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沙鳅循环水养殖技术

发表时间:2022/09/10 15:11:05  作者:李春涛 等  浏览次数:6905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中华沙鳅,学名:Botia superciliaris (Günther, 1892),南方俗称“穿金妹”,为鳅科沙鳅属的一种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中华沙鳅为小型鱼类,体长9~18cm,体态纤细,体色艳丽,体表有美丽的斑纹;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后有倒刺,末端超过眼后缘。颊部无鳞。腹 鳍末端不达肛门。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尾柄较低。


随着水体污染加剧及过度捕捞,中华沙鳅资源量逐年减少,已远不能满足我国民众的需求。近年来,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开展了野生中华沙鳅驯化养殖试验,获得了不少经验。本文就中华沙鳅循环水养殖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华沙鳅的养殖推广提供参考。

一、循环水养殖系统

循环水养殖系统由养殖池、粪便处理系统、水循环系统组成。

1.养殖池

养殖池可以根据场地设计为方形或圆形。养殖池安装进出水管,出水管为两根,一根为溢水管(循环水管),另一根为下水管,用于彻底排水清理水池。养殖池底部还安放拱形瓦片,模拟生态洞穴,以供中华沙鳅栖息。

2.粪便处理系统

粪便处理系统包括物理过滤池、生化过滤池和生态池。

(1)物理过滤池。利用网筛对鱼粪进行物理过滤,对过滤物进行沉淀处理。鱼粪经过物理过滤后进入生态池的有机质会明显降低。

(2)生化过滤池。循环水经过物理过滤后进入生化池。生化池中放置大量生态包,用于细微有机质的吸附及益生菌的培养。益生菌随循环水进入养殖池及水系统的每个角落,不断消耗和降解有机质。

(3)生态池。有条件时,循环水系统后端建设生态池。生态池中栽培水生植物,植物根系可以进一步吸附有机质。

3.水循环系统

在生态池尾部安装100瓦的潜水泵,潜水泵周围安装网格围栏,以防杂草枯叶堵塞。养殖池、物理过滤池、生化过滤池和生态池水体比例为20∶1∶4∶8。生化过滤池和生态池比例主要取决于物理过滤池的过滤效果,过滤网筛的网孔越小,过滤效果越好,但网筛堵塞的可能性也越大。

二、循环水系统水质调控

驯养珍稀土著鱼的关键是水质调控,水质要清澈透明,符合国家渔业水质要求。

1.鱼粪的排出与过滤

养殖池中,循环水从进水端向出水端流动,使鱼粪等有机颗粒不断向出水口移动。由于溢水管是管内套管,循环水只能从溢水管顶部溢出。外管高于内管,鱼不会从溢水孔逃出。外管底部有小孔,循环水只能从外管底部流向内管的溢水口。这样,循环水不断流动,养殖池底部的有机颗粒被不断排出。循环水进入物理过滤池,有机颗粒被不同网筛过滤,阻隔在不同分割区域。大量有机颗粒被网布不断吸附沉淀,需要定期清理网布及物理过滤池。

2.循环水细微有机颗粒的降解

在生化过滤池中加入硝化细菌等益生菌分解有机物,池中大量的生态包可以吸附未被过滤的有机颗粒,生态棉及有机颗粒为微生物的附着及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养鱼池中大量微生物的生长分解了有机质,同时,益生微生物随水体循环,不断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三、养殖方法

1.中华沙鳅的采集与运输

中华沙鳅的捕捞与运输需要向省渔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由于中华沙鳅是高好氧性鱼,运输时必须不断充氧。目前市场上镍电池充氧泵可以连续运行30小时以上,能够满足长距离运输的需求。如果是夏季运输,车辆冷气必须全程开启。

2.野生中华沙鳅的驯化

每立方米水体投放4~6千克野生中华沙鳅,1周内不投喂任何饲料。每天定时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及时清除因应激反应死亡的个体,1周后每天按照鱼总重的0.5%投喂新鲜玉米粒和红线虫粉混合饲料,观察中华沙鳅的摄食情况,第2天及时清除未吃完的饲料。为防止饲料漂浮散布,在饲料中可加入1/5拉丝粉,以周为单位逐渐增加饲料投喂量。适应性饲养需要两个月,此期间要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

3.日常管理

(1)放养密度。中华沙鳅养殖密度在 3~8 千克/米3 较为合适。密度在3千克/米 3 时,养殖池循环水量1米3 /小时;密度在8千克/米 3 时,养殖池循环水量3米3 /小时。

(2)饲料投喂。中华沙鳅饲养两个月后,饲料配方调整为玉米粉、鲤鱼下沉饲料、拉丝粉和红线虫粉混合饲料,比例为8∶8∶4∶1。全营养金鱼饲料颗粒大小为1.5毫米,蛋白质水平30%。用上述饲料饲养两个月后,调整为鲤鱼饲料、拉丝粉和红线虫粉混合饲料,比例为8∶4∶1。每天按鱼重量的1.5%“定时、定量”投喂,注意观察鱼的进食情况,以30分钟内进食完为宜。6个月后调整为全营养鲤鱼饲料,水温25℃时每天按鱼总重的3%投喂。商品饲料要选择正规厂家的饲料,储存在密闭容器中,放置于阴凉干燥的环境。

(3)水质调节。注意观察水体颜色,养殖水颜色过深,更换新水1/3,及时用芽孢杆菌和硝化细菌调控水质。

4.疾病防控

中华沙鳅属于底栖鱼类,活动量较小,有机质容易沉积底部。采取的措施是加大循环水流量,养殖池水尽量从底部流动,将有机质尽可能通过溢水管流出。中华沙鳅对水质要求较高,驯养过程中要降低单位水体密度,换新水使水体氨氮等有害物质保持在中华沙鳅可耐受范围内。

四、小结

驯化饲养中华沙鳅的关键问题是水质、饲料和微生态环境。中华沙鳅驯化、仔鱼、成鱼不同阶段采用不同饲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中华沙鳅体表有独特的微生物菌群,循环水养殖的优点之一就是能为中华沙鳅提供适宜的水体环境。很多溪流水的水质较好,但养殖中华沙鳅并不成功,主要原因是水体微生物环境不适合。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