,携带寄生虫的可能性不低。人们日常餐桌上常见的鱼虾、贝类、牛蛙等,生食都有寄生虫危害--罹患人体寄生虫病。小龙虾也难以避免。但是因为寄生虫问题就放弃小龙虾也没必要,因为相关研究显示,小龙虾的寄生虫污携带的寄生虫包括蚂蟥、纤毛虫、裂头坳(绦虫幼虫)、绦虫以及各种吸虫,和其他鱼虾类可能携带的寄生虫类似。以人们谈之色变的裂头蚴为例,其寄生于人体,可发生在除骨骼以外器官和部位,因此在食用小龙虾时,一定要充分煮熟。
小龙虾的重金属超标?
关于这个传言,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有重金属”和“重金属超标”不可同一而论,这是两个概念。当前市面上的符合出售标准的小龙虾基本上是清水养殖的,清水养殖的小龙虾在健康环境下成长,重金属超标的情况极为少见。重金属超标、低于卫生标准的”污水小龙虾“确实存在,因此我们在选购食用时,需要甄别。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小龙虾的重金属主要聚集在外壳和头部,外壳中的重金属会随着小龙虾生长中脱壳的而减少。但由于小龙虾的肝脏和虾鳃等组织都位于头部,非常容易富集重金属,因此不建议大家食用小龙虾的头部。
吃了小龙虾就会得横纹肌溶解综合症?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又称哈夫病。横纹肌溶解症是因剧烈或过度运动、长时间肌肉挤压伤、动脉阻塞导致肌肉缺血、过量服用药物、癫痫发作等导致的广泛横纹肌细胞坏死,坏死肌细胞内容物及其分解后生成的一些生物性物质直接释放至血中,具体的表现有肌肉疼痛、乏力,肌肉痉挛、肿胀,尿呈酱油色等,出现电解质紊乱、肾损害、肾衰竭等。
1924年,波罗的哈夫(Haff)海滨发生1000多例患者出现横纹肌溶解症。我国也多有食用小龙虾后引起的病例。虽然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不清。不过,医生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这类患者有一些共同特点:在发病前24小时内有食用海鲜史,无原因的乏力或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痛,尿呈酱油色。在很多新闻报道中,我们会看到诸如“食用小龙虾后腰疼,医生判断其为横纹肌溶解”的文字。目前,对横纹肌溶解症,我们也不必过度恐慌,它的发病率较低,症状较轻,经及时治疗恢复较快,症状通常2~3天可消退,很少危及生命。有医生解释道:一般症状较轻者不需特殊处理,早期只需大量饮水或输液,补充电解质,必要时服用碳酸氢钠(小苏打)等碱性药物,通过加速排尿、卧床休息,可得到有效缓解。
关于小龙虾的安全,重金属、寄生虫、横纹肌溶解症是当前萦绕其上的最大标签。那么,我们要如何保证吃到的小龙虾既美味又安全呢?首先需要在挑选上下功夫,在挑选龙虾时,背部红亮干净,腹部和爪的绒毛白净整齐,虾身硬挺,触须齐全的活虾为最优选。其次,烹饪前的清洗也需要下功夫,用刷子清洗龙虾的全身,重点清理龙虾的腹部脚。把龙虾清洗干净之后,还要去除龙虾体内不干净的器官,去掉虾头部三分之一处的胃囊。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龙虾的时候可以戴上硅胶手套,避免被钳子伤害。
总之,小龙虾虽好吃,但由于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小龙虾来源不明,确实存在如重金属(铅、汞、砷、镉)污染,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铜绿假单胞菌)污染,寄生虫(肺吸虫)污染,洗虾粉(草酸、亚硫酸盐、亚硝酸盐、柠檬酸)相关污染等问题。这也提醒了广大消费者在食用小龙虾时,注意甄别,避免购买没有安全保障的“脏水小龙虾”。同时,小龙虾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丰富的嘌呤核苷酸,多吃易诱发痛风,因此一次食用不宜超过500克。小龙虾还是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过敏性体质的人也要慎吃。小龙虾虽好,食品安全不可忘,也不能贪吃。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