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防治
发表时间:2022/06/15 19:54:37 来源:科学养鱼 浏览次数:4922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作~
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一种斑点叉尾鮰的新型细菌性传染病,危害很大,已经连续几年造成了大批的斑点叉尾鮰发病死亡,严重地威胁着斑点叉尾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初步认为该病是由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引起的斑点叉尾鮰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发生严重的肠炎、肠套叠和脱肛为特征,在短时间内即可引起大批的斑点叉尾鮰死亡,我们称此病为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由于该病具发病突然,来势凶猛,传染快,呈流行性,死亡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等特点,故初期又称其为斑点叉尾鮰急性流行性传染病。该病的致病病原和病理变化特征都是在水生动物疾病中罕见的,在此之前,国内外都还未见该菌感染斑点叉尾鮰致病的报道。
一、流行情况
该病最早发现于2004年3月下旬,首先在四川省成都市郊的龙泉湖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发生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新型暴发性传染病,该病来势凶猛,具有发病突然、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在出现症状后的1~2天即发生大规模死亡,死亡率一般在90%以上,有的网箱几乎达100%。我们通过仔细的病理剖解和观察,发现了一种在鱼类非常罕见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即肠套叠,而且这种肠套叠的出现率很高,可达60%~95%,病鱼一旦出现肠套叠后即不吃食,并很快就发生死亡。相隔一周左右,本病又相继在四川的三台县鲁班湖、中江县继光水库、仁寿县黑龙滩水库和简阳县三岔湖等地网箱和大邑、崇州、新津、眉山等县市的池塘养殖的斑点叉尾鮰中发生大规模暴发与流行。2005年和2006年3月,该病又连续发生并继续蔓延扩散,不但在四川许多养殖斑点叉尾鮰的地区纷纷发生该病,并在重庆、贵州、云南和湖;比等省也出现该病流行,有些地区甚至对斑点叉尾鮰的养殖产生毁灭性的打击,鱼整池、整箱死亡。估计这几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亿元。
自然情况下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鮰,鱼苗、鱼种和成鱼均可感染,其他鮰科鱼类也可感染,但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的有鳞鱼未见感染发病季节主要在春夏,3~9月是其发病的时期,但以3~5月高发,一般是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初开始发病,发病水温多在16℃以上,并随水温的升高病程缩短。发病急,死亡快,病程短,一般病程在2~5天,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90%以上,严重的达100%。
二、病原
该病的病原初步认为是斑点叉尾鮰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属于非发酵型,专性需氧不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源、土壤和植物根系等,可引起动物发生败血症、心内膜炎、肺炎、结膜炎、脑炎、尿道、消化道感染和伤口感染等。
我们于2004年从发病的四川省成都市的龙泉湖、三台县鲁班湖、仁寿县黑龙滩水库和简阳县三岔湖等地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病鱼的体内(肝、肾)分离到一株病原菌。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极生多鞭毛,无荚膜,无芽孢,鞭毛数≥2。在普通营养琼脂菌落呈灰白色,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半透明菌落;在TSA平板上形成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直径为0.8~1.2毫米的透明的无色菌落;在兔血平板上出现明显的β溶血环。为非发酵型,严格需氧,生长温度范围为15~41℃,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在含盐量5%以下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生长的pH范围为5.0~9.0,最适pH6.0~7.0,对除麦芽糖和甘露糖以外的多种糖类不利用产酸,氧化酶阴性,DNA酶、蛋白酶、脲酶、赖氨酸脱羧酶阳性,MR、VP阴性,H2S阴性,冻化牛奶,液化明胶。根据该菌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初步确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再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准确的鉴定,在系统发育树上与其他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菌株聚在一簇,其同源性在99.4%~99.6%之间,从而在分子生物学水平确切鉴定该菌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我们通过对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的病原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一些致病因子进行研究,发现该菌胞外产物具有溶血活性、Veto细胞毒性、肠毒性、蛋白酶活性、脂酶活性、DNA酶活性和动物致死性,该菌胞外产物接种健康斑点叉尾鮰后,也出现体表的褪色斑、腹水、肠炎、肠套叠和肝、脾、肾肿大等病变,这与该活菌感染发病的病变相似,表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胞外产物在其致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能产生一种分子量为20.76KD多肽的外毒素。该外毒素接种斑点叉尾鮰,出现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相似症状与病变。
三、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病鱼表现为游动缓慢,靠边或离群独游,食欲减退或丧失,鳍条基部、下颌及腹部充血、出血。随病程的发展病鱼腹部膨大,体表出现大小不等的、色素减退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褪色斑,大的褪色斑块直径3厘米,以后在褪色斑的基础上发生溃疡。小的溃疡灶直径0.3~0.5毫米,大的溃疡灶直径达3厘米;部分鱼垂死时出现头向上、尾向下、垂直悬挂于水体中的特殊姿势,最后病鱼沉入水底死亡,当提拉网箱检查时才发现箱底沉有大量的死鱼。发病率90%左右,死亡率80%以上。病死鱼的解剖变化主要表现为腹部膨大,肛门红肌外突,有的鱼甚至出现脱肛现象,后肠段的一部分脱出到肛门外,剖开体腔,腹腔内充满大量清亮或淡黄色或含血的腹水,胃肠道内没有食物,胃底部和幽门部粘膜充血、出血;肠道充血,出血,肠壁变薄,肠腔内充有大量含血的粘液,肠道发生痉挛或异常蠕动,常于后肠出现1~2个肠套叠,套叠的长度为0.5~2.5厘米,发生套叠和脱肛的肠道明显充血、出血和坏死,部分鱼还见前肠回缩进入胃内的现象。肝肿大,颜色变淡发白或呈土黄色,部分鱼可见出血斑,质地变脆,胆囊扩张,胆汁充盈;脾、肾肿大,淤血,呈紫黑色;部分病鱼可见鳔和脂肪充血和出血。
组织病理学上,主要病理损伤是全身广泛性水肿、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特别是肝、肾、胃肠道和骨骼肌的损伤较为严重,为其损伤的靶器官。在细胞病理学上,病鱼肝肾脾肠等器官的细胞均有较为严重的损伤,细胞肿胀,超微结构破坏,特别是线粒体和细胞核的损伤很明显。线粒体表现为肿胀,嵴断裂,或溶解消失,呈空囊状;细胞核变形、染色质溶解或发生浓缩、裂解、边移,甚至形成类似凋亡小体的结构。
四、诊断
1,根据本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本病主要表现为体表(特别是腹部和下颌)充血、出血和褪色斑,腹部膨大,腹腔内充有淡黄色或带血的腹水,胃肠道粘膜充血、出血,肠道发生,甚至肠脱,肠腔内充满淡黄色或含血的粘液,特别是肠套叠是本病的特征性变化,而且这种肠套叠的出现率很高,可达60%~95%。这种特征性的损伤具有重要的证病意义。
2.对本病的确诊须从靶组织内分离到的革兰氏阴性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病鱼肝脏和肾脏是最佳病原菌分离器官,血液也是分离病原菌的良好病料。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极生多鞭毛,无荚膜,无芽孢,在普通营养琼脂菌落呈灰白色、圆形、表面光滑、边沿整齐的半透明菌落;在兔血平板上出现明显的β溶血环。为非发酵型,严格需氧,生长温度范围为15~41℃,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根据该菌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再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准确的鉴定。
3.一旦怀疑发生本病应尽快采样送有关实验室诊断。采取症状明显、具有代表性的斑点叉尾鮰病鱼。采样要取活体或濒临死亡的斑点叉尾鮰病鱼,采样时间越早越好。采集病鱼整体时,一般根据大小采取10~20尾即可。活鱼用充氧袋封装,保证氧气充足,使之成活。用泡沫箱封装,先在箱底铺一层冰,头腹向上,层鱼层冰,加封顶冰,使鱼体温度保持在0~5℃。有条件的单位可在清洁、无污染的条件下,对发病斑点叉尾鮰的血液、肝和肾进行无菌操作采样送检。采血应在发病期、并未经药物治疗期间进行,血液应脱纤或加肝素钠抗凝剂,但不可加入抗生素,用经灭菌消毒的带盖塑料离心管盛装,密封后,贴上标签,用泡沫箱封装,并在离心管周围加冰块,使血液病料温度保持在0~4℃。若不能及时运送,须置4℃冰箱内作暂时保存,但时间不宜过久,以免溶血。组织样品,应新鲜并以无菌技术采集,采集的组织分别放入灭菌的容器或灭菌的塑料袋内,贴上标签,用泡沫箱封装,并在样品周围加冰块,使病料温度保持在0~4℃。也可作暂时冻结,用泡沫箱封装,并在样品周围加冰块,但冻结时间不宜过长。
4.由于本病发生的历史较短,在对该病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研究上还较少,今后将应加强研究,加强检疫和对本病的监测,尤其是研制本菌毒素检测试剂盒。
五、防治
由于该病具有发病突然,传染快,流行广,死亡率高,一旦发病后很难控制等特点,因此对该病的防治应根据发病特点及病原的特性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当发生该病时,应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一)预防
1.要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水质、气候突变的时候要注意防病,改善水体环境条件,科学饲喂,尽量减少低溶氧和恶劣的水环境等应激因子的刺激,特别是高密度会增加本病发生的机会,故放养密度不宜过大,并经常加注新水。
2.育健壮无病的优良斑点叉尾鮰苗种,鱼种尽量就地培养,减少搬运,并注意下塘或进箱前进行鱼体消毒。可用5~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5~15分钟。发病鱼池或网箱用过的工具要进行消毒,病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而不能到处乱扔。
3.本病是在开春后(一般是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初)开始发病,发病水温多在16℃以上,因此要及早预防,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免疫增强剂(如酵母多糖、黄芪多糖等)以提高鱼体的免疹力和抗病力,或投喂病原菌敏感的药物,预防该病的发生。
4.免疫预防是本病最有效最关键的预防措施。因此研制出有效的免疫疫苗将对该病的预防控制起着重要作用。用超声粉碎菌体疫苗和用福尔马林灭活疫苗都可刺激鱼体产生抗体,产生保护免疫,凝集抗体可持续120天以上。我们对斑点叉尾鮰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了初步疫苗的研制,以强毒株制成全菌体的灭活疫苗,采用腹腔注射、浸泡和口服法对健康斑点叉尾鮰进行了免疫接种,其中浸泡和口服法还分别进行了加强免疫,实验鱼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及其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抵抗力均显著提高。
一、流行情况
该病最早发现于2004年3月下旬,首先在四川省成都市郊的龙泉湖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发生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新型暴发性传染病,该病来势凶猛,具有发病突然、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在出现症状后的1~2天即发生大规模死亡,死亡率一般在90%以上,有的网箱几乎达100%。我们通过仔细的病理剖解和观察,发现了一种在鱼类非常罕见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即肠套叠,而且这种肠套叠的出现率很高,可达60%~95%,病鱼一旦出现肠套叠后即不吃食,并很快就发生死亡。相隔一周左右,本病又相继在四川的三台县鲁班湖、中江县继光水库、仁寿县黑龙滩水库和简阳县三岔湖等地网箱和大邑、崇州、新津、眉山等县市的池塘养殖的斑点叉尾鮰中发生大规模暴发与流行。2005年和2006年3月,该病又连续发生并继续蔓延扩散,不但在四川许多养殖斑点叉尾鮰的地区纷纷发生该病,并在重庆、贵州、云南和湖;比等省也出现该病流行,有些地区甚至对斑点叉尾鮰的养殖产生毁灭性的打击,鱼整池、整箱死亡。估计这几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亿元。
自然情况下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鮰,鱼苗、鱼种和成鱼均可感染,其他鮰科鱼类也可感染,但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的有鳞鱼未见感染发病季节主要在春夏,3~9月是其发病的时期,但以3~5月高发,一般是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初开始发病,发病水温多在16℃以上,并随水温的升高病程缩短。发病急,死亡快,病程短,一般病程在2~5天,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90%以上,严重的达100%。
二、病原
该病的病原初步认为是斑点叉尾鮰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属于非发酵型,专性需氧不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源、土壤和植物根系等,可引起动物发生败血症、心内膜炎、肺炎、结膜炎、脑炎、尿道、消化道感染和伤口感染等。
我们于2004年从发病的四川省成都市的龙泉湖、三台县鲁班湖、仁寿县黑龙滩水库和简阳县三岔湖等地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病鱼的体内(肝、肾)分离到一株病原菌。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极生多鞭毛,无荚膜,无芽孢,鞭毛数≥2。在普通营养琼脂菌落呈灰白色,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半透明菌落;在TSA平板上形成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直径为0.8~1.2毫米的透明的无色菌落;在兔血平板上出现明显的β溶血环。为非发酵型,严格需氧,生长温度范围为15~41℃,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在含盐量5%以下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生长的pH范围为5.0~9.0,最适pH6.0~7.0,对除麦芽糖和甘露糖以外的多种糖类不利用产酸,氧化酶阴性,DNA酶、蛋白酶、脲酶、赖氨酸脱羧酶阳性,MR、VP阴性,H2S阴性,冻化牛奶,液化明胶。根据该菌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初步确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再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准确的鉴定,在系统发育树上与其他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菌株聚在一簇,其同源性在99.4%~99.6%之间,从而在分子生物学水平确切鉴定该菌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我们通过对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的病原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一些致病因子进行研究,发现该菌胞外产物具有溶血活性、Veto细胞毒性、肠毒性、蛋白酶活性、脂酶活性、DNA酶活性和动物致死性,该菌胞外产物接种健康斑点叉尾鮰后,也出现体表的褪色斑、腹水、肠炎、肠套叠和肝、脾、肾肿大等病变,这与该活菌感染发病的病变相似,表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胞外产物在其致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能产生一种分子量为20.76KD多肽的外毒素。该外毒素接种斑点叉尾鮰,出现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相似症状与病变。
三、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病鱼表现为游动缓慢,靠边或离群独游,食欲减退或丧失,鳍条基部、下颌及腹部充血、出血。随病程的发展病鱼腹部膨大,体表出现大小不等的、色素减退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褪色斑,大的褪色斑块直径3厘米,以后在褪色斑的基础上发生溃疡。小的溃疡灶直径0.3~0.5毫米,大的溃疡灶直径达3厘米;部分鱼垂死时出现头向上、尾向下、垂直悬挂于水体中的特殊姿势,最后病鱼沉入水底死亡,当提拉网箱检查时才发现箱底沉有大量的死鱼。发病率90%左右,死亡率80%以上。病死鱼的解剖变化主要表现为腹部膨大,肛门红肌外突,有的鱼甚至出现脱肛现象,后肠段的一部分脱出到肛门外,剖开体腔,腹腔内充满大量清亮或淡黄色或含血的腹水,胃肠道内没有食物,胃底部和幽门部粘膜充血、出血;肠道充血,出血,肠壁变薄,肠腔内充有大量含血的粘液,肠道发生痉挛或异常蠕动,常于后肠出现1~2个肠套叠,套叠的长度为0.5~2.5厘米,发生套叠和脱肛的肠道明显充血、出血和坏死,部分鱼还见前肠回缩进入胃内的现象。肝肿大,颜色变淡发白或呈土黄色,部分鱼可见出血斑,质地变脆,胆囊扩张,胆汁充盈;脾、肾肿大,淤血,呈紫黑色;部分病鱼可见鳔和脂肪充血和出血。
组织病理学上,主要病理损伤是全身广泛性水肿、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特别是肝、肾、胃肠道和骨骼肌的损伤较为严重,为其损伤的靶器官。在细胞病理学上,病鱼肝肾脾肠等器官的细胞均有较为严重的损伤,细胞肿胀,超微结构破坏,特别是线粒体和细胞核的损伤很明显。线粒体表现为肿胀,嵴断裂,或溶解消失,呈空囊状;细胞核变形、染色质溶解或发生浓缩、裂解、边移,甚至形成类似凋亡小体的结构。
四、诊断
1,根据本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本病主要表现为体表(特别是腹部和下颌)充血、出血和褪色斑,腹部膨大,腹腔内充有淡黄色或带血的腹水,胃肠道粘膜充血、出血,肠道发生,甚至肠脱,肠腔内充满淡黄色或含血的粘液,特别是肠套叠是本病的特征性变化,而且这种肠套叠的出现率很高,可达60%~95%。这种特征性的损伤具有重要的证病意义。
2.对本病的确诊须从靶组织内分离到的革兰氏阴性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病鱼肝脏和肾脏是最佳病原菌分离器官,血液也是分离病原菌的良好病料。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极生多鞭毛,无荚膜,无芽孢,在普通营养琼脂菌落呈灰白色、圆形、表面光滑、边沿整齐的半透明菌落;在兔血平板上出现明显的β溶血环。为非发酵型,严格需氧,生长温度范围为15~41℃,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根据该菌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再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准确的鉴定。
3.一旦怀疑发生本病应尽快采样送有关实验室诊断。采取症状明显、具有代表性的斑点叉尾鮰病鱼。采样要取活体或濒临死亡的斑点叉尾鮰病鱼,采样时间越早越好。采集病鱼整体时,一般根据大小采取10~20尾即可。活鱼用充氧袋封装,保证氧气充足,使之成活。用泡沫箱封装,先在箱底铺一层冰,头腹向上,层鱼层冰,加封顶冰,使鱼体温度保持在0~5℃。有条件的单位可在清洁、无污染的条件下,对发病斑点叉尾鮰的血液、肝和肾进行无菌操作采样送检。采血应在发病期、并未经药物治疗期间进行,血液应脱纤或加肝素钠抗凝剂,但不可加入抗生素,用经灭菌消毒的带盖塑料离心管盛装,密封后,贴上标签,用泡沫箱封装,并在离心管周围加冰块,使血液病料温度保持在0~4℃。若不能及时运送,须置4℃冰箱内作暂时保存,但时间不宜过久,以免溶血。组织样品,应新鲜并以无菌技术采集,采集的组织分别放入灭菌的容器或灭菌的塑料袋内,贴上标签,用泡沫箱封装,并在样品周围加冰块,使病料温度保持在0~4℃。也可作暂时冻结,用泡沫箱封装,并在样品周围加冰块,但冻结时间不宜过长。
4.由于本病发生的历史较短,在对该病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研究上还较少,今后将应加强研究,加强检疫和对本病的监测,尤其是研制本菌毒素检测试剂盒。
五、防治
由于该病具有发病突然,传染快,流行广,死亡率高,一旦发病后很难控制等特点,因此对该病的防治应根据发病特点及病原的特性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当发生该病时,应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一)预防
1.要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水质、气候突变的时候要注意防病,改善水体环境条件,科学饲喂,尽量减少低溶氧和恶劣的水环境等应激因子的刺激,特别是高密度会增加本病发生的机会,故放养密度不宜过大,并经常加注新水。
2.育健壮无病的优良斑点叉尾鮰苗种,鱼种尽量就地培养,减少搬运,并注意下塘或进箱前进行鱼体消毒。可用5~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5~15分钟。发病鱼池或网箱用过的工具要进行消毒,病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而不能到处乱扔。
3.本病是在开春后(一般是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初)开始发病,发病水温多在16℃以上,因此要及早预防,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免疫增强剂(如酵母多糖、黄芪多糖等)以提高鱼体的免疹力和抗病力,或投喂病原菌敏感的药物,预防该病的发生。
4.免疫预防是本病最有效最关键的预防措施。因此研制出有效的免疫疫苗将对该病的预防控制起着重要作用。用超声粉碎菌体疫苗和用福尔马林灭活疫苗都可刺激鱼体产生抗体,产生保护免疫,凝集抗体可持续120天以上。我们对斑点叉尾鮰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了初步疫苗的研制,以强毒株制成全菌体的灭活疫苗,采用腹腔注射、浸泡和口服法对健康斑点叉尾鮰进行了免疫接种,其中浸泡和口服法还分别进行了加强免疫,实验鱼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及其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抵抗力均显著提高。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下一篇: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及其防治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