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异常情况的处理及常见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江苏省盐城市地处黄海之滨,近年来大力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目前养殖面积已达20多万亩。笔者多年从事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现将本地南美白对虾养殖异常情况的处理及常见病害的诊断与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一、异常情况的处理
1.巡池现象的产生及解决方案
⑴饥饿性巡池。判断方法:有部分虾沿池壁来回游动,寻找食物。产生原因:饲料投喂不足或变质。解决方案:增加投喂量,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并适量换水。
⑵缺氧性巡池。判断方法:对虾在池中快速狂游。此时应检查池底,检测水体中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氮含量是否超标。产生原因:底质严重恶化,底部缺氧。解决方案:排换水30cm,开启增氧机,并接种益生菌类、高能复合菌类或施用水质底质改良剂类等,改善水质。
⑶习惯性巡池。产生原因:每逢初一或十五,月缺月圆时,南美白对虾会因自然规律而活动频繁。不很强烈,但吃食量明显减少,1-2天可恢复正常。解决方案:在巡池时排水30cm以上,快速加水复位,同时停止投料,促进对虾同步脱壳生长。
⑷应激性巡池。判断方法:对虾沿池边同向游动,投饵时无停止现象。产生原因:环境(气候、水质)突变或感染病症,对虾产生强烈不适。解决方案:提高水位,在饲料中添加VC、免疫多糖、生物酶活性添加剂等抗应激药物,预防病害发生。
2.浮头现象的产生及预防
南美白对虾养殖一般要求水中的溶解氧在4mg/L以上,一旦出现缺氧浮头,对虾免疫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急剧下降,致病微生物趁虚而入,导致疾病发生。因此,南美白对虾养殖最忌缺氧浮头。
⑴产生的原因。大量使用消毒药物时,泼洒不均,会产生短暂性浮头;高温闷热或阴雨天气,气压下降;养殖中后期,水色较浓;饲料投喂不科学,残留物多,底质严重恶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含量高,底部缺氧等。
⑵浮头现象的征兆。缺氧浮头最容易发生的时间段是早晨4-6时左右。摄食量突然减少,池壁有大量对虾静伏不动。一般溶解氧下降到2mg/L时,要采取措施预防缺氧浮头。
⑶防范措施。有条件的应每天检测水质,测定溶解氧含量,做出日变化曲线。养殖中后期坚持巡塘,根据天气、水色、水质、对虾活动状态进行综合判断,及时预防。一旦出现缺氧征兆时,立即开启增氧机,加大进水量。浮头现象暂时解除后,要使用水质改良剂改善水质,控制池水氨氮和亚硝酸盐,防止再次缺氧。
二、常见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南美白对虾病害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有病毒性(如白斑综合征、桃拉综合征等)、细菌性(弧菌病、肠炎病等)、寄生虫类和营养性病害(黑鳃病、软壳病等)。病害的预防从清塘开始,通过定期施用水质底质改良剂、消毒剂调水,合理捕捞上市,降低池塘密度等方法减轻疾病危害。
1.黑鳃病。黑鳃病即鳃丝黑变,产生的原因有4种:
⑴中毒性黑变。主要由养殖水体中重金属离子(铜、镉、汞等)或氨氮、亚硝酸盐浓度过高和pH值偏低,产生慢性中毒引起黑变。防治方法:经常性检测水质,使用清洁水源,定期施用沸石粉、活性黑土、底净、EDTA钠盐,以吸附和络合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⑵药物性黑变。高锰酸钾、硫酸铜等用量过大,粘附于鳃丝表面,损伤鳃丝,引起黑变。防治方法:避免使用此类药物,或使用后加强换水,切勿超量使用。
⑶营养性黑变。亦即VC缺乏症,较常见。防治方法:定期在饲料中添加VC。
⑷环境性黑变。养殖水体中淤泥、有机污染物、残饵等含量过高,粘附于对虾鳃丝,常伴有固着类纤毛虫,引起黑变。防治方法:加强换水,增加营养,开启增氧机增氧。定期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2.红体病。红体病是虾农最容易识别的病症之一,但对虾红体不是一种特有的症状,许多生物和环境因素,如病毒(杆状病毒、桃拉综合征病毒)、细菌(弧菌、气单胞菌等)、环境恶化都可引起红体。
⑴桃拉综合征。病原为桃拉综合征病毒(TSV)。症状: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期。急性期:病虾体呈淡粉红色,尾扇和腹肢发红,不摄食,肝胰脏肿大、变白。主要发生在0.1-0.5g体重的幼虾,死亡率高达90%。亚急性期:对虾多在蜕皮时死亡(这可能是蜕皮时大个体对虾死亡多的原因之一)。壳薄坏死,肠空而无食。感染积累死亡率为5-100%。慢性期:多在成虾养殖阶段,壳发黑,具多个斑点。死亡率小于50%。防治:彻底清淤,保持水质清洁;合理放养,定期用0.2-0.3ppm的二溴海因全池泼洒,接种枯草芽孢杆菌0.2ppm,光合细菌2ppm。
⑵弧菌病。病原为弧菌属,革兰氏阴性,氧化酶阳性,具运动性,呈杆状。症状:类似缺氧,常游动于水表面和池边,因副溶血弧菌和解藻元酸弧菌引起病虾附肢变红、鳃丝肿胀、变脆,然后从尖端向基部溃烂。溃烂鳃丝和尚未溃烂的组织交界处形成一条黑褐色分界线。有的病虾体变白,尤其是头胸部、腹部发荧光。预防:彻底消毒池塘,10-15天使用一次溴氯海因150-200g/亩(水深1m)。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清热解毒、清肝健脾的中药和复合维生素、矿物盐等。治疗:建议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6-0.8ppm。
3.白斑综合征。病原:白斑综合征病毒。症状:对虾头胸甲布满白斑,斑点很有规律,呈花朵状,圆心明显,甲壳很硬,容易剥离,肝胰脏肿大、糜烂、显浅黄色,触之易碎。其病毒可由父母本传播、水源交叉传播、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活饵料传播。2-3cm的虾苗虽感染,但无明显症状,也不会死亡,3-5cm时开始发病;若水质恶化、虾体抗病力下降则可诱发暴发性死亡。死亡率100%。防治:可以通过调节水质,投放益生素、活菌素、免疫多糖、VC等增加虾体免疫抵抗力。
4.肠炎病。病原是多种杆状细菌(如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症状:体长3-6cm的对虾易患此病,病虾肌肉发白,肠道变粗,外观肠道颜色较深,解剖后发现肠道无食物。早中期症状是消化道呈红色,中肠变红并肿胀,直肠部分外观混浊,界限不清。中后期肠壁上有大量黑色素细胞沉积,使肠道呈黑色,有的肠壁内出现糜烂现象,多数病虾中后肠肿胀,肌肉变白。防治:首先全池泼洒0.5ppm的溴氯海因或0.2ppm的二溴海因,待3天后全池泼洒“硝化细菌”生物制剂1ppm;可在饲料内添加“肠炎停”、大蒜素等,添加量为1%,连续投喂5-7天。
5.固着类纤毛虫病。病原为缘毛目固着亚目中的纤毛虫,如钟形虫、聚缩虫、累枝虫等。症状:固着类纤毛虫以细菌和有机碎屑为食,以对虾体表和鳃作为生活基地(属共栖生物)。待大量附生时,对虾体表具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游动缓慢,摄食能力低,早晨常浮于水面,不易蜕皮,严重时大批死亡。其中除了纤毛虫外,还有藻类、有机污物等。防治:彻底清塘;用茶粕10-15ppm全池泼洒;可全池泼洒纤虫净1.2ppm,10天后全池泼洒硫酸锌3-4ppm,以上两种药物用过以后再全池泼洒0.2ppm的二溴海因一次,以改善环境,促进蜕壳。
(通联:1.224051,江苏省盐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2.224051,江苏省盐城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手机:13770008021)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