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鲨鱼人工繁养技术总结

发表时间:2021/10/30 09:54:00  来源: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作者:潘志 刘旭成 张孟才  浏览次数:29368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淡水鲨鱼,学名苏氏圆腹鱼芒(Pangasias sutchi Fowier),俗称水晶巴丁鱼,虎头鲨、八珍鱼、巴丁鱼。原产于马来西亚、泰国等地,一般蓝色体色的俗称淡水黑鲨,红色体色的俗称淡水白鲨。淡水鲨鱼生长快、食性杂、病害少、产量高,肉质细嫩鲜美,无肌间刺,氨基酸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显著。除可作为商品鱼养殖外,也是人们喜爱的垂钓对象。淡水鲨鱼苗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鱼苗蓝色、粉红色,其外观美丽,深受观赏鱼市场青睐。成鱼颜色变浅,形似白骨鱼,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淡水鲨鱼体延长,稍侧扁,形似海水中鲨鱼由此得名。吻短,口亚下位。须2对,颏须、口须各一对。背部明显隆起,背鳍具一粗壮硬棘,具一片状脂鳍。腹部浑圆。胸鳍正位,外缘具一发达硬棘,硬棘内缘呈锯齿状。体表光滑无鳞,具粘液。
   2、生活习性与食性
   淡水鲨鱼为温水型鱼类,在自然条件下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喜集群。由于鳔具有辅助呼吸作用,常游到水面打水,能呼吸空气中氧气。耐低溶氧能力强,在污水中能长期栖息生存,抗病力和适应力也较其它鱼类强。适应低温能力较弱,其适温范围为20-36℃,最佳生长水温为25-32℃,当水温下降到18℃以下时,摄食量和活动量明显减弱,水温低于12℃便开始死亡。淡水鲨鱼性胆小急燥,游速极快,受到外界惊扰时在水中不断窜跃,养殖环境宜安静。
   淡水鲨鱼为杂食性鱼类,贪食,对食物选择范围广,幼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类、桡足类、枝角类及水生昆虫幼体等。从鱼种到成鱼阶段,食性更杂,除摄食各种天然饵料外,各种商品饲料、动物的下脚料、蔬菜类、残菜剩饭等均可摄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大量摄食配合饲料,可用罗非鱼饲料代替,也可以投喂膨化饲料等。
   3、生长与繁殖习性
   淡水鲨鱼生长速度极快,最大养殖个体可达10kg以上,在适宜的养殖条件下,0.5克鱼苗半年可增重至880克。淡水鲨鱼性成熟一般需3-4龄,体重达3-4kg以上才能进行繁殖,每年5-9月为繁殖季节,每尾产卵约30-70万粒,卵细小,圆球形,透明,为粘性卵。
二、繁殖技术
   1、亲鱼选择
   (1)亲鱼来源
   可从国外原产地引进的野生、已达性成熟、外形完整、体色正常、无畸形,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亲鱼,经鉴定认可、专门选育,严禁近亲交配的后代用作亲鱼。雄性亲鱼三龄以上,体重3kg以上,雌性亲鱼四龄以上,体重4kg以上。
   (2)亲鱼培育
   亲鱼养殖池塘要求鱼池进排水方便。亲鱼在下池前7-10天,将池水降至5-10cm水深或干塘,用生石灰75-125kg/亩进行彻底清塘消毒。亲鱼放养时应对鱼体进行药物消毒,可用3-5%的食盐水浸泡鱼体20-30分钟。采用单养、混养形式进行亲鱼培育均可,如条件允许还可以将雌雄亲鱼放入不同池塘中进行单独饲养效果更好。单养情况下每亩可放养3-5kg的亲鱼200-250尾;采用混养时每亩可放养3-5kg的亲鱼150-200尾,同时少量搭配鲢、鳙鱼。雌雄比例控制在1:1.5-1:2。饲料要求优质、适口,饲料中蛋白含量不低于36%。饲料投喂时严格按照“定时、定质、定点、定量”的“四定”标准执行,每天投喂2-3次,日投喂量掌握在鱼体总重的2-5%。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之间,每周或每半月根据水质情况注换新水一次,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3) 雌雄鉴别
   (4)流水刺激
   产前的流水刺激可促进亲鱼的性腺发育,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前1-2个月,对亲鱼培育池进行冲水,一般每7天冲水一次,每次2-3小时;产前一个月开始每隔4-5天冲水一次,每次2-3小时;产前半个月冲水次数需酌情增加,可隔天冲水一次,每次3-4小时;催产前几天,需每天冲水。
    2、人工繁殖
   (1)水温条件
   当水温稳定在26℃以上时,视亲鱼性腺发育情况可进行人工繁殖。
   (2) 人工催产
   催产药物,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马来酸地欧酮(DOM)。催产剂量,每千克雌性亲鱼注射剂量可任选下列其一,雄鱼注射剂量为雌鱼的一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00-4000IU;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4-8μ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800-1500IU+马来酸地欧酮(DOM)5mg;注射可采用一次注射与二次注射法。一次注射效应时间为10-12小时(29℃);亲鱼发育不太理想时可采用二次注射法,第一次注射全部剂量的10-20%,第二次注射剩余全部剂量,一般注射时间间隔为10-12小时,二次注射后8-12小时即可产卵。亲鱼产卵的效应时间与繁殖水温有密切关系,因此应保证繁殖水温的稳定。注射可采用背部肌肉注射与体腔注射两种。采用背部肌肉注射,将亲鱼放入鱼夹中,使鱼身背部向上,在背鳍基部两侧肌肉较厚的部位将针头以30-45度角刺入,深度约1.0厘米左右,缓缓将药物注入其体内,注意针头不能刺入太深,以免刺伤亲鱼。体腔注射与背部肌肉注射相似,但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一般技术不熟练者采用胸鳍注射容易伤及鱼体内脏,因此在人工催产时多采用背部肌肉注射法。
   (3)人工授精
   采用干法授精。轻轻挤压鱼体后腹部时,雌鱼的卵粒可顺利流出,雄鱼也会流出精液,即可进行人工授精。将亲鱼准备好,先雌后雄,使鱼的头部向上,用干净毛巾轻轻擦拭鱼体,挤压雌鱼后腹部将鱼卵挤入干净的盛卵器皿中。挤完卵,快速将雄鱼的精液也挤入盛卵器皿中,用干净的羽毛在边加生理盐水的同时边搅动,使精卵在器皿中充分结合受精。2-3分钟后,将受精卵均匀、快速地散布于鱼巢上,再将鱼巢转入孵化池。
   (4)人工孵化
   采用孵化环道流水孵化法,一般经18-20小时仔鱼破膜,仔鱼孵出2-3天后可放入鱼苗池培育,整个孵化过程应在避光的条件下进行。孵化用水需经过滤,防治有害生物进入孵化池。孵化水温保持在28-31℃。流水孵化时要合理调节水流速度,使流速控制在不使卵粒、仔鱼下沉堆积为度。采用充气泵增氧,使孵化池中溶氧达到6mg/L以上。
三、鱼苗培育
   培育用水需经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培育池。同一培育池中鱼苗规格保持一致。水泥池培育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养淡水鲨鱼鱼苗500-1000尾。鱼苗培育前期可投喂卤虫或经200目筛绢网的轮虫等活饵,投喂量根据鱼苗腹部饱满度判断。培育10天后,淡水鲨鱼鱼苗体色变黑,可驯化投喂虾粉、蛋黄等饵料;培育后期也投喂高质量、高蛋白的人工破碎饲料。鱼苗培育期间每天投喂4-6次,每天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8%。投喂严格按照“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执行。初期投喂时应用木棒等物敲打池边,逐渐驯化,使其形成条件反射。鱼苗经30天左右的培育即可长至4-5厘米的夏花苗种。
四、鱼种培育
   池塘面积2-5亩,水深1.2-1.8米;每年4-5月,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放养规格为4-5厘米的苗种,每亩放养量一般为2000-3000尾,条件较好的池塘放养量可达3000-4000尾;以浮性颗粒饲料为主,饲料投喂严格按照“四定”原则执行,每天投喂2-4次,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5%,并根据天气、水温、鱼类活动与摄食等情况酌情增减。
五、日常管理
   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鱼体活动、病害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合理开动增氧机。定期清扫食场,清除池内杂草、敌害生物等。每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以改善水质。定期加注新水可以改善池塘水质,促进苗种生长,鱼种培育期间至少应加注新水4-5次,有条件的池塘还可以酌情增加注水次数。
六、鱼病防治
   淡水白鲨的抗病力较强,一般不易发生鱼病,但在饲养过程中,管理不当也会发生病害。淡水白鲨常见的病害有肠炎病、白点病、气泡病、车轮虫病等。因其体表不具鳞片,对化学药物较敏感,一般不使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