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偏肉食性)鱼类---淡水白鲳
淡水白鲳又名银鲳。属脂鲤目、脂鱼科。原产南美亚马孙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1982年引入中国台湾省,1985年引进大陆。曾用学名Colossoma bidens(Agassiz)是Piaractus brachypomus(Cuvier)的同物异名。
形态特征
体侧扁呈盘状,背高肉厚,头小,尾分叉。口端位,闭口时上颌长于下颌呈钩状;张口时下颌伸出,口向上呈方形。无口须。眼中等大。背部有脂鳍,体被细小圆鳞,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略呈锯齿状的腹棱鳞。体银灰色,背部稍暗,胸部桔红色,腹部白色,臀鳍红色,臀鳍和尾鳍边缘为黑色。幼鱼体表有黑色星斑。随鱼体长大星斑渐褪去。成鱼体色受环境影响而有深浅变化。稚鱼因其体型和体色而被作为观赏鱼。(见图)
淡水白鲳
生物学特性
集群栖息于水的中下层,游泳较缓,易捕捞。喜生活于底质为淤泥,水质呈微酸性或中性(pH值6.2~7.5)的环境中。对水中溶氧的需求较鲤科一般养殖鱼类为低,可在各种水域中放养。族群间不互相残杀。淡水白鲳耐低温的能力较差,其临界温度为10℃,水温9~10℃时出现异常且侧卧,8.5℃呈休克状态,8℃致死。其生活温度范围为12~35℃,适温为22~30℃。对盐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10‰时能正常生活,15‰时经16小时死亡。
食性
淡水白鲳为杂食性,食物种类广泛,具有较发达的消化系统,食量大。胃大,幼鱼的胃几乎占体腔容积的1/2。胃与十二指肠交界处有19~21条多枝型幽门盲囊。胃囊中常常充满各种食物碎屑与颗粒,包括丝状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水蚯蚓、小虾以及腐殖质、有机碎屑等。也嗜食各种人工饲料,如米糠、麸皮、油饼类、菜叶、瓜果类、蚕蛹、鱼粉等。
生长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鱼苗当年可长到500克左右,最大1000克;2龄鱼1500~2000克,最大3800克;3龄鱼一般2500克以上。最大个体长85厘米,重20千克。
繁殖
淡水白鲳雌鱼3龄成熟,雄鱼2龄以上成熟,亲鱼个体2.5千克以上。雌鱼怀卵量每千克体重约5万~8万粒。卵径小,漂流性。生殖季节为6月至9月,水温25~30℃,以26~28℃最适宜。产卵常在雷阵雨时进行,在水流的刺激下分批产出。水温30℃以上很少产卵。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