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唇光唇鱼 溪流石斑鱼:鱼肉美味,鱼卵有毒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属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俗称:石斑鱼,溪流石斑鱼,罗丝鱼。体细长,侧扁,后背部稍隆起,腹部圆而呈浅弧形。头中等大,侧扁,前端略尖。
形态特征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分布区域:台湾、浙江、福建和广西等地水系。体长,侧扁,背部弧形,腹部圆。头侧扁,其长约与体高相等。吻钝,突出。口下位。下颌弧形,前缘露于唇外。唇厚,下唇分两侧瓣,在颏部中央互相接角虫。须2对,颌须稍大于眼径。背鳍刺极细,后缘光滑,末端柔软.雌体体侧有6条垂直黑狭条;雄体中轴具纵纹,垂直条纹在侧线之上。
体细长,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腹部圆而呈浅弧形。头中等大,侧扁,前端略尖。吻圆钝,吻褶短,未掩盖上唇,边缘光唇;成体吻部具粒状角质突起。口下位,马蹄形。上颌末端部达眼前缘垂直线,上颌围在下颌之外;下颌前缘几平直,具锐利角质,完全裸露。上唇比下唇瓣为狭,下唇瓣分为左右两侧,其间距较宽,约为口宽的1/3。唇后沟较短,在颐部中断,间距宽。须2对,均细长,吻须约为颌须的1/2,颌须比眼径稍大。眼中等大。背鳍外缘近于平截,其末根不分枝鳍条稍粗硬,但顶部柔软,后缘具细锯齿。鳞中等大,胸鳍鳞较小;腹鳍基底具一长形腋鳞;背鳍、臀鳍鳞鞘不显著。体灰褐色,下侧面淡黄色,腹面白色;背鳍鳍膜灰褐色;体侧具横带6条,暗褐色纵带1条。雄鱼纵带明显,横带不显著;雌鱼纵带仅后部稍明显,横带显著。
溪流石斑鱼喜栖息于石砾底质、水清流急之河溪中,常以下颌发达之角质层铲食石块上的苔藓及藻类。每年6-8月在浅水急流中产卵。主要分布于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等地的溪流中。
分布广,为产区的小型经济鱼类,肉鲜美。卵有毒,误食会引起腹泻、腹痛、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猫、鸡等动物食鱼卵会引起死亡。长时间加热能将毒素破坏。因体色鲜艳,浙江选取3-5厘米的同类幼鱼出口外销,作为观赏鱼类,创值相当可观。
溪流石斑鱼食用带卵的中毒后,一般2-10小时出现反应,主要症状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四肢麻木、膝关节酸痛、小腿肌肉刺痛、瘙痒感、出冷汗、眩晕、胸闷等,严重者痉挛、抽搐、昏迷,病情发展迅速可致人死亡。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