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鱼毛管虫病主要症状及危害

发表时间:2021/04/18 09:06:51  来源:水产知识  浏览次数:2540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虫体形状不定,有长形、卵形或圆形等。身体之一端具有1束放射状的吸管。但也有不只一端长有吸管的种类。吸管之末端膨大成球棒状。大核1个,呈棒状或香肠状,内有核内体。小核1个,在大核之侧。具伸缩泡3~5个。毛管虫寄生于多种淡水鱼类的鳃和皮肤,比如寄生在草鱼、青鱼、鲢、鳙、鲮、鲤、鲫、团头鲂、加州鲈、鳜等多种淡水鱼的鳃上,借幼虫传播。它们分布广泛,寄生于多种淡水鱼类的鳃和皮肤,并被认为可使鱼种致病。虫体大量贴附鳃小片上,破坏小鱼的鳃上皮细胞,妨碍宿主的呼吸,使鱼呼吸困难,上浮水面。病鱼体瘦弱,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全国各主要养鱼地区都有流行。

毛管虫、隐形增加你的成本

毛管虫主要特征
毛管虫属原生动物门中的纤毛虫类,没有固定的形状,可呈长形、卵形、圆形等,大小差异大,一般显微镜10*10视野下可见清晰的个体结构。毛管虫主要采用内出芽方式繁殖,靠幼虫传播,幼体有纤毛,遇到宿主后纤毛消失,前端长出吸管,发育为成虫,影响着生活。

黄骨鱼毛管虫病主要症状及危害
毛管虫可寄生草鱼、团头鲂、鲮鱼、加州鲈等大部分淡水鱼的鳃部,全国均可流行。在佛山南海九江所服务区域,黄骨鱼鳃部毛管虫检出率较高,2两以下规格均可感染,呈现特定品种短时流行的特点。
据观察,当毛管虫早期少量寄生黄骨鱼鳃部时,鳃丝表层粘液稍有增加,群体摄食速度变慢。当毛管虫大量寄生时,鳃部粘液增加,严重时鳃丝可见挂泥情况,鱼摄食很差,少量出现离群独游或死鱼。镜检发现鳃丝粘液层被破坏,鳃小片表层细胞受损,影响鱼呼吸和渗透压调节。从笔者接触的病例看,毛管虫的危害不大,但同塘感染率高,中后期会明显降低投喂量,影响养殖生产。

毛管虫、隐形增加你的成本

毛管虫病的防治建议

少量的毛管虫寄生并不需要杀虫处理,只有当毛管虫大量寄生,对鱼鳃结构造成损伤时才需要杀虫;可选择众邦驱虫散泼洒抑虫,用后注意增氧,药物效果可通过镜检毛管虫脱落和鱼恢复正常摄食来判断。
虽然毛管虫危害不大,但是其大量寄生对黄骨鱼摄食、生长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隐形的养殖成本会增加,养殖户应足够重视,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一是放苗前彻底清塘,减少存留池塘底泥中的病原数量。
二是注重改底,改善池塘底部环境,可使用有益菌改底产品分解塘底有机物,根据投喂量和温度,适当调整用量和使用间隔时间。
三是增强鱼体质,可拌喂免疫多糖及多维类,保障鱼体粘液分泌正常,有效抵御毛管虫的附着。
四是关注天气变化,降温后的升温阶段,注重塘底增氧和消毒,使用颗粒状二氧化氯进行底部消毒,有效降低塘底毛管虫数量。

疾病防控的要诀是:预防重于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对症施治,科学合理用药,重保健,轻治疗。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