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南美白对虾的发病前兆
虾病一直是困扰养殖生产一大问题,其中,细菌性疾病是造成养殖户损失的直接原因。南美白对虾一般平息池底,只有当觅食或发生异常现象时,才会浮游到水面。其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性决定了虾病防重于治,养殖户每天必须留意对虾活动、摄食情况,定时巡塘,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对虾异常状况、发病前征兆,采取有效措施,才可最大限度减少虾病损失。常见判断发病特征方法如下:
看: (1)清晨对虾在池塘岸边浅水处静伏,常聚集于下风处无力地漂浮或静卧池底,对虾行动迟缓、反应不灵敏,遇惊吓也不会迅速游开。

(2)观察对虾的触须、尾扇和体表,如触须和尾扇有发红现象,或出现断须都表明虾已开始发病;随后观察游泳足,如游泳足关节处发红,常是虾感染弧菌的症状,说明虾池底质很差而且虾发病较严重。


(3)观察虾体是否光滑?有无粘附物?若体表处特别是头胸甲粘附一层淡黄色絮状物,对虾蜕壳困难,表明池水有机物较多,纤毛虫大量繁生,对虾已寄生钟形虫、累枝虫等纤毛虫。
(4)观察虾的鳃部和肝胰腺,如鳃部模糊,鳃丝发黄变黑、肿胀溃烂,或肝胰脏肿大或萎缩、色泽改变,说明虾已染病。虾体不完整:断须、烂眼、瞎眼、烂尾、烂鳃、头胸甲易剥离且出现明显白斑点等。

食:投饲料时除了留意对虾进食情况外,特别要观察投料一小时后料台上对虾有无空胃、无进食情况(空胃虾、部分进食虾的比例),这些都表明对虾身体状态已现异常,为发病前征兆。可以多安置几个料台,观察食线情况,记录一下比例。空胃不超过20%,通过采取减料、药饵投喂、调水、解毒、抗应激等调控措施,一般可控制病情,若空胃率达30%以上,表明对虾已严重发病,应及早卖虾。

色:观察对虾体色变化,健康的虾体色晶莹亮丽、体色透明、体表光滑,身体色素点黑色,细小而分布密集;而即将发病的虾,身体消瘦,体色变暗、变红,体表粗糙,虾体上附着物增多,身体色素点变暗红色,呈扩散状,分布稀疏。黑鳃或体表有黑斑表明养殖密度过大,池塘水质、底质环境恶化,对虾即将发病,若对虾体表有黑斑,软壳,且黑斑处甲壳已溃烂则表明此类虾是之前染病后存活下来的。

便:观察对虾的肠胃,若虾肠边缘清晰,肠线连接不断,粗细均匀,粪便短而有韧性,说明对虾健康;如果虾肠边缘模糊、空胃,颜色呈褐色,肠线断断续续,粗细不均,粪便长,说明对虾已发病如肠胃炎。



根据如上方式可以判别对虾是否患病。当对虾出现明显症状后,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刚发病时,大部分对虾尚能摄食,减少投料或停喂数餐,拌药饵内服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