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体集约化帆布池养虾的重点与难点

发表时间:2020/12/31 21:05:37  来源:科学养鱼  浏览次数:4422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一、内陆养虾的必要性综述

为什么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内陆养殖面积与产量增加较多,综合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随着内陆最早一批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增长,赡养长辈,教育下一代问题日益突出,多数人选择回乡创业;

2)生活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对动物蛋白种类的需求发生转变;

3)内陆水资源匮乏,尤其是盐水资源;

4)南美白对虾苗种淡化标苗技术及海水淡化养成技术的突破;

5)南美白对虾养殖在内陆反季节价格高、效益更高。故在内陆省份,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面积年年增加,而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则进行小水化集约化养殖--帆布池(20~50米2)或塑料桶(小于10米2)。

虽然,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面积增加不少,但纵观近年来的小水体帆布养殖户收益来看,主要是成功出虾的比率太低,往往是信心满满投入养殖,但不会养、不懂养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比比皆是。笔者经过多年的塘头技术服务与总结,就部分养殖问题(主观与客观方面)与广大兴趣养殖户一起探讨、分享。

二、养殖模式

1、外塘土池养殖,可分精养与套养。

土池精养,也可分如东小棚养殖模式与外塘模式。一般来说,苗种均采用已淡化至负度水的P20(体长1.2~1.5cm)或0度P10虾苗(体长0.8~1.0cm),经过24小时试苗成功后,可选择直接投苗;或塘内网箱/网围(以不透彩条布或地膜为最好)加海水晶/盐卤提高池水盐度至0.3%~0.5%后放苗,经淡化7~10天后再放入大塘进行养成。投放密度可依据水源好坏,是否充沛;增氧设置是否充足与合理;管理技术是否成熟等来确定,一般以一代苗3万~5万尾/亩为最适,亩产量可追求500~1000斤,亩投入成本可达5000元以上,而亩产量达300斤则刚到保本线;若采取暂养模式则密度建议在网围小水体中放1万尾/立方米水体。

土池套养,一般多采用负度水虾苗经过24小时试苗成功后,多数直接投放模式,或p10苗进行塘内小水体暂养模式。投放密度则依据水体内主养鱼类规格与密度;增氧条件是否充沛;饲料是否投喂虾料;养殖管理经验是否老道等来确定。往年多数会选择土苗(价格低、数量不足),故投放密度在3万~5万尾/亩水体,;近年来一代苗套养成功率高、效益好(种虾国产化及育苗技术提升--价格下降、成活回捕率高--动保调水产品的使用),故建议投入密度在1万~2万,亩产量追求80~100斤/万尾苗。

针对土池套养,可以选择鱼类(除黑鱼、鳜鱼、鲌类、黄颡鱼等宽嘴、肉食性鱼类)或河蟹为主养品种。前期做好培藻培菌工作,保障虾苗及时充足的天然开口料,也可以直接投喂发酵料。中后期投喂最好分开,鱼类使用投饲料机提前30分钟定点投喂后,再沿边投喂对虾饲料。必须设置带网布的观察料台(依塘内鱼类大小选用适宜大小网目的网片进行拦截鱼类进料台吃料)以防止看料台估计不准。观察料台时间可选择投喂2餐以1.5~2小时吃完为主;投喂3餐则以1~1.5小时为最好。

2、小水体工厂化养殖,依据光照条件来,可分室内无藻养殖(生物絮团养殖)与温棚透光养殖;室内无藻养殖,多数指利用闲置仓库、厂房、鱼池等安装20~50平方米的帆布池进行养殖。光照差,保温较好、管道布置有难度;温棚透光养殖,则指利于闲置的农业大棚进行白对虾养殖;透光较好,保温不易,管道布置较方便;是内陆地区主推一种养殖模式。

三、问题建议

对现有养殖户来说,照搬养殖理论操作技术管理不位主要体现在:

1)加水淡化速度过快,导致虾苗不适应水环境引起应激反应(软壳、空肠胃、甚至3~5天内就掉苗)。

2)养虾不会看虾,对水质、虾苗、残饵粪便等认识不清。

3)舍得用药(调水投入品),但不会用药。只会照搬技术指导公司提供的产品与方案,不懂原理为什么,只会这个产品什么时间用,多少浓度用。这是非常可怕的,照此下去,就会向稻虾养殖产业一样快速起来又快速灭亡,更会导致这个朝阳产业让更多人失去养殖信心。

4)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日志没有或记录不详尽,没有总结分析,出现问题死苗只会找技术老师公司,找虾苗问题等等,不能从失败中分析原因,在不断地尝试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1、水源与淡化

因养殖当地利用水源情况不同(自来水、深井水、地表河道水,以及山泉水等),故采用调节盐度的方法与配方也不尽相同,也是和每种水源的矿物元素组成及含量不同有相关性的。养殖海水配方的确定则必须对属地水源水样矿物组成与含量分析之后进行。多数技术人员建议使用海水晶+淡化用微量元素(溴化钾、硼酸、钴等-市面上有公司专业提供淡化标粗用微量元素)进行配置淡化苗用水,尽量保持内陆与沿海虾苗生长环境的一致性。

正常情况下,尽量提前2~3天配好接苗用水,及时曝气,并按技术手册要求进行操作,如:水体消毒-解毒-培藻培菌-遮光调水色,以及来苗前4小时内的营养抗应激等等;而值得注意的是接苗用水盐度需要比运输苗用水高0.2%~0.3%,这个是需要提前与虾苗厂家进行沟通好的。

对于虾苗的选择一般来说,南美白对虾养殖可选择p5苗或p10苗。其中p5苗体长约0.4~0.5cm,接苗水盐度在1%~1.5%,淡化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养殖时间长,且过程中不可控因素较多,极易发生掉苗现象;而p10苗多数为0.8~1cm长,接苗水盐度在0.3%~0.5%,淡化周期较短,用盐成本小且低,故风险较小。对初养者来说个人推荐使用P10虾苗,即使采购成本高也是合算的。

来苗后,有个适温处置过程,建议不用太长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钟以内。时间过长会导致袋内氨氮或亚硝态氮升高太快出现团苗不散,甚至白苗现象。若是在24小时内出现漂苗靠边不沉底现象,有可能是气开得太大、投饵量不足,甚至是水体遮光不足引起。
2、密度与投喂

目前内陆从事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群体多数为初学者,本身对水产养殖认识不深,对白对虾更是一窍不通,可以说都是通过网络抖音+公司参观学习得来的“经验”,完全没有实际操作经历。从这一角度结合国内南美白对虾淡化标粗及养殖技术来看,建议小水体放养密度(以70~80cm水深计)为2~3cm大小虾苗400~800尾/米2以内,标苗池p5苗可放1500尾/米2,p10虾苗建议放800~1000尾/米2。对初学者或资金与时间较差的养殖户来讲,建议依水体增氧设置和管理技术实际进行下行适度降密养殖操作,保障养殖成功率的同时学习更精妙、更完善成熟的养殖管理技术,增加养殖自信心。

关于投喂方面,就提2个方面的问题,在下一个问题里也会涉及到。一方面是什么时候开始投喂。因前期培藻调水进会投入虾片或开品料进行遮光调色处理,故建议在来苗后4小时进行第一次投喂,以10万苗为基数,p5苗投3~5克/餐,p10苗投8~10克/餐,若是养成池则可依放苗体重的5%投喂,多数投喂3~4餐/天;第二方面是吃什么。除去标粗池内的藻类与菌类等天然饵料之外,多以虾片为主,配合冰冻丰年虫,也可使用少量的发酵饲料、酵母粉、乳酸菌以及虾青素(生命初元)进行投喂,整理苗种肠道,防止出现空肠胃现象。
3、集污与排污

这是整个小水体集约化帆布池养殖的重点与难点。说是重点,因为是养殖成功的硬件基石;是防控养殖水化指标超标与病害发生的首要基础。说是难点,因为这个环节处理不好,内陆小水体集约化帆布南美白对虾“高密度、高产量、高效益”模式就是个笑话;因为集污做不好,残饵、粪便等有机质就不能及时排出养殖水体,就会造成“水呼吸”、“底呼吸”等耗氧因子无穷尽增加,“氧债”增加,氧化还原电位下降,导致还原态有毒物质(氨氮、亚硝态氮、硫化氢、低价位金属离子等)浓度提升;有害病原微生物繁殖增加,对养殖动物健康生长产生极严重影响。

所以,在养殖场设计之初,为提升养殖系统的集污与排污能力,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设计养殖系统的进排水系统,包括进水口斜侧向内安置(形成环形推水作用);养殖池尽量长宽度量一至,形状呈正方形为最好;排污口位于池内中心最低处-锅底位置(坡度以30度最佳);2)机械增氧管道以四周环形贴底布置为好-防止虾苗靠边;管道出气孔开口向内朝池壁作用(利用向池壁的反作用力向中心集污);3)有条件可设计小水体内循环系统,以初步过滤水体中的有机凝胶与大分子有机物。

4、氨氮与亚盐

上一问题提到因为水体中的有机质过多(残饵、粪便、有机凝胶、死亡藻类与菌类等),并水体中的微生物活菌絮团(种类与数量不丰富)未能及时分解处理而产生的氨氮、亚硝态氮、硫化氢、低价位金属离子等浓度超标,易导致南美白对虾中毒致死,这是目前已知新手养殖最大的难点与痛点。1)是升高很快,下降不容易;2)是内陆低盐度条件下亚盐毒性增加极快。

那么在小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硫化氢等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1)是水体中耗氧有机质过多(投饵过剩、疾病吸收差);2)是水体生产力低下(藻相不好)导致溶解氧来源不足;3)水体分解能力差(菌相不好--活菌数量与质量均未能达标);4)是投苗密度超高,p5达1000~2000尾/米3水体,p10也可达800~1000尾/米3水体;5)是系统配套设计与设置不合理,导致养殖水体集污与排污能力极差。

有鉴于此,处理建议为:1)适当降投苗密度,在养成池可选择400~600尾/米3水体最佳,而p5或p10苗标粗池则选择1000/尾米3水体以下;2)投饵量在投苗后3天内在没有能力提高水温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在正常投饵量的70%以内;3)多培菌调水保障优良菌相,提高水体自净分解能力;4)氨氮亚硝态氨超标情况下,可采取停控料+吸污换水30%~50%+抗应激方案。
5、病害与防治

南美白对虾养殖目前还处在养殖初级阶段,重点放在虾体、水体、藻相、菌相、氨氮亚盐毒性、重金属、肝胰腺、空肠胃等有限知识的认知,而对可能感染并造成极大损失病害方面的认识与防控还不是很清晰,也不知道如何防控与处置。目前,就小水体经常性出现疾病症状进行如下展示:

1)玻璃虾:2020年新发生疾病症状,以小苗阶段发生较多,连带标粗及暂养池均可发生。症状以前期肝胰腺发生变色,或黄或红为主或着花色分节,肠道分节,进而机体全部逐渐透明(仅眼部着黑色)。病原与病因暂时各家各有说法(黄弧菌、病毒等),未能统一,这里就不做具体说明,但问题出现后掉苗速度极快,损失全部大大影响南美白对虾产业。

2)红黄肝:无论是标苗期或是养成期均是较为严重的病症之一。通常第一时间考虑中毒或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原因。处理起来也需要区分引起中毒的原因如:药残、重金属、藻毒、还原态底毒、氨氮亚硝态氮、硫化氢等;病原微生物则无非是特定弧菌、其他细菌、病毒(急性、死亡快)等感染。

3)空肠胃无食线:多指胃空或肠线细小或透明无痕不明显;可由到苗后应激排空肠胃引起,亦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或是生理性大蜕壳前后的正常空肠胃(蜕壳前及硬壳后2小时不进食)。

4)蜕壳与软壳:蜕壳是甲壳类生长的必经阶段,也是养殖过程中的难点。须知,真正的生长性蜕壳,可分为营养性蜕壳与水体性硬壳两个阶段,对钙镁的含量与质量依赖度相当高。营养性蜕壳,是蜕壳的第一步,是进行营养吸收合成蜕皮激素并达到一定的浓度后,刺激生成第二层内膜,实现营养性蜕壳的准备,也就是说蜕壳关键是全面营养的快速均衡的吸收利用,并不仅仅是钙镁因子的问题。水溶性硬壳则主要与水体的钙镁有关,并成为快速硬壳的关键因子。

若说是否蜕壳的判断依据,①水面漂浮油膜;②料台或水面上已蜕完的甲壳;③吃料速度下降,且数量亦有降料;

5)肌肉白浊坏死:多指养殖过程中对虾离水面后肌肉着色异常,呈乳白色,苗期较少出现,中后期较多;症状表现多为:①营养缺乏导致的海绵虾(体软不实、躯干不透明发白浊);②弧菌或病毒引发的肌肉坏死症(近2年出现较多,多发生于对虾尾柄节肌肉坏死发白);③连续性应激产生的继发性细菌感染(虾体躯干部肌肉呈乳白色坏死)。

四、解决方案

所有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在白对虾养殖上,提前防控是基础。提前做水,培藻肥水,培菌调水,实现藻类与菌类的和平共处,是防止控水产养殖疾病发生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对虾生态养殖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的基石。因此,针对内陆小水体集约化对虾养殖出现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提出自己见解,与大家共勉。
1、玻璃虾的处置建议

选择大品牌苗场,做好蓄水池和接苗池壁及用水消毒工作。到苗后,3天内必须进行控弧菌操作,同时投喂免疫增强剂-虾青素,强化水体解毒工作,防止出现水质变坏引发肝胰腺病变。
2、红黄肝及空肠胃的处置建议

一般均由机体中毒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导致,可以从体内解毒(内服中药解毒剂+生物解毒剂之类),水体中则可外用重点降解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的解毒剂,解毒Vc之类进行解毒抗应激操作,再配合后续的水体消毒(中药或蛭弧菌等对小苗影响较小的产品)工作来实现保肝护肠的效果。

3、蜕壳不遂与软壳虾的处置建议

此类问题多数与机体的活力及免疫抗性有关,故选择内服添加多种营养元素,如多维(应激活力素)、虾青素、矿物元素等为主,辅助外泼应激高钙+应激活力素,可促进甲壳类硬壳速率,可减少蜕壳期自相残杀,提高成活率,是防止出现蜕壳期死虾的重要手段。
4、肌肉白浊坏死的处置建议

小苗标粗阶段出现如此现象,基本没有挽救的必要。而在经过转肝期过后出现,则必须以寻找出应激元(中毒性),使用解毒元+生物解毒剂/活力高稳C针对性处理此问题,保持肝肠促进消化吸收效率来预防。对于严重至肌肉乳白色,则重点以消毒剂外用(伏诛、芪黄参等)防止细菌重复感染其他机体为主,保障放养成数。

(厦门科环 陈教旗)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