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船钉子鱼考

发表时间:2024/11/21 08:13:07  来源:中国水产 2024年1期  作者:郭贵良 李霞 吴德杰 于涵 庞朔  浏览次数:171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以往并不被人们重视的一些小型鱼类开始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船钉子鱼就是其中的一种。船钉子鱼是鲤科、鮈亚科鱼类中几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中小型鱼类的俗称,以小型鱼类为主,多数体长8cm ~20cm。鮈亚科鱼类在中国约有22属80余种,主要生活于江河平原地区,部分为山区特有种类,常见有铜鱼属、麦穗鱼属、棒花鱼属、蛇鮈属、鮈属等。

由于东北地区被称为船钉子鱼的种类较多、较杂,分类争议也较大,本文对东北地区被称为船钉子鱼的几种鱼类进行了曾用名的比对和分类梳理,并重点介绍了其生物学特性,供大家了解。

一、蛇鮈

蛇鮈(Saurogobio dabryi)属于鮈亚科、蛇鮈属。俗称:船钉子、达氏船丁鱼、达氏蛇鮈、白杨鱼、打船钉、棺材钉、沙锥等。达氏由dabryi的首音节音译而得。曾用名:中国蛇头鱼[Chinese lizard gudgeon(Eng)]、达氏蛇鮈(Saurogobio dabryiBleeker,1871)、黑龙江鮈(Gobiosoma amurensisDybowski,1872)、长尾蛇头鮈(Longurio athymiusJordan &Starks,1905)、拟蛇鮈(Pseudogobio drakeiAbbott,1901)、长身拟鮈(Pseudogobio productusPeters,1881)、长吻蛇鮈(Saurogobio longirostrisWu &Wang,1931)、黑龙江达氏鮈(Arm-atogobio dabryiTaranetz,1938)、蛇鮈(Saurogobio dabryi chenghaiensisDai & Yang,2002)、达氏蛇鮈(Saurogobio drakeiAbbott,1901)、长身蛇鮈(Saurogobio productusPeters,1880)。

体延长,略呈圆筒形,背部稍隆起,腹部略平坦,尾柄稍侧扁。头较长,钝锥状。吻略突出,鼻孔位于吻后半部,鼻孔前方有一横凹刻。眼较大,位于头侧上方,眼间隔宽坦。口下位,马蹄形。唇发达,有显著乳突。上下唇沟相通,上唇沟较深,下唇后缘游离。口角须1对,其长度小于眼径。背鳍无硬刺。鳞圆形,头部与喉胸部无鳞。侧线完整且平直,侧线鳞47 ~49。

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黄绿或青灰色,腹部灰白色。体侧中轴有一条浅黑色纵带,上有10个~14个不明显的黑斑。背部中线隐约可见4个~5个黑斑。背鳍淡黄色而微红;尾鳍灰黄色;胸鳍和腹鳍黄色;臀鳍白色。鳃盖边缘为黄色。

2冬龄性成熟。每年4月~6月,当水温上升到12℃以上时进入了产卵繁殖期,产卵水温为12℃~20℃,产卵环境为有微流水,底质为卵石和沙质的浅水河滩。集群产卵,卵微粘性,卵径1.0mm ~1.1mm,比重略大于水。

当年繁殖的蛇鮈到11月中旬体长43mm ~69mm,1冬龄的体长78mm ~104mm,2冬龄的体长115mm ~129mm,3冬龄的体长142mm ~149mm。最大体长达240mm以上。

广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栖息于江河、湖泊中的中下层,喜生活于缓流水的沙质底层。一般在夏季进入大湖肥育,主要摄食水生昆虫或桡足类,也吃少量水草或藻类。

该鱼具有个体数量多,出肉率高、身体肥壮、味道鲜美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有一定经济价值。

二、长蛇鮈

长蛇鮈(Saurogobio dumerili)属鮈亚科、蛇鮈属。俗名船钉子、船丁鱼(应该是谐音)、猪尾巴、麻条鱼、麻鲦鱼等。曾用名:长蛇鮈(Saurogobio dumeriliBleeker,1871)、长背蛇鮈(Saurogobio dorsalisChu,1932)。

体极长,圆筒形,背部在背鳍起点处稍隆起,腹面平坦,尾柄细长,后部略侧扁。体背部及体侧上部橄绿色,腹部银白,体上侧鳞片基部均有圆形或不规则黑斑。偶鳍粉红色,其他各鳍灰黑色。

吻短,前端略尖,鼻孔前方稍下陷。口下位,深弧形。唇具多数细小乳突,不显著,上唇中央部为吻皮所覆盖;下唇狭窄,中央有长圆形肉垫,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须1对,位于口角,较粗。眼小,圆形,位于头侧中轴的上方,较近吻端。体被圆鳞,鳞片小,胸部具鳞。侧线平直,完全。

蛇鮈

背鳍无硬刺,位于体的前半部。胸鳍宽且长大,末端不达腹鳍起点。腹鳍位于背鳍基部中央偏后,约与背鳍第四、第五根分枝鳍条相对。臀鳍短,位置较后,距尾鳍基部近。尾鳍分叉略浅,末端微呈钝圆,上叶稍长于下叶。

生活于江、河、湖泊、水库浅水的有流或缓流的沙质底质处。杂食性,主要摄食幼蚌、黄蚬、水生昆虫,兼食枝角类、藻类和植物碎屑。长蛇鮈为中国的特有种,是同属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常见体长25cm左右,肉厚、含脂量高、味鲜美,有一定经济价值,分布于辽河中下游、海河、黄河、长江、钱塘江等水系。

2龄性成熟,产卵期每年5月~6月,产黏性卵,怀卵量1.1万粒~2.8万粒。

三、犬首鮈

普通鮈(Gobio gobio cynocephalus)属鮈亚科、鮈属。俗名:船钉子、花丁鮈、犬首鮈、沙姑鲈子。曾用名:犬首鮈(Gobio cynocephalus)、辽河鮈(Gobio liaoensisMori,1927)、普通鮈(Gobio gobio cynocephalusDybowski,1869)、西伯利亚鮈[Siberian gudgeon(Eng)]、犬首鮈(Gobio f luviatilis cynocephalusDybowski,1869)。

体长稍侧扁,背部隆起,腹部圆,头长大于体高。尾柄较长而低。吻较尖,吻长大于眼后头长。鼻孔前方凹陷。口下位,呈弧形。口角须一对,较长。胸部裸露无鳞;背鳍无硬刺,胸鳍圆。

头背部黑色,背部和体侧灰黑色;体侧有8个~11个黑斑点,平均9个,背部有6个~7个较暗的黑色斑点,尾鳍叉形。背鳍、尾鳍有黑斑点组成的条纹,其他鳍灰白。

产卵期在6月,分批产卵于沙质石砾底质河段,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喜居流水环境,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和嫩江等水域。数量较多,有一定经济价值。

犬首鮈个体在鮈属中较大,成熟个体7cm ~12cm,平均10cm左右,平均体重11g左右,最大体长可达20cm,最大体重可达150g以上。最高年龄5龄以上。

四、高体鮈

高体鮈(Gobio soldatovi)属鮈亚科、鮈属。俗名:船钉子、苏氏鮈、沙轱辘子。曾用名:苏氏高体鮈(Gobio soldatovi tungussicus)、苏氏鳈[Sarcocheilichthys soldatovi(Berg,1914)]、苏氏厚唇鱼[Soldatov's thicklip gudgeon(Eng)]、苏氏唇鮈[Chilogobio soldatovi Berg,1914]。

体高,侧扁,腹部圆,尾柄较粗短。头略大,吻短,圆钝。口下位,弧形,唇薄。口角须一对,短小。眼小,侧上位,眼间稍宽,微外凸。体被圆鳞,胸部在胸鳍基部之前裸露无鳞,腹部鳞片较小。侧线完全,微下弯。

体背部呈灰黑色,腹部灰白。体侧中轴具灰黑纵纹,沿此纹有具7个~9个黑色斑点。体背及体侧上部有多数不规则的小黑斑,吻部自吻端至眼前缘有1条黑纹。背鳍、尾鳍均有黑点组成的若干条纹,其他各鳍灰白色。

背鳍无硬刺,后缘平截。胸鳍长,末端圆钝,向后伸接近腹鳍起点。腹鳍亦长,起点位于背鳍起点的后下方,末端圆钝,后伸超过肛门,几达臀鳍起点。臀鳍短。尾鳍分叉较浅,上下叶末端稍尖。

喜欢生活于湖泊等静水水域,以底栖生物为食,分布于鸭绿江中上游、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乌苏里江等。

2冬龄性成熟。怀卵量1500粒~5300粒,产卵于砂砾底质的场所。成熟个体常见体长7cm ~10cm,平均8cm左右,平均体重7g左右,最大体长12cm,最大体重可达15g以上。有一定经济价值。最高年龄约4龄。

五、细体鮈

细体鮈(Gobio tenuicorpus)属鮈亚科、鮈属。俗名:船钉子、长须鮈。曾用名:短尾蛇鮈(Saurogobio brevicaudusKimura,1934)、细体罗马诺鮈(Romanogobio tenuicorpusMori,1934)、黑龙江白鮈(Amur whitef in gudgeon Eng)、细体白鮈(Gobio albipinnatustenuicorpusMori,1934)、细体普通鮈(Gobio gobio tenuicorpusMori,1934)、细体鮈(Gobio tenuicorpusTaranetz,1937)。

体细长,前段稍呈圆筒形,背部稍隆起,腹部略圆或平坦,尾柄细长,侧扁。头较大,背面呈弧形隆起,腹面平,头长远大于体高。吻长,稍尖。鼻孔前方明显下陷。口下位,弧形。唇稍厚,无乳突,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下唇侧叶较狭窄。须一对,位于口角,较长,末端几达前鳃盖骨的后缘。眼稍大,侧上位,眼间平坦或稍下凹。体被圆鳞,中等大。胸、腹部裸露区较大,除胸鳍基部之前无鳞外,向后尚可扩展至胸鳍基部与腹鳍起点中点的腹中央部分。侧线完全,几平直。

背鳍较短,起点至吻端的距离等于或略小于至臀鳍末端,约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部的距离相等。胸鳍较长,其末端达到或超过胸鳍基部与腹鳍起点间的后1/3处。腹鳍稍短,起点位于背鳍起点的后下方,末端远超过肛门,至臀鳍起点的距离甚远。肛门位置在腹鳍基部和臀鳍起点间的前1/3处,或更近腹鳍基。臀鳍短小,起点至腹鳍基部与尾鳍基部的距离几相等。尾鳍分叉,上下叶末端尖,等长。

体背灰黑色,背部具若干小黑点,正中自头后至尾鳍基有6个~8个细长形黑斑,体侧中轴具8个~11个长方形黑斑块。腹部灰白色。背、尾鳍有多数黑色小点,其他各鳍灰白色。

喜激流,生活于江河中,不进入湖泊,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和嫩江。

成熟个体常见体长6cm ~8cm,平均7cm左右,平均体重6g左右,最大体长12cm,最大体重可达15g以上。最高年龄约6龄。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六、大头鮈

大头鮈(Gobio macrocephalus)属鮈亚科、鮈属。俗名:船钉子、沙姑鲈子。曾用名:大头鮈(Gobio gobio macrocephalusMori)、凌源鮈(Gobio lingyuanensisMori)、洛氏鮈(Gobio lozanoi)、钝吻鮈(Gobio obtusirostris)、大鳞鮈(Gobio ohridanus)、大头鮈(Gobio maeandricus)、大口鮈(Gobio meridionalis)、欧洲鮈(Gobio occitaniae)。

与犬首鮈相似,但其鳞片较大。体长,稍侧扁,腹部圆。头长远超体高。吻较长,吻端尖细,稍平扁,鼻孔前方略下陷。口下位,弧形。唇厚,无乳突。须1对,位于口角,稍粗。眼较小,侧上位,眼间宽平。体被圆鳞,胸部在胸鳍基部之前裸露无鳞,体背部和腹部处的鳞片较小。侧线完全,几平直。

背鳍短小,无硬刺。胸鳍末端圆钝,后伸可达到胸鳍基部至腹鳍起点的后1/3 ~1/4。腹鳍短,起点位于背鳍起点的后下方,末端圆钝,刚盖过肛门。臀鳍较短,其起点至腹鳍基部较至尾鳍基部为近。尾鳍分叉,较为短小,上下叶等长。

头背部灰黑色,较深,体背及体侧上部亦呈灰黑色,腹部白色。背正中有6个~8个黑斑点,体侧中轴具8个~9个大黑斑。背、尾鳍带有由小黑点组成的若干条纹,其他各鳍灰白色。

喜生活在湖泊中,杂食性。体长6cm ~15cm,肉质鲜美,有一定经济价值。

3龄性成熟,产卵期在6月份,怀卵量在1.0万粒~1.2万粒。产卵场大多位于有砂砾底质的河段。

细体鮈

很多文献将大头鮈和凌源鮈列为两个品种,这里认为大头鮈和凌源鮈为同种异名的同一物种,只是因为分布的区域不同而被分别命名。大头鮈指分布于图们江和绥芬河的品种,凌源鮈指主要分布在分布于东北松花江、嫩江、黑龙江、大凌河等水系的品种。

七、棒花鱼

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属鮈亚科、棒花鱼属。俗名:船钉子、老头鱼、爬虎鱼、沙锤、花里棒子、推沙等。曾用名: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Basilewsky,1855)]、中国棒花鱼[Chinese false gudgeon (Eng)]、棒花鱼(Abbottina psegmaJordan & Fowler,1903)、棒花鮈(Gobio rivularis Basilewsky,1855)、拟棒花鮈[Pseudogobio rivularis(Basilewsky,1855)]、中国棒花鱼(Tylognathus sinensisKner,1867)。

生活在静水或流水的底层,主食无脊椎动物。1龄鱼性成熟,4月~5月繁殖,在沙底掘坑为巢,产卵其中,雄鱼有筑巢和护巢习性。主要生活于平原河流水清以及沙底处,广泛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体长可达11cm,含肉率高,具有较好食用价值。

有集群特点,常常群游在船下,有时趴在船底上,捡食人类抛洒的残羹剩饭或其他有机垃圾,在船底随手用网一抄,就能捕获数条或数十条,也因此得名船钉子。

船钉子鱼是江河湖泊中底栖鱼类,虽然个体较小,但营养价值及出肉率高,肉味鲜美,深受农家野生鱼味馆欢迎,因此上,船钉子鱼也不失为一种特色优质经济鱼类。目前,随着船钉子鱼野生资源量下降,其市场价格高达80元/kg,由此来看,养殖有着较好发展前景。当前急需开展船钉子鱼人工养殖及苗种繁育技术研究,满足市场需求,并进行自然水域增殖放流助力自然资源恢复。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