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白鳃病的分析和诊疗
近年来,白鳃现象在鲫鱼、鳊鱼、鳜鱼、大黄鱼等鱼类中时有发生,在鲫鱼养殖区流传一种以发白为主要症状的发生在半斤以下鲫鱼的白鳃病,轻者引起鱼类缺氧浮头,摄食量下降,影响生长,重者引起鲫鱼大批量死亡,造成一定的损失。
分析鲫鱼白鳃病的病原
白鳃症状在多种鱼类、多种病害中都有发现,关于其病原也有不同的报道。如袁圣等认为鲫鱼白鳃病主要是鳃霉引起,梁利国等报道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鲢和银鲫的症状也是鳃丝贫血发白,另外还有鳍基部出血,肠道出血,腹腔和肠道出现淡黄色黏稠积液。多数情况下鉴定的病原多为嗜水气单胞菌。
嗜水气单胞菌是淡水水体常见的致病菌,感染淡水鱼类主要表现的症状为体表及各鳍条基部充血或出血、鳞片脱落,突眼、解剖内有腹水,肝脏糜烂坏死。本病例鲫鱼仅以白鳃为主要症状,其体表、肠道未见发红充血,与常规文献报道的鱼类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症状有较大区别,是否还有其他的病因或致病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分析。

主要症状
死鱼体色发黑,无力漂浮于池塘下风处,受惊吓不逃跑。发病前期鳃瓣上部发黑,下部正常;病重鱼眼球突出,鳃瓣上部黑色,下部苍白,部分鱼有腹水,解剖后肝脏苍白色或绿色,肠道无食物;镜检鳃丝可见发黑部位有黑色丝状物质。受感染的池鱼吃食不旺,易浮头,同池塘大小规格的鱼都会感染。

治疗方法
1.根据直观病症,判断病原为鳃霉或者病毒的可能性较大。根据水质情况,水质较肥的池塘,可先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降低水体肥度。
2.选用五倍子加食盐浸泡后全池泼洒,病情严重的,隔天可再用一次或者用硫醚沙星1ppm全池泼洒。
3.隔天再用二氧化氯进行全池泼洒,剂量为75克/亩。
4.三天后使用微生态制剂如EM菌或芽孢杆菌对水质进行调节。
5.内服清热解毒药饵。
(作者:袁圣 陈德宇 郑善坚 俞棵棵 内容有变动)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