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蟥人工繁养关键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4/03/13 13:40:13  来源:科学养鱼 2021年6期  浏览次数:1206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蚂蟥人工繁养关键技术要点

熊良伟,王帅兵,徐 亮

(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科技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2.泰州海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泰州 225300)

蚂蟥亦称宽体金线蛭,是我国名贵中药材,其干燥全体中医入药,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症的功效,是我国药材水蛭的主要基原动物。蚂蟥由于药效好,药材市场需求量大,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导致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人工养殖利润空间大,现成为我国最具养殖潜力的水产品种之一。笔者从事蚂蟥人工繁殖和养殖研究有近十年时间,现总结出蚂蟥人工繁殖和养殖关键技术要点,供同行参考。

一、人工繁殖

1.亲本收集与运输

目前蚂蟥人工繁殖亲本主要来自于湖泊、河流和湖汊等水体,长江中下游地区蚂蟥亲本捕捞收集时间为3月中旬至4月初。亲本捕捞后暂存在室内塑料桶或水泥池中,塑料桶或水泥池处于无水状态,做好保湿、防冻和防晒等工作,暂存时间超过两周时可向暂存设施中加放少量湿泥土或水草。亲本运输时用带盖塑料桶或泡沫箱在无水条件下运到繁殖场所,一般运输时间不超过12小时,运输途中尽量避免高温。繁殖亲本个体重10克以上,体表无伤,受到刺激时收缩反应明显。

2.产茧床制作

产茧床位于水泥池或土池网箱内,水泥池或土池有防逃设施并设排水沟和排水口。产茧床用经曝晒的泥土制作,泥土块大小适中,土块间空隙明显,土层厚度一般35~60厘米。产茧床上方呈“(”形或向排水沟一侧倾斜。

3.亲本投放

长江中下游地区亲本投放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前后,要尽量避开寒潮天气和下雨天。亲本投放前1~2天用清洁池水或河水将产茧床淋透,同时向产茧床内喷洒酵素等微生物制剂。傍晚前后将亲本沿产茧床中心向四周投放,每平方米产茧床投放亲蛭5~10千克,第2天清晨将未入床亲本拾出,并在产茧床上方铺1~2层稻草席。

4.繁殖管理

繁殖期间要求产茧床不被雨水淋湿,四周无明显积水,防止田鼠等敌害生物伤害蚂蟥。定期观察蚂蟥产茧和卵茧发育情况,待多数卵茧呈棕褐色、卵茧内“营养源”基本消失后松土回收蚂蟥亲本和收集卵茧,并根据卵茧内幼蛭发育情况将新茧和老茧分开。新茧呈砖红色或棕红色,幼蛭未完全发育成熟,卵茧需进行人工孵化,老茧可以直接出苗下池培育。

二、苗种培育

1.开口饵料培养

耳萝卜螺仔螺是蚂蟥幼苗理想的开口饵料。长江中下游地区3月底至4月初,将耳萝卜螺成螺引入到蚂蟥幼苗培育水体中,池塘网箱养殖水体每亩网箱投放成螺5~8千克,而每100米2水泥池引入2~3千克。每周投放1次畜禽或水产动物饲料粉料供成螺摄食,每次投放量为引入成螺体重的10%~30%,投放前用清洁池水将粉料充分湿润,沿水体四周均匀投放;每2~4天向水体投放大白菜、生菜、黄瓜等新鲜蔬菜、瓜果供耳萝卜螺摄食,投喂量以24小时内摄食完为宜。

2.幼苗投放

幼苗专用培育池每平方米投放幼苗600~1 200尾;池塘网箱直接养成时每平方米投放幼苗150~200尾。幼苗投放时先将成熟卵茧与泥土分开,再用池水将卵茧浇透后直接均匀投放到水体中,每枚卵茧按30尾幼苗计。幼苗投放一般在上午进行。

3.培育管理

幼苗入池后每天观察其活动情况,当水体中耳萝卜螺仔螺和成螺被摄食完后开始补充田螺仔螺或小规格田螺。幼苗在专用培育池培育1个月左右时开始移苗到成蛭养殖水体进行养殖。培育池中蛭苗一般在半夜或凌晨前用小抄网捕捉,计数后投入到成蛭养殖池。成蛭养殖池蛭苗投放密度120~180尾/米2,蛭苗捕捉时动作要轻柔,防止蛭苗机体受伤。

三、成体养殖

1.养殖模式

目前,蚂蟥室外养殖主要有水泥池养殖和池塘网箱养殖两种模式。水泥池一般呈南北走向,长方形,池高1.2米左右,面积30~150米2。蚂蟥成体养殖网箱一般由60~80目筛绢网制作,箱高1.2米左右,网箱上方四周边缘带网檐,网箱面积50~300米2。

2.水草种植

蚂蟥养殖水体主要种植沉水性植物和挺水性植物,其中沉水性植物主要有扁担草、轮叶黑藻和伊乐藻等,挺水性植物主要有慈姑和高秆水稻等。沉水性植物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种植,挺水性植物可以根据其生长时间随时种植。扁担草可以在养殖水体设置若干个直径1.0米以下的小土堆,采用撒草籽播种方式;轮叶黑藻和伊乐藻采用两个大红瓦片压根方式种植;慈姑和水稻采用塑料盆或尼龙袋装土方式种植。养殖期间水草覆盖率一般不超过养殖水体的50%。

3.养殖管理

(1)饵料投喂。田螺是蚂蟥的理想饵料,投喂时做到少量多次,一般每3~5天投喂1次,高温期每次投喂确保3天内蚂蟥摄食完。每次投喂的田螺要鲜活和干净,有条件时投喂的田螺事先消毒1次。投喂田螺的规格随着蚂蟥生长逐渐增大。

(2)敌害生物防治。室外水体养殖蚂蟥的敌害生物主要有鱼、虾、蟹、水鸟和水蜻蜓等,防治鱼、虾、蟹时,一方面要彻底清塘或清池,另一方面养殖水体进水时用60目左右筛绢网过滤,防止鱼、虾、蟹受精卵或幼苗进入蚂蟥养殖水体。在养殖水体上方搭大网目尼龙网能有效防止水鸟捕食蚂蟥。水蜻蜓的防治措施是:每年5月在养殖水体四周每间隔30~50米安装1盏黑光灯,利用黑光灯诱杀蚊子、苍蝇等蜻蜓的饵料昆虫,减少蜻蜓在养殖区域聚集和繁殖,达到减少养殖水体中水蜻蜓的数量和保护蚂蟥幼苗的作用;定期清除黑光灯上被杀死的昆虫,保证黑光灯长期处于工作状态。

(3)水温控制与增氧。蚂蟥是变温动物,不耐高温,高温季节水温过高对蚂蟥刺激太大,蚂蟥抗病力下降;同时,水温过高会促使水体残饵加速分解,水质易恶化。生产中经常出现高温期蚂蟥摄食量下降、生长缓慢和高温期后蚂蟥死亡严重现象,因此,室外养殖蚂蟥高温期控温十分必要。高温期控温的措施,一是适当提高水位,提升水体升温缓冲能力;二是在养殖水体上方搭建遮阳棚,防止阳光直接照射水体导致水温快速上升。

蚂蟥养殖水体采用底层增氧,为蚂蟥生长提供丰富溶氧。非高温期一般在半夜开机,晴天中午开机1~2小时,阴雨天白天适当开机;高温期一般下半夜开机,晴天中午禁止开机,防止开机增氧时搅动水体,导致养殖水体水温整体上升。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下一篇:淡水养螺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