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的科学保存方法

发表时间:2023/03/13 09:04:59  来源:智渔知水  作者:潘贤辉   浏览次数:3882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为腹足纲(Gastropoda)田螺科(Viviparidae)圆田螺属(Cipangopaludina),俗称田螺,具有食用、药用、水质净化和作为水产动物及畜禽的饲料等经济价值而备受大众青睐。目前,市场上80%以上田螺是依靠长江流域天然湖泊捕捞所得,而随着长江流域禁捕法令的实施,田螺依靠天然捕捞的局面被打破,田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加快研究科学的田螺养殖、储存和运输技术以缓解供需矛盾就被赋予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鲜活是软体动物非常重要的品质指标,也是决定其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目前,在彩虹明樱蛤、青蛤、文蛤、泥蚶、牡蛎等海洋经济贝类上开展了大量的保活技术研究,但却鲜见关于圆田螺等淡水经济螺类的保活技术的研究。目前市场上田螺大多采用常温无水运输,这种方式对螺的损伤大、死亡率高,特别对于种螺来说,会导致大量雌螺早产或死亡。于此,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周康奇、潘贤辉和林勇等探究4 ℃低温无水条件下中国圆田螺不同时间对其存活、形体指标、营养成分、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了解中国圆田螺在低温无水保活不同时间下的生理生化适应对策及改善其储存运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01

不同低温保活时间对中国圆田螺存活率和形体指标的变化

结果显示,低温处理中国圆田螺存活率相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中国圆田螺在低温14 d开始出现死亡,但在14 d和28 d都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分别为94%和93.4%。低温保存时间对中国圆田螺壳高、壳宽、软体质量、肌肉重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低温56 d后体重下降了7.6%(P<0.05);低温28~56 d肝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温28 d、42 d肝体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02

不同低温保活时间对中国圆田螺肌肉一般营养成分的影响

结果显示,不同低温时间对中国圆田螺足肌粗蛋白、水分和粗脂肪无显著影响(P>0.05);但低温28、4d和56 d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原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除低温14 d与56 d差异显著(P<0.05)外,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

03

不同低温保活时间对中国圆田螺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结果显示,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中国圆田螺足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低温28~56 d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4 d组(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体呈下降趋势,低温28 d和56 d同样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4 d组(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体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低温28 d和42 d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04

不同低温保活时间对中国圆田螺肝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中国圆田螺肝胰腺淀粉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对照组显著低于14 d组(P<0.05),显著高于42 d组(P<0.05);胰蛋白酶总体呈下降趋势,除42 d组外,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脂肪酶总体呈下降趋势,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05

不同低温保活时间对中国圆田螺肝胰腺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结果显示,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中国圆田螺肝胰腺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低温42 d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二醛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42 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讨论


01

不同低温保活时间对中国圆田螺存活率和形体指标的影响

本研究温度(4±1)℃,0~28 d都保持较高的存活率,42 d和56 d存活率下降至78%和74.1%,对壳高、壳宽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与低温56 d的体质量差异显著(P<0.05),体重下降了7.6%。这可能是低温无水保活前期中国圆田螺代谢等生理活动被抑制,能量利用率降低,模拟了其在冬眠的状态,因此保证了在无水低温保活试验中较高的存活率和较长的存活时间,以及稳定的形态指标;但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其代谢和能量消耗累积逐渐增多,体质量逐渐下降,随着能量消耗殆尽和生理到达耐受极限而导致死亡。

02

不同低温保活时间对中国圆田螺肝体比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低温28~56 d肝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温28 d、42 d肝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是随着低温时间延长,营养物质部分转移至肝脏积累,使肝重和肝体比显著增加,导致肝功能异常和代谢失调,这也可能是导致其低温0~ 28 d时还存活率保持较高的存活率,而42 d后存活率骤降的原因。

03

不同低温保活时间对中国圆田螺营养成分的影响

本研究中,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中国圆田螺足肌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体呈下降趋势;多不饱和脂肪酸总体均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EPA、DHA成上升趋势。研究结果说明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为了应对低温环境中国圆田螺可能将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作为能量物质被消耗,但由于需要提高自身应激能力以及维持细胞膜的结构和机能,因此需要在其体内合成或储存大量的EPA和DHA。另外,在中国圆田螺饥饿前期其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升高,可能是为了维持膜脂正常流动性,进而提高低温耐受能力来适应低温环境。

04

不同低温保活时间对中国圆田螺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田螺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总体均呈下降趋势,而淀粉酶活力总体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推测这可能是在低温前期,其消化道内还存在残留食物,需要提高淀粉酶活性来分解食物,而当食物分解完后,淀粉酶活性也逐渐降低。另外,本研究结果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这可能在遭受低温胁迫的前期,机体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力平衡体内自由基含量,降低体内细胞损伤;但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受到低温调节适应机制的局限性的影响,抗氧化防御系统被破坏,此时体内损伤细胞不能及时被修复,进而引起抗氧化防御系统机能下降。同时,也观察到42 d机体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田螺体内的抗氧化应急能力变差,抗氧化体系灵敏度降低,与上述结果一致。

综上表明:4℃低温无水保活中国圆田螺超过42 d会导致较高的死亡率,此时体内已经发生了低温胁迫效应,使其消化酶活性降低,抗氧化能力变弱,调节能力超负荷,进而导致较高死亡率。胁迫发生期间,中国圆田螺主要以蛋白质为能量来源,其次脂肪酸中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作为能量物质被消耗,而多不饱和脂肪酸被更好地保留。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上一篇:牛蛙的繁育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