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与中华绒螯蟹养殖

发表时间:2021/07/11 00:30:36  浏览次数:1850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中华绒螯蟹俗名河蟹、毛蟹。属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学名Eriocheir sinensis Milne-Edwards。原产中国东部,20世纪初传至欧洲,目前北欧诸国、英国的泰晤士河、朝鲜沿海以及北美洲都有分布。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

形态特征

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背面包被的头胸甲分为前缘、后缘和左右的前、后侧缘。头胸甲中央隆起,凹凸不平。依这些凹凸与内脏的位置可划成胃区、心区、左右肝区和左右鳃区等6区。头胸甲在前端折入头胸部之下,着生眼、触角、口器和侧板线。头胸部的腹面大部分被着腹甲,分7节,前3节愈合仅留节间痕迹。雄蟹的生殖孔在腹甲第七节,雌蟹在第五节。腹部扁平,肌肉退化,平时卷折在头胸部的腹面,称蟹脐。共分7节,幼时皆狭长形,长大后雄蟹呈狭长的三角形,雌蟹脐宽大,呈圆形。头胸部有附肢13对,即第一、第二对触角,组成口器的1对大颚、2对小颚和3对颚足,1对螯足和4对步足。腹肢退化,雌蟹有4对,雄蟹仅残留2对交接器。(见图)

河蟹体表的甲壳以几丁质和碳酸钙为主要成分。其神经系统非常显著。感觉器官有:1对复眼及位于第一触角前基节的平衡囊,第一对触角内、外肢和第二对颚足趾节上的味觉毛以及遍布体表的细毛。消化系统由口、食道、胃、中肠、后肠和肝脏组成。循环系统为开管型,心脏位于头胸部中央,略呈短方形,外围薄层围心膜,其间为围心腔,分出动脉7条,与静脉不直接相连。呼吸系统有鳃6对,藏于头胸部两侧的鳃腔中,以入水孔和出水孔与外界相通。排泄器官是触角腺,其出口位于第二对触角的基部。生殖器官雄蟹为精巢与输精管,雌蟹为卵巢与输卵管。成熟时性腺发达,充满头胸甲。

生物学特性


常穴居于水质清澈、水草丰盛、螺蚌类繁生的江河、湖荡两岸的粘土或芦苇丛生的滩岸地带。蟹穴多位于高低水位线之间,穴道与地平面约有10度左右倾斜。洞穴长度随直径的增大而加深,一般长20~80厘米。河蟹性凶猛,缺食时自相残食。在争斗中或遇危险时,附肢会自动折断,称自切。蜕壳时可再生新足。

食性

杂食性,广泛摄食水草、螺、贝类、小虾、死鱼、水生昆虫及其幼虫、谷类、薯类、饼渣类及屠宰场的动物下脚料等。河蟹虽喜食动物性饵料,但在食物的比重上,往往以植物为主。河蟹的耐饥能力很强。水温10℃以上,胃呈饱满或半饱满状态,10℃以下,代谢功能降低,摄食强度减弱乃至不摄食。

蜕壳和生长发育

河蟹具外骨骼,所以每次都必须经过蜕壳才能变态和长大。蜕壳时,主要依靠体液浓度的增加,促使组织与皮壳分离。首先沿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胀裂,随之两侧板线处破裂,各处肌肉收缩,头胸部及附肢蜕出皮壳,从而腹部蜕出,同时胃、鳃、肠道也都蜕去旧皮,甚至胃磨中三块齿板也去旧更新,可谓脱胎换骨。河蟹一生要蜕壳20余次。

蟹的发育分为溞状幼体、大眼幼体(蟹苗)、幼蟹、成蟹4个阶段。溞状幼体阶段共分5期。第一期体长1.6~1.8毫米,经5次蜕皮后变成大眼幼体,体长4.9~5.4毫米。大眼幼体身体扁平,胸足5对,第一对钳状。腹肢5对,为主要游泳器官;蜕皮后变成第一期幼蟹,近似成蟹。此期失去游泳能力,转营爬行生活。壳长大于壳宽,再次蜕皮后的壳宽大于壳长;幼蟹初期每数天蜕皮一次,其后每次蜕壳间隔天数逐渐延长,从十余天至数十天,直至完成生殖蜕壳后就不再生长,进入性成熟阶段。河蟹的各个发育阶段随着形态的改变,其活动与习性也相应变化。第一、第二期溞状幼体常成群浮游于水表层,趋光性强,有一定溯水性,由颚足刚毛不断地划动形成环形水流,滤食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也捕食一些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随着蜕皮次数的增加,逐渐转向底层生活,背刺贴底,腹部卷曲,仰卧于水底,游泳和捕食能力增强,渐变为动物食性为主的杂食性。至大眼幼体期,有很强的游泳能力,能用大颚捕捉食物,性凶猛,有趋光性和溯水性。开始适应淡水生活,并能依靠鳃呼吸短时离水生活。变成幼蟹后,5对步足已具成蟹形态,营爬行和穴居生活。此阶段生长迅速,依饵料丰歉而异。长江、淮河流域一带,当年幼蟹体重可达30~150克,一般50克左右;第二年秋季达100~200克,一般150克。但若饵料贫乏,当年幼蟹体重只有1.25~10克,第二年秋季为50~100克。

繁殖

有生殖洄游的习性。在长江流域,每年10月中、下旬,水温下降,湖水下泄,成熟河蟹即由湖入江(河),接着顺流而下,到河口浅海处交配、产卵,翌年4~5月间发育为溞状幼体,亲蟹相继死亡。30~40天后变态为大眼幼体,沿江河上溯,每日可上溯25~40千米,至适宜的湖泊、河湾肥育生长。第二年秋天达性成熟。河蟹一生中只生殖一次,寿命为2龄,少数为1龄。也有些个体,由于水域饵料贫瘠,气候寒冷,性成熟延缓达3龄。

中国东部沿海,北起辽河口,南至闽江口,都有河蟹苗天然分布。但以长江口为最大产卵场。历来每年6月形成苗汛,1982年以来,由于生态环境变化和滥捕,已不能形成生长性苗汛。


人工繁殖

每年10月中、下旬,选取成熟雌雄蟹分开暂养于土池中。每平方米放亲蟹2~3只。池周设防逃设施,水深1.5~2米,水质清洁。初期每天或隔天投喂鱼干、蚌肉、谷类、薯类等,半个月或1个月灌新水1次。水温下降至7℃以下时,不再投饵。翌年水温升至7~10℃时进行催产。交配蟹的雌雄比为1.5~3∶1。实验证明,8‰~33‰的盐度能促使产卵。为此,沿海地区多采用天然海水或河口半咸水,内陆地区则配制人工半咸水。雌蟹在交配后,约经7~16小时,受精卵由生殖孔排出,粘附在腹肢内肢的刚毛上,形如长串葡萄。100余克的个体抱卵约30万粒,150克以上的个体抱卵70万~90万粒。首批受精卵孵化后,勿需再次交配就能第二次抱卵,少数甚至能第三次抱卵,称之为多次抱卵现象。正常的受精卵为酱紫色或赤豆沙色,遇水温过高、性腺过熟或水质恶化等情况,会呈现米灰色、灰白色或蓝紫色,往往不能顺利发育孵化,或孵出的溞状幼体弱小,成活率低。当胚体将要孵出时,需将抱卵蟹自交配池移至育苗池(池水仍为人工配制半咸水),用直径40~50厘米的竹笼吊养,每笼放抱卵蟹15~20只;或直接散放于专用的出苗池中,待孵出第一期溞状幼体后,用管道输入育苗池。育苗池为室内水泥池,设有给排水和采光、加温控温、充氧增氧、排污、集苗等设施,还应配有活饵料培育设备,培育卤虫、轮虫和单细胞藻类。投饵采取少量勤投的方法。在自然温度下经30~40天、人工加温时约20天左右,溞状幼体就能发育成大眼幼体。

蟹苗运输

一般采用湿法运输。在保持湿润、气温不太高的情况下,蟹苗离水24小时内的成活率可达90%以上,36小时为60%~80%,48小时后只有30%左右。如运输中气温高,通风面大,水分蒸发快,会降低成活率。运输时使用木叠盒,四侧采用长方形塑料纱窗,网目约1毫米。运输中用喷雾筒经常向盒内喷洒水雾。如旅途较远,当天运不到目的地,可选水质好的地点进行暂养,并去除死苗。如运输放流用的蟹苗,应选能适应淡水生活的4~5日龄以后的大眼幼体。

放流

河蟹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许多原来没有河蟹的水域都可放流河蟹苗。为提高放流效果,需注意:①选择水质清洁、溶氧充足、水草和螺蚌类等饵料生物丰盛,底为泥质的湖泊、水库、河流、沼泽等为放流水域。②投放蟹苗不要集中在一处一地,更不要大量投放在湖泊的闸口附近,以免尚未成熟长大的河蟹在开闸放水时逃逸。③放流密度因湖制宜。适宜的密度是每666平方米水面投放蟹苗200~400只,亦即每千克蟹苗放流水面26.6~53公顷。④提倡投放30~50克的大规格蟹种。或投放第一、第二期的仔蟹,即在湖滩地用聚乙烯窗纱布(网目1毫米)围栏,将蟹苗暂养其中,待蟹苗蜕皮一二次变成仔蟹营底栖生活后再撤除拦网,向湖泊放流。

池塘饲养

分仔蟹培育、幼蟹培育和食用蟹饲养三个阶段。

仔蟹培育

从大眼幼体至第二、第三期幼蟹。多使用聚乙烯网箱,网目1毫米,呈六面体封闭式,规格为4米×2米×1米或3米×1.5米×1米。网箱的2/3在水面以下,四角用竹固定。放置在湖滩或池塘中,网箱中投放菹草、聚草、凤眼莲等水草。网箱中蟹苗密度每平方米3000~5000只。培育时间12~15天,成活率50%~70%,投喂鱼、虾及其肉糜、蚌肉、瓜类、薯类及专用的颗粒饵料等,日投饵量为仔蟹总重量的80%~40%,前期高、后期低。这一阶段每蜕皮1次增重约1倍。也可用水泥池培育,池水深30~40厘米,池壁光滑,投放水草,用鼓风机充气增氧,也能达到较高的成活率。

幼蟹培育

从仔蟹到当年育成20~50克的大规格蟹种。一般用土池,池深1.5米,水深1米,池底少淤泥,呈沟状倾斜。池中种植或投放水草。防逃设施同食用蟹。投放密度为每666平方米8000~10000只。以鱼、蚌、螺类等为饵料时,在早期要加工成肉糜,以利于消化吸收,同时搭配投喂各种水草、饼渣类、马铃薯、山芋、南瓜、生瓜等。饵料的分配应集中于6月至10月,特别是7月至9月幼蟹摄食的盛期。

食用蟹饲养

食用蟹饲养的池塘大小不限,一般为1/3~2/3公顷,水深1~2米。北方冬季需加深池水,保持冰下水深1米左右,以免冻死越冬蟹。池有一定坡度,向出水口一侧呈沟状倾斜。在出水口处挖一正方形或圆形的集蟹底槽,槽深10~20厘米,面积5~10平方米,便于排水收获。常用的防逃设施为砖墙,在池四周堤面用单砖砌40厘米高的矮墙,内侧用水泥抹面,上加压檐,伸向池内侧。北方可采用玻璃钢布或塑料板围栏。蟹池的进水管道应高于池面,伸向池中。排水口在蟹池低洼处一侧池底,口径大于进水口,并配置铁丝或不锈钢丝网罩,拦蟹排水。池中可种植水草和顺着排水方向堆成条状土墩,以增加池蟹饵料和池底栖息面积。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1龄蟹种的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2000只左右。如蟹种较大,重20~30克,投放量可适当增加。如蟹种较小,重5克,为使出池的商品蟹达较大规格,可适当减少投放量。投喂的饵料除苦草、聚草、菹草外,也可喂鲜嫩陆生草类、山芋、马铃薯、南瓜、稻谷、麦类、玉米、螺蚌类、肉联厂屠宰下脚料、鱼干等。生长旺季,可每天投喂一次,日投饵量为池蟹总重的5%~7%。水温下降时隔日或数日投喂一次,投饵量也相应减少。投喂的时间可在傍晚前,以适应河蟹夜间活动的习性。池水pH值以7.5~8.5为宜,溶氧量应在5毫克/升以上,不能低于2毫克/升。为促进池蟹生长,可定期注换新水,夏季每星期或每旬注水一次,秋冬季半个月或一个月一次。收获成蟹的最好方法是排去池水,在集蟹底槽捕捞,也可在排水口上方挂灯,利用成熟河蟹晚间趋光性诱捕。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