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综合症——对虾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病原之一
对虾病害主要为白斑综合症和虹彩病毒病,病虾体内存在多种病毒和细菌,包括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虹彩病毒(DIV1)、虾肝肠胞虫(EHP)、传染性皮下与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和弧菌。本文介绍一下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白斑综合症及防治措施。
01白斑综合症的危害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是导致世界范围内养殖对虾暴发性传染病的病毒,是对全球对虾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病原之一,发病对虾死亡率可达到100%。是由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引发的一种综合性病症。病毒粒子为杆状,包含双链DNA。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等都能因感染而患病,甚至病重造成死亡。
该病毒自1992年暴发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每年给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成为目前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02病虾症状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具有很高的侵染性和复制能力,WSSV侵害的主要组织和器官是皮下组织、表皮角质层组织,触角腺、造血组织,鳃、血淋巴器官、肌肉纤维质细胞、食道,胃的表皮与结缔组织,同时在心脏、眼、神经及生殖腺组织中也存在分布。胃部坏死最严重,其次是中肠、表皮及皮下结缔组织。病毒寄生在对虾大部分的器官,从而导致全身性系统性的坏死。
发病初期虾体变软,离群、靠边或缓游于水面,此后出现空肠胃、肝胰脏甚至肠道变红、肝胰腺肿大等症状;病虾头胸甲与腹节甲壳易于被揭开而不粘着真皮(即所谓的壳易剥离),并在甲壳上可见到明显的白斑,有些感染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的病虾也显示出通体淡红色或红棕色(尤其在南美白对虾的发病中尤为体现),这可能是由于表皮色素细胞扩散所致。此类病毒复合体的毒力较强,从出现症状到死亡只有3-5天的时间,甚至更短。此病的感染率较高,7天左右可使池中70℅以上的虾得病,甚至死亡。
03临床诊断
WSSV病毒病暴发十几年来,在病理、诊断技术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白斑综合征可以在现场通过临床诊断,一般情况下如果在现场看到虾爬到塘边,病虾的倒数的第二腹节甲壳非常容易剥离,基本上可以判定为白斑综合症。
WSSV中国大陆毒株基因组结构示意图
随着WSSV DNA全序列的测定,功能基因及功能蛋白的研究正成为热点。但WSSV的宿主、传播机理尚有 一些问题未搞清楚,导致生产上无法有效切断WSSV的传播,这也是对虾白斑综合症防治技术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
04传播途径
白斑病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是以水平方式传播的,通过鲜活的饵料、健康对虾摄食发病对虾和水环境等途径传播。确认了幼苗带病毒和水中浮游动物、池塘水生动物携带病毒等的主要传播途径。无论是亲虾、苗种、水体或饵料等,如被该病毒污染后都可能成为传播源。
WSSV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 携带WSSV的亲虾;
- 池塘中健康对虾摄食带病毒环境生物或饵料生物。带病毒对虾和死虾在WSSV的爆发流行中起着关键作用;
- 从外地引进携带WSSV的养殖活对虾。
05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由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防治对虾白斑综合征的灵丹妙药,且白斑病毒的来势较快,感染率较高,死亡率较大,因此,对白斑病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首先要做好养殖池塘的清淤、消毒及培水工作。
其次要选择健康无病毒的虾池进行放养。
第三,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及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保持水体的相对稳定。
第四,投喂营养全面的颗粒饲料。
第五, 坚持巡塘,定期检查,正确诊断,积极治疗。
适当使用药物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当白对虾长到3cm以上时经常在饵料中添加增强体质和抗病力的药物。如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等能提高白对虾对白斑综合征的抗病能力;连翘、板蓝根、甘草等中草药浸出液也有一定的防病作用:维生素C对于促进对虾生长、提高抗病力具有明显的效果。药物使用遵守以下原则:
- 缺氧时不用。
- 一般在晴天9:00-10:00用。
- 连续用药不宜太长,不能超过3d。
- 如用其他药物治疗过疾病,最好10d以后再用。
【参考文献】
[1]张美玲.浅谈南美白对虾病害原因及防控策略[J].水产养殖,2018,39(12):44-46.
[2]刘宝正.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的防治[J].科学养鱼,2006,(2):56-57.
[3]章秋虎,叶键,孙逢明, 等.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病原检测与发病成因分析及防控对策[J].中国水产,2011,(2):63-65.
[4]赵志英.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感染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广东:中山大学,2006.
(来源:水产先声。修编:西南渔业网)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