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水温在养虾当中,作用实在太大了!
本文是由Zhenlu Wang和Yuexin Qu(2019)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南美白对虾在低温胁迫下可能产生病变。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由于其适合集约化养殖的特点,比如有:广泛的耐盐性,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养殖虾类之一,然而,一些环境波动会影响虾的生长,尤其是温度因素。白对虾是一种温水虾,对寒冷的环境敏感,因此低温对虾的生存和生长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突然的温度变化可导致虾的生长受制甚至死亡。以前的研究表明,低温导致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增加,以及白对虾抗氧化反应(Mapanao等,2018; Xu等,2018)。在水温下降到13°C时,虾会减少摄食,减少活动,并增加死亡率(Fan,Wang&Wu,2013; Huang等,2017)。
肝胰腺是甲壳类动物的重要器官,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免疫和消化功能。本研究分析了低温胁迫下血浆代谢物浓度,肝胰腺组织学以及虾在低温胁迫下的基因表现。这些结果可为研究低温下,虾肝胰腺的生理反应和病变提供有用的信息。
低温胁迫对虾造成的危害
实验所用的虾(重5.28±0.50g)购自中国养殖场。然后将其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开始实验之前,在500L实验池中适应4天。然后将45只健康的虾随机分别放入3个实验池中,水温以2.5℃/ 2小时的速度从28℃降至13℃,并在13℃下保持12小时。
在本研究中,研究了急性应激下白对虾的血浆代谢物浓度,组织学变化和基因表达。
结果:
蛋白质是虾的主要能量来源。在之前的研究中,当虾适应低温后,消化、脂肪吸收和蛋白途径显著增加(He et al,2018)。在这次的研究中,结果显示在低温压力下,温度降至23°C后血浆脂质和蛋白质显着增加。因此,科学家认为蛋白质和脂质是白对虾在适应低温下降后主要能量来源。这表明虾可以通过使用蛋白质和脂质来抵抗由于低温引起的压力。

由于水温下降引起应激,肝胰腺组织结构(×400)。(A)28°C(B)23℃(C)18℃(D)13°C(E)13℃下保持12小时。
HE染色结果显示,当温度降至18°C时,肝胰脏结构明显受损。同时,结合肝脏组织学和血浆检测结果,科学家们认为,肝脏的分泌物促进肝糖原合成,从蛋白质和脂质中合成腺体,使虾能够在剧烈降温的压力下维持对腺体的需求。然而,当温度下降后放下18°C,肝胰脏的破裂导致血浆脂质和蛋白质水平降低。因此,低温胁迫会对白对虾的肝脏造成严重损害,从而降低其免疫力。。
此外,一些基因的表达(GRP78,ATF6和CASP3)在胰腺中显着增加,而在血细胞中,这些基因在23℃时显着下降。这可能与虾的造血器官的肝胰脏被破坏有关。由于低温导致肝胰腺损伤,导致造血功能受损。之前的研究还表明,当虾被放置在低水温的环境当中时,血细胞总数会减少(Fan,Vuong&Ngo,2013)。
研究结果: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