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养殖场常见疾病与风险控制

发表时间:2023/11/28 07:52:55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16期  作者:王春华  浏览次数:2155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针对鲟鱼养殖行业发展现状,笔者提出养殖场常见疾病风险控制方法,有助于实现养殖效益稳步增长,确保达到预期收益标准。

一、水产养殖疾病的危害性

鲟鱼属于特殊养殖品种,对水质﹑环境﹑温度等有严格的要求,稍微控制不佳则会带来疾病风险,直接影响鲟鱼养殖收益。一般来说,疾病给鲟鱼养殖会造成30%~40%左右的损失,100万投入资金计算,损失额度超过30万,不仅破坏了鲟鱼养殖的均衡性,对养殖平台延伸也是一种阻碍。

二、鲟鱼养殖常见疾病及控制

1.水霉病

水霉病在流水养殖中属于常见疾病,若处理不当则会影响到疫病控制效果,不利于养殖项目规划与改造建设。面对传统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要对水霉病采取个性化处理方式。此病主要发生在仔幼鱼阶段,在幼鱼体表擦伤处可看到灰白色棉毛絮状物,病鱼开始焦躁不安,随着病情加重会发生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预防与治疗:第一是运输﹑放养鱼苗和清洗流水池时,操作要细致,避免鱼体擦伤。第二是对染病鱼池用4kg/m3的食盐或20g/m3的土霉素+4kg/m3食盐,浸泡1~2小时。第三是饲喂土霉素,头天5g/kg饲料,第2~6天喂3g/kg饲料,每天2次,共喂7天。

2.肠炎病

肠炎病对鲟鱼养殖危害较大,一般是因消化系统功能受损而出现此病,也是养殖场风险控制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此病在养殖的整个阶段都可能发生,病鱼行动缓慢,不摄食,肛门红肿。剖开肠管,可见局部发炎或全肠呈红褐色,肠里没有食物,肠壁弹性差,在患病严重时腹部膨大,有黄色黏液流出。防治方法:第一是对发病鱼池全池均匀泼洒15~20mL/m3的福尔马林,浸泡1小时,隔天再用一次。第二是饲喂土霉素,头天5g/kg饲料,第2~6天喂3g/kg饲料,每天2次,共喂7天。第三是饲喂大蒜,50g/kg饲料的大蒜汁(50g大蒜捣碎取汁)+25g/kg饲料的食盐,共喂3~6天。

3.烂鳃病

烂鳃病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对水产养殖品种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尤其破坏了养殖区域的生态均衡性。症状:病鱼行动缓慢,不吃食,鳃上黏液增多,鳃丝红肿,鳃的某些部位因局部缺血呈淡红色或白色,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防治方法:第一是对病鱼池泼洒15~20mL/m3的福尔马林,浸泡1小时,隔天再用一次。第二是饲喂土霉素,头天5g/ kg饲料,第2~6天喂3g/kg饲料,每天2次,共喂7天。第三是饲喂大蒜,50g/kg饲料的大蒜汁(50g大蒜捣碎取汁),共喂3~6天。

4.寄生虫病

寄生虫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病害风险,对鲟鱼流水养殖产生诸多危害性。当前,疾病风险控制要考虑寄生虫常见的病因,因采用地下水流水养殖鲟鱼,没有发现寄生虫病,平时用车轮一次净0.6g/m3水体进行预防。

总之,现代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鲟鱼养殖关系着地区经济发展,对一些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摆脱传统养殖行业存在的不足,要建立综合性的鲟鱼养殖分析控制体系,对水霉病﹑肠炎病﹑烂鳃病等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降低疾病风险造成的损失。养殖户需深入学习疾病成因及危害,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措施。

(通联:310022,杭州市拱墅区石桥路永佳南苑72号 电话:13989868023)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