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大闸蟹生态养殖关键因素分析
黄河口大闸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又可称作是河蟹、毛蟹。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自然条件优良,海淡水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发展绿色天然水产养殖产业。作为黄河口大闸蟹的主要栖息地,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也是目前黄河口大闸蟹的重要繁殖基地,东营市出产的黄河口大闸蟹入选“中国十大名蟹”。为了保护这一当地特色农产品,东营市充分发挥黄河口区域内饵料丰富、水质优良、水草丰茂等优势,积极利用当地的淡水资源以及荒碱地,大力发展黄河口大闸蟹养殖产业,在拉动当地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也对社会发展做出了有力贡献。
1 影响大闸蟹生长发育的气象因素分析
1.1 大闸蟹生长发育的适宜界限温度
幼蟹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能够在15-28℃的水温中获得较好的生长,但是其最佳的生长温度为19-25℃,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导致幼蟹生长发育出现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幼蟹死亡,幼蟹死亡的临界水温最低为4℃,最高为36℃,但是成蟹的生存温度范围则相对较宽,能够生长在5-30℃的水温环境中,成蟹如果处于适宜的温度内,则其生长速度较快,品质也较优良。在冬季大闸蟹一般可耐零下8℃的低温,但是水温的变化幅度不能过大,不然容易引发大闸蟹死亡。一般来说,夏季水温本身就较高,如果在该时期内,过高的温度也容易导致大闸蟹的生长出现问题。此外,水温对大闸蟹的摄食情况也有一定影响。
1.2 影响幼蟹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气象因素
幼蟹的生长速度、成活率与其所处的气候环境有直接关系,主要包括温度、降水等,但其中温度因素的影响最大。众所周知,大闸蟹是一种变温动物,其生长、变态都与水温有着直接关系,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其生长与变态,加速其发育。一般水温控制在21℃左右最利于幼蟹进行变态;水温在15℃左右,大闸蟹的生长及变态会受到一定影响,出现发育缓慢的现象。此外,大闸蟹生长的临界温度为10℃,其在10℃以下的水环境下,会出现明显摄食能力减弱的情况。
水温除了影响大闸蟹的生长以外,还会对其繁殖带来很大影响。大闸蟹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生长,不管是交配产卵还是变态行为,都需要适宜的水温。例如亲蟹的交配水温需要达到9-12℃,而幼体变态的水温则需要控制在20-25℃左右,在对大闸蟹进行育苗时,要把水温控制在适宜范围内,这样才能提升幼体质量。由于幼体在进行变态时需要一定的温度范围,因此,采用控温方式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幼苗的成活率。
大闸蟹是一种甲壳类动物,有着自己独特的生长特性,其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脱壳,随着大闸蟹不断生长,其外壳会出现脱落,进而长出更加坚硬的外壳。在脱壳期间,大闸蟹主要受到营养、水温、水质等因素的影响,水温越高越能促进大闸蟹脱壳,水温与脱壳次数呈现正比关系,其生长速度也与温度的升高有着直接关系。此外,还要注意避免水温发生突变,如果水温发生突变,会对大闸蟹的繁殖、生长、变态带来极大影响。由于幼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如果在此阶段发生温差过大的情况,会导致大批幼蟹死亡,因此,在幼苗阶段要把温差控制在2-3℃以内。
1.3 光照
光照也与大闸蟹的生长有着密切关系,大闸蟹比较喜欢弱光,其常常隐藏在池底、洞穴、草丛中,再光线弱的地方能利用自己的视觉优势进行觅食。因此灯光诱捕能很好地利用这种特殊习性,提升捞捕量,在夜晚利用灯光诱捕这种方式,既省时又能省力,还不会伤害一些未成熟的闸蟹,因为胚胎发育早期一般会处于黑暗状态,只有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时才需要光照。
2 大闸蟹生态养殖环境因素关键技术分析
2.1 创建良好的池塘环境
首先,对于人工养殖大闸蟹来说,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因此,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池塘的面积,把面积控制在5-10亩之间,且池塘的水位要控制在1.5m以上,还要在池塘中区分出一片浅滩区,此区域的面积大概为总面积的1/4。此外,还要在池塘的周围加上一圈围栏,这样不仅能够防治大闸蟹发生外逃,还能够防止外来物体进入池塘内,破坏大闸蟹的生长。最后,为了使大闸蟹的生态环境能够更加良好,一定要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可以种植一些水草,一般大闸蟹都喜欢在水质清澈或者是水草丰富的区域内进行活动,因此水草种植情况与大闸蟹的成长也有着直接关系,我们可以种植伊乐藻、苦草等植物,并保证其覆盖面积达到总面积的60%以上。
2.2 合理利用配套养殖模式
设置科学、合理的养殖食物链对大闸蟹的产出有着重大影响,而食物链配置的关键就是要实施配套养殖模式,可以在池塘内投放一定量的鱼、虾,这种方式既能让鱼、虾为水质的清洁做出贡献,也能为大闸蟹添置必要的营养物质。这种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养殖技术的发展,还能为养殖者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2.3 精选大闸蟹苗种
养殖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要科学选择苗种,苗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闸蟹的产出,还对大闸蟹后期养殖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一定要精心选择大闸蟹苗种,具体操作规范为:首先要科学选择公母系蟹苗的比例,让比例基本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促进大闸蟹健康生长;其次要对蟹苗的质量大小进行合理选择,最佳大小为100g左右,而母蟹可以稍微选择体积质量小一点的,在选择蟹苗时,一定要剔除肚皮发黑或者是背部发黄的苗种。一般大闸蟹的苗种都很小,在投放之初可以在周围建围栏,这样更利于对蟹苗进行管理,还能促进其更快成长,待蟹苗长到一定阶段时,可把周围的围栏撤掉,让大闸蟹能够自由活动。
2.4 合理选择饲料
大闸蟹对食物的需求十分特殊,因此在进行饲料投放时一定要合理选择动物饲料以及植物饲料,要让大闸蟹的饮食保持均衡。养殖人员一定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保证大闸蟹的食材是新鲜可靠的,如果是提前搭配好的饲料,喂食之前一定要进行抽查,保证饲料的安全性。每个阶段的大闸蟹对于食物的需求是不相同的,其在幼苗时期的营养需求最高,因此在此阶段可以投放野杂鱼、虾等物质,让大闸蟹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最大限度地保证营养均衡,并对大闸蟹的进食数量以及次数进行严格控制,避免饮食过量的情况。
2.5 加强日常科学管理
水质环境对大闸蟹的生长十分重要,良好的水质环境能促进大闸蟹产量的增加。因此一定要定期测量池塘水体的p H值、溶解氧、氨氮等水质指标,确保所有指标均在正常区间,及时添加新鲜水,要结合黄河入海口盐碱地开发池塘的土质特点,根据不同季节的水源特征,考虑更换时间以及频次。一般来说,在春秋季节,天气比较清爽,可以两周更换一次水源,也可以一周更换一次,夏季雨水充盈,可适当调节换水时间,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水源性细菌对大闸蟹生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大闸蟹的生长环境安全、可靠。
坚持早、中、晚各巡池一次。早晨主要负责检查池塘中是否有剩余的饵料,这样才能对当日的投量进行安排,并对池塘的卫生进行打扫,为大闸蟹创建良好的就餐环境;中午主要对池水以及水温的变化进行观察;傍晚主要观察大闸蟹的活动,观察其摄食、生长情况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管理措施。定期检查相应的防逃设施,检查池埂是否存在漏水情况,进水口以及排水口的密眼网是否足够牢固,这样才能保证蟹池水位的稳定,预防大闸蟹从排水口或者是漏水口逃出。黄河口一般七-九月份处于暴风雨多发季节,这段时间相关人员更应该加强检查,一定要严防设施被大风刮走、池埂被大雨冲坏等现象,要做好大闸蟹逃跑的防治工作,并每天坚持记录养殖情况。
2.6 综合系统防治病害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主要以防为主,一定要严格坚持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利用健康养殖技术对疾病进行防控,一定要做到生态调控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利用严格的消毒、种植水草、养殖健康蟹种、保持池塘良好水质、投放饲料等多项综合措施,并定期对水质内的光合细菌、EM菌、乳酸菌等进行调节,并适当为大闸蟹服用免疫多糖、维生素等体质增强剂。
3 结语
综上所述,黄河口大闸蟹生态养殖有着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中选用优良蟹种,为大闸蟹生长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加强日常科学管理及综合防治病害是养殖的关键所在,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提升生态养殖水平,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水质等情况,采取灵活科学的养殖模式和管理措施,不断提升繁育技能,提高大闸蟹规格、产量和品质,为养殖人带来更好的收益。
作者:叶荣河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人民政府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期刊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