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肝胆综合症”的发生机制及防控措施

发表时间:2021/01/19 22:39:10  浏览次数:2357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深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

在近些年草鱼养殖的过程中,草鱼“肝胆综合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造成养殖过程中饵料系数的下降,生长速度的放缓,鱼类的体质及免疫力下降,易出现继发的细菌性疾病,使用刺激性消毒剂和杀虫剂,容易出现死亡量上升,鱼的抗应激能力下降,捕捞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死亡。这些都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的损失。

“肝胆综合症”这种提法主要是在基层养殖过程中大家对于鱼类肝胆病变的通俗的叫法,实际上在大家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鱼类肝胆病变,威胁最大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脂肪肝。主要症状包括体表尾鳍末端发白,鳞片易脱落,解剖可见肝脏较同规格的鱼正常的肝脏显著增大,由原来的红润变为土黄色或者白色。

图1 示草鱼肝胆病变,呈土黄色

图2 示草鱼尾鳍发白

本文主要探讨草鱼脂肪肝的发病的机理及防控措施,给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对于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脂肪肝的发生机制

脂肪肝,简单地说,就是鱼类的肝脏里面脂肪积累过多而形成的。造成脂肪在肝脏里面不断积累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一个鱼类肝脏内的脂肪的来源过多,二是肝脏把脂肪运出去的能力不够,导致脂肪在肝脏的积累。

鱼体内肝脏脂肪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饲料中的油脂经过消化道消化后的产物经过吸收后进入到血液当中,经过循环系统运输到肝脏,在肝脏再次合成脂肪。其次是被鱼类摄食到体内的过量糖类和蛋白质消化后形成的氨基酸在肝脏内转化成脂肪。

一般认为,肝脏中积累的脂肪以脂蛋白的形式被输送到血液,然后转运至其他组织中再利用或在脂肪组织中储存。如果水生动物机体内的脂蛋白的合成量不足时,肝细胞中的脂肪不能及时运出,就会造成脂肪在肝脏中积聚。

饲料当中的能量蛋白比不均衡,营养配比不全面以及养殖过程中的过量投喂是造成鱼类脂肪肝的最主要的原因。

胆汁由肝脏分泌,经过肝脏内的胆管汇集到胆囊,最终经过导管进入消化道。在草鱼养殖脂肪肝的形成的过程中,细胞组织随着脂肪的积累,体积不断增大,一旦对附近的肝内胆管形成挤压,就会造成肝脏分泌的胆汁排出受阻,当受挤压的胆管到达一定数量的时候,胆汁淤积在肝脏组织将之染成绿色,形成绿肝

图3 示草鱼绿肝

肝胆病变对机体其他部位的影响

1、肝脏在鱼体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在鱼类的生命活动当中,肝脏是物质的代谢和转化的中心,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体内的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以及氨的形成,同时也是体内脂肪的合成的主要场所之一,胆汁也是由肝脏的分泌,肝脏通过生化反应将机体内的有毒物质转化成无毒的物质等

同时肝脏还是机体内重要的储血器官,当鱼体失血过多时,存储的血液进入机体的循环系统。

2、肝脏病变对整个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正是因为肝脏在机体的生命活动中承担了如此重要功能,因此它的健康状况和整体机体的体质及免疫力密切相关,肝脏一出现问题,鱼的体质及免疫力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鱼很容易出现继发性烂鳃,赤皮等病害。

在鱼病的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水生动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的机能存在相互影响,如常见的肝胆并发细菌性烂鳃,在基层的治疗经验表明,反复的消杀,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消杀本质上是体表及水环境的病原菌的控制,控制病灶部位溃烂的继续发展,但是,鳃部现有的溃烂部位的需要依靠自身的机体自行修复,鱼体并发肝胆问题,体质下降,溃烂的病灶愈合的时间就会延长。

而当肝胆问题严重的时候,鱼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抗应激能力都会下降,使用刺激性大的消毒剂反而会使死亡量增加。

图4 示草鱼肝胆病与烂鳃并发

脂肪肝的预防

(一)饲料选择

在养殖户饲料选择过程中,有以下几个误区

1、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越高,饲料的质量越好?

鱼体生长的主要是通过不断地合成机体蛋白质来实现的,合成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主要来自摄食的饵料中的蛋白质。饲料当中的蛋白质在鱼类消化道内被消化成可以吸收氨基酸,被吸收进入到鱼类体内,用于合成自身的蛋白质的比例,是受氨基酸整体比例所影响,利用的水平取决于比例最低的氨基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木桶原理。

如果鱼类饲料当中的粗蛋白含量过高,但是被用于合成自身机体蛋白的比例低,那么饲料当中的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更多地转化成脂肪在肝脏或者肠系膜等处蓄积,造成鱼类脂肪肝。

图5 示草鱼内脏脂肪积累严重

在草鱼饲料的蛋白质中,使用的植物性蛋白的比例较大,植物性饲料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是赖氨酸。它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参与体蛋白的合成,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的沉积率。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它密切相关。

因此,在饲料的选择过程中,我们不仅仅需要关注粗蛋白含量,更需要关注饲料标签上赖氨酸的含量。

一般饲料标签上都会有赖氨酸的含量标识

图6 示饲料标签

草鱼饲料中适宜的赖氨酸的水平可以参考下表

2、生长速度越快,所用的饲料质量就越好?

生长速度确实是衡量饲料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参数,但是,我们养殖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饲料的生长速度,还需要关注饲料在投喂过程中鱼体肠道以及肝胆的健康程度。

因为生长速度和鱼类的健康程度本身是一个矛盾体,生长速度越快,就越违背鱼类的自然生长规律,长期催肥长膘的过程,会导致鱼类自身的体质和免疫力下降,肝胆病等病害风险也就越来越高。

因此,在对比饲料质量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比生长速度,也需要对比投喂过程中鱼体的健康状况。定期打样解剖,观察鱼类的肝胆和肠道的健康程度。

3、饲料价格越低,养殖的成本就越低?

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养殖户有这样一种观念,认为饲料的价格越低,养殖成本就越低,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因为饲料本质上是我们养殖过程中的生产资料,最终影响养殖利润空间的是每斤鱼的饲料成本而不是饲料本身的价格。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价格相对较低的低档料由于自身所使用的原料成本限制,相对于使用中高档料的养殖塘口,更容易出现肝胆病的问题。

(二)投喂过程中的误区

在鱼价行情好的时候,很多养殖户都有抓紧投喂,让自己养殖的鱼早上市的心理,很多饲料业务员自身利益的考虑,都希望养殖户多用料,向养殖户灌输投料足,上市快,赶高价上市,缩短养殖周期,加速资金的回笼。先且不说在鱼价行情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养殖周期短,出塘的时候鱼价就一定高这个观点是否和市场真实的行情一致,但是投喂量越大,生长速度越快,鱼类患肝胆病的风险也就会越大。

如果因为患病死鱼导致最终需要停料或者投喂药饵等进行体质调节,最终到达同样上市规格的时间不会比投料高峰期控制投喂量的养殖池塘来得早,但是因为死鱼和用药的成本,最终的养殖成本反而会增加。

因此,在投喂的高峰期,为了减少鱼类肝胆的负荷,需要适当控制投喂量,最好在塘基上种植象草等青饲料,投料高峰期每周停料1天,使用青饲料进行投喂,既可以补充维生素,又可以减少鱼类肝胆代谢的压力。

(三)定期补充饲料中的抗脂肪肝因子

在养殖过程中,为了减少脂肪肝发生的机率,可以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抗脂肪肝的投入品,包括B族维生素,盐酸甜菜碱等。

B族维生素当中的胆碱、生物素、肌醇、维生素B等都参与鱼体内的脂肪代谢,胆碱参与卵磷脂的合成,促进肝脏中的脂肪的转运,缺乏会造成鱼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导致脂肪在肝脏中积累。

盐酸甜菜碱具有供甲基的功能,可以为其他参与到脂肪代谢过程当中的物质提供甲基,因此可以起到加速脂肪的分解,减少肝脏和体内的脂肪的沉积的作用。

(摘选于"农财宝典"文章)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