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的生物学习性和养殖特点
要想认识黄颡鱼,首先要从生物学特性入手
黄颡鱼俗称戈牙、嘎鱼、黄腊丁、央丝,隶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黄颡鱼在我国分布很广,除青藏高原和新疆外,全国各地水域都有出产。过去,在我国很多地方,黄颡鱼的资源量很大,常被视为普通小杂鱼。近年来,由于自然资源锐减,黄鱼价格猛涨,逐步发展成重要的养殖鱼类。
黄颡鱼的习性与生长又是怎样的呢?
黄颡鱼营底栖生活,多活动于湖泊静水或江河缓流中,尤喜生活在具有腐败物和淤泥的浅滩处。昼伏夜出,夜间有时也到水上层觅食。黄颡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对水温水质的要求近似于四大家鱼。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食谱很广,但更喜欢吃肉,其幼鱼主要以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成鱼常会捕食小鱼虾。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黄颡鱼能较好地摄取配合饲料。黄颡鱼为小型鱼类,生长较慢,且雄鱼生长快于雌鱼。在自然水域,2龄黄鱼体长一般在10厘米,重20克;3龄鱼15厘米,重40克。人工养殖条件下,黄颡鱼的生长要快得多,一般13个月左右就能达到上市规格。
敲黑板!黄颡鱼的养殖特点:不同的品种,差距非常大!
黄颡鱼有很多养殖优点,比如说对环境适应性强,容易饲养、饲料容易解决(能摄食配合饲料),且幼鱼与青虾混养,可提高青虾的商品规格。目前,黄颡鱼养殖上的主要问题是:商品规格偏小、人工繁殖难度较大,出苗量较少。另外,我国有黄颡鱼属鱼类5种,较常见的还有瓦氏黄颡鱼(又称江黄颡),也已开展人工养殖。
关于不同养殖品种的效益,笔者也进行了对相关信息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品种的黄颡鱼在产量与效益上会有明显的差距,如下表所示。
该养殖实验是从2016年4月份下苗,2017年5月份根据市场行情出鱼,养殖周期13个月。这次试验的目的是比较不同品种黄颡鱼的养殖产量与经济效益。
从上表可以看出,全雄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的生长性能更优越,产量比普通黄颡鱼更高。事实上,这两个品种已经非常普及了,在浙江湖州等地有很广的养殖面积。
普通黄颡鱼、全雄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三个品种在养殖对比中各有优缺点。
普通黄颡鱼的优点是苗种便宜、购买方便,缺点是受雌性个体影响整体生长慢、抗病力差、不耐运输;
全雄黄颡鱼的优点是前期生长速度快、较普通苗耐运输,缺点是后期生长慢、抗病力差;
杂交黄颡鱼的优点是生长快、抢食凶、抗病力强、耐运输,缺点是价格较贵、体色略浅。
(来源:牧海 修改:西南渔业网)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