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鲎之灾:中国每年消耗10万对,“野味餐桌”是罪恶之源!

发表时间:2021/04/04 22:07:01  作者:牧海  浏览次数:2923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中华鲎(hòu)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早在4.75亿年前的奥陶纪就已经存在,有“海洋活化石”之称。

在上世纪70年代,中华鲎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东南沿海,资源量非常丰富,占世界资源总量的95%以上。中华鲎的血液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各地的非法捕捞现象日益猖獗,中华鲎也因此陷入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中华鲎之灾:中国每年消耗10万对,“野味餐桌”是罪恶之源?

中华鲎(学名:Tachypleus tridentatus)

如今,在珠江口以北已经很难再见到上岸产卵的中华鲎了。在台湾的西海岸,中华鲎已经区域性灭绝,目前只有金门岛有少量的幼龄中华鲎幸存;在福建的平潭,中华鲎的数量也从上世纪50年代的日产1000对下降到了2002年的日产4对,目前的数量还在持续减少。

不可否认,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猖獗的非法捕捞已经将中华鲎的生存推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人工繁殖与养殖或将成为这一物种最后的“救命稻草”。

中华鲎的“血案”

在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之前,中华鲎还曾是华南地区餐桌上的常见美食,带卵的雌性中华鲎尤其受欢迎。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中华鲎的野生资源逐渐走向了枯竭,广东、福建、广西等省将其列为了省级重点保护动物,但是非法偷捕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

中华鲎之灾:中国每年消耗10万对,“野味餐桌”是罪恶之源?

全球仅存4种鲎,中华鲎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

和其他的节肢动物有所不同,中华鲎的寿命很长,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发育到性成熟至少要13年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一旦中华鲎遭到了过度捕捞,种群资源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而中华鲎之所以会遭到过度捕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其血液的医学价值。

中华鲎之灾:中国每年消耗10万对,“野味餐桌”是罪恶之源?

鲎血液的提取

在过去的40年里,科学家先后在鲎的血液中发现了50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开发潜力巨大。值得一提的是,鲎血液中的变形细胞还能与革兰氏阴性菌的毒素产生黏连作用,据此制成的鲎试剂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在医学上应用非常广泛。

目前,全球的鲎试剂主要从中华鲎美洲鲎的血液中提取,这两种鲎也因此成了争相捕捞的对象。事实上,随着监管部门的介入和执法力度的加强,大多数渔民都会将误捕的中华鲎放回大海——真正要命的是那些“利益相关”的非法走私者。再加上栖息地的退化、环境的污染,中华鲎的生存现状已经不容乐观。

中华鲎之灾:中国每年消耗10万对,“野味餐桌”是罪恶之源?

比如在2002~2009年的短短7年时间里,香港的中华鲎减少了90%以上。2012年的调查显示,香港地区的后海湾和东涌湾还有少量的幼年中华鲎幸存,但局部灭绝的可能性很高。

北部湾:中华鲎最后的“庇护所”?

国内的研究团队曾对中华鲎的资源现状进行过摸底调查,结果发现北部湾地区是中华鲎最理想的栖息地,现存的数量也最多,甚至可以说是中华鲎在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

然而,即便是环境适宜的北部湾,中华鲎的数量也已经大幅减少。在上世纪90年代,每年大约有60万对中华鲎在繁殖季节上岸产卵,到了2010年,前来产卵的中华鲎亲本只剩下30万对,几乎损失了一半的繁殖群体。

中华鲎之灾:中国每年消耗10万对,“野味餐桌”是罪恶之源?

产卵繁殖的中华鲎

2015年,北部湾地区有30多个乡镇和村庄的居民接受了调查采访,受访者人数多达400名,其中既包括传统的渔民,也包括普通居民。调查结果显示,当地有95%的受访者认为北部湾海域的中华鲎数量比之前明显减少了。

有很多老渔民指出,从2011到2016年,每天最多只能看到30只中华鲎,最少的时候一只都见不到。而在上世纪90年代,当地平均每天捕获的中华鲎至少也有50只,最多的时候一次就能捕捞上千只。这些迹象都表明,即便在“大本营”,中华鲎的资源也依然发生了严重衰退。

201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将中华鲎的生存状态定为“濒危”,而在此之前,该物种的生存状态则为“数据缺乏”,这也表明人们对中华鲎的关注度有了很大提升,民间的保护意愿也随之强烈起来。

中华鲎之灾:中国每年消耗10万对,“野味餐桌”是罪恶之源?

中华鲎被IUCN定为“濒危”物种

而在另一方面,中华鲎作为一种传统的“野味”却受到了某些消费者的“强烈拥护”。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以及中国的华南地区,中华鲎曾非常受欢迎,被认为是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地道海鲜”。

统计资料显示,在广西沿海的海鲜餐厅中,一只2~3公斤的中华鲎价格在2018年时就叫价300元,而在1998年,同等规格的中华鲎只能卖到30元左右。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很多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甚至将野生的中华鲎通过物流运输到内陆地区来牟取暴利。

中华鲎之灾:中国每年消耗10万对,“野味餐桌”是罪恶之源?

厦门交警和工商部门查货500多只非法走私的中华鲎并放归大海

另外,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非法走私的贸易活动也开始萌芽,这无疑会给中华鲎的保护带来巨大的阻碍。

中华鲎的另一个危机:生境破坏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近海基础设施建设、海砂抽取、海水养殖以及滩涂围垦越来越普遍(尤其是东南亚国家)。这些人为活动都会导致中华鲎的自然栖息地被破坏,产卵场面积减少,生境大幅萎缩。

以越南为例。作为一个高度依靠海洋资源的东南亚国家,越南大约有2000万人的经济收入都来自于海洋捕捞和近岸养殖。为了发展水产经济,越南有大面积的潮间带都被改造成了蛤蜊池塘和虾塘,原先的红树林被成片推倒,海草床也被填平,生态系统的质量持续下降。

中华鲎之灾:中国每年消耗10万对,“野味餐桌”是罪恶之源?

越南三角洲的红树林(卫星图)

红树林和海草床都是中华鲎重要的栖息场所,为了片面追求经济而毁掉生态,这显然并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如今,越南沿海的“荒漠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近海几乎已经无鱼可捕,生态恶化的“负反馈”已经苗头初现。

而在中国的东南沿海,海砂抽取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这同样会导致中华鲎产卵生境的退化。总之,过度捕捞并不是中华鲎面临的唯一困境,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同样需要高度重视。

中华鲎之灾:中国每年消耗10万对,“野味餐桌”是罪恶之源?

为了保护近海的生态环境,中国的海洋保护区从1990年的5处增加到了2014年的249处,这使得中华鲎的保护工作往前迈出了一大步。然而,目前我国的保护区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资金投入不足,执法力度不强,很多保护区也沦为了有名无实的“纸上公园”。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到底该如何保护中华鲎?

从问题的源头来看,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来生产中华鲎的血液,这或许是拯救野生中华鲎的最佳方案。这种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是在现实层面却存在很高的难度。通过基因工程确实能够生产出鲎试剂所需要的活性物质,但是生产成本太高、产能也很低,目前还没有办法实现产业化。

中华鲎之灾:中国每年消耗10万对,“野味餐桌”是罪恶之源?

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每年需要生产出大约1000万支鲎试剂,按照这一需求量推算,中国每年要消耗掉10万对中华鲎。面对“市场刚需”所带来的压力,目前唯一切实可行的方案就是尝试中华鲎的人工养殖与增殖放流

通过人工养殖来拯救濒危物种,这并非无稽之谈,我国的娃娃鱼(大鲵)和中华鲟就是最好的例证。然而,中华鲎的人工养殖绝非易事,8~10年的生长周期拉高了时间成本,而且目前的养殖技术也不够成熟,幼龄苗种很难长到成年阶段。

中华鲎之灾:中国每年消耗10万对,“野味餐桌”是罪恶之源?

中华鲎的养殖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与科研投入,还需要养殖户和企业的大胆尝试、不断摸索。只有多方共同出力,中华鲎才有可能顺利度过灭绝危机,为医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