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鱼和大黄鱼的区别,它们为什么出水即死?

发表时间:2023/05/20 03:24:59  来源:动物的千奇百态  浏览次数:5064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小黄鱼,大黄鱼,墨鱼和带鱼,是中国著名于世的四大海产,尤其是小黄鱼和大黄鱼适合各种烹调,其肉味十分鲜美,营养价值又高,还有丰富的蛋白质,历来就是人们喜爱的海鲜食品,大黄鱼的鱼鳔更是名贵的“鱼肚”,是宴席上有名的美味佳肴。

在一般人的眼里,小黄鱼和大黄鱼没有什么差别,两者外形上也长得很相似,又都有着金黄色的体色,只是小黄鱼的个头比大黄鱼小一些,那么是不是小黄鱼长大了,就变成了大黄鱼呢,其实不是的,实际上小黄鱼和大黄鱼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即使把重500克的小黄鱼和300克的大黄鱼放在一起比较,鱼类学家也能够分辨出来哪条是小黄鱼,哪条是大黄鱼。

首先,小黄鱼和大黄鱼在形态上就有明显的区别,小黄鱼的尾柄长大约是高的2倍,而大黄鱼是大约为3倍,小黄鱼的体长是头长的3倍以上,头长是双眼距离3.6-4.6倍,而大黄鱼的体长是头长的3.6-4倍,头长是双眼距离的4-5倍,这就是说,个体大小一样的两种黄鱼相比较,大黄鱼显得尾柄要细一些,头要小一些,眼睛也小,此外,两种鱼体在背鳍和侧线之间的鳞片大小和数目也有区别,小黄鱼的鳞片大而稀疏,大黄鱼的鳞片小而密集。

小黄鱼和大黄鱼虽然长得很像,但是它们有着不同的产卵期和产卵产地,还有不同的越冬期和越冬产地,从来都是互不相混的。小黄鱼分布在辽东湾到台湾海峡之间,大黄鱼主要分布在黄海的海洲湾以南到南海的雷州半岛之间的广阔海域。小黄鱼一般是温水性浅海鱼类,生活在海水的近底层,只有在产卵的时候才浮到中层,大黄鱼则是暖水性浅海鱼类,生活在水的中上层,一般栖息在水深60米左右。

我国的海域气候大多温暖,饵料丰富,适合黄鱼生长,那些黄鱼索饵和产卵的水域,就是我国传统的渔场,我们在吃黄鱼的时候发现,黄鱼的肚子里面有两块小石头,这是用来干什么呢原来这是在鱼耳内腔里面藏有一种石灰质的耳石,它的形状和大小在鱼中不一样,在大多数硬骨鱼中,耳石成小块状,而黄鱼的耳石特别大,通常有小指甲那样大小,很明显,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石首鱼”。当外界声波传达到鱼体时,内耳中的淋巴就会发生同样的震荡,这种震荡能刺激耳石和感觉细胞,再由耳石经过神经传达到大脑中,从而产生听觉,耳石除了产生听觉,还有维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在内耳有高度的感觉细胞,当身体不平衡的时候,耳石立即压迫感觉细胞,然后立即报告到大脑。采取平衡措施。

味道鲜美的黄鱼,大家都吃过,但是为什么都是冰鲜鱼,而不是活鱼呢,很简单,因为在海水里生活的鱼类,对于水分的要求很苛刻,还需要有一定浓度的盐分,不过这不是唯一的原因,实际上,黄鱼从出海一刹那就差不都死亡了,因为这种鱼生活在比较深的海水里,经常要耐受比我们在空气生活大得多的压力,当它们被捕出水面以后,由于外界的压力突然降低,因此在鱼体内部就发生一些致命的变化, 比如鱼鳔中的空气因为外界压力突然减少而迅速膨胀起来,甚至超过了它所能容纳的体积,从而导致爆裂,此外,在黄鱼的血液中,血球原先摄取的氧气也因外界压力减小出现超量状态,这些使得黄鱼的身体特殊的“沸腾”状态,这些都对黄鱼的身体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促使它被捕捞上来之后迅速死亡。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