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广西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发展现状及建议
摘要:为持续发掘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技术优势,科学解决养殖过程中存在的自净能力不强、养殖品种单一等系列问题,促进区域养殖产业绿色高效发展。在总结广西地区实践经验基础上,全面掌握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发展现状,综合利用各类技术资源,优化养殖模式,调整产业机构,加速推进广西渔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广西;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水产养殖
中图分类号:S964.9 文献标识码:A
广西作为西南地区重要渔业产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依托良好水域资源,进行围网养殖[1]。粗放式经验模式,不仅造成水体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同时提高了生产成本,削弱了渔业竞争优势。为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加速推进产业模式转型,统筹经济要素与社会要素,广西投入大量资源,大力推进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旨在借助其绿色化、集约化生产优势,带动渔业生产模式提档升级。
1 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概述
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作为新型水产养殖模式,依托排泄物自我净化技术、高效水处理技术、集约化养殖技术以及智能化控制技术等手段,实现陆基圆形养殖池、增氧设备、水质检测设备以及控制终端联动,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构造图中1表示圆形养殖池、2表示养殖池尾水处理系统、3表示智能化控制组件、4表示养殖增氧设备、5表示养殖池排水系统、6表示养殖池进水系统。从整体结构布局来看,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结构简单,技术应用推广难度不高,整体投入相对较少,具有进行推广与应用的价值。同时在硬件设施规划过程中,需选择污水排出管道规格,确保养殖池内废弃物排出能力,形成推水效果,为后续水位控制以及底层污水更换提供便利[2]。为了更好地发挥出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优势,对于相关结构也需要做出细节性调整,例如为了保证固体废弃物排放能力,对圆形养殖池需要做好角度设置,将倾角保持在6°~10°,以此加快固体废弃物排出速度。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结构优势、性能优势,使其在广西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2 广西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发展现状
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广西地区在应用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过程中,暴露出自净能力不强、养殖品类单一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势必影响整个养殖模式技术优势发挥,需要养殖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审慎对待,科学处置。
2.1 广西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基本现状
与传统渔业养殖模式下相比,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整体投入规模较低,占地面积减少,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差异,灵活调整设备布局,打造零排放绿色养殖模式。广西基于自身环境特征考量,从2017年开始,有计划地引进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共建设完成养殖池5000多个,养殖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借助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技术优势,广西养殖产业得到持续发展,产业活力持续释放,养殖品种逐步增加,逐步成为全国重点渔业生产基地[3]。同时基于自身区域优势,部分企业利用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进行鱼苗驯化以及养殖,积极打造渔业产业链条,推动了渔业健康持续发展。
2.2 广西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短板不足
2.2.1 养殖模式技术体系不健全
作为一种新型养殖模式,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自我净化能力整体偏弱,无法满足渔业养殖过程中对于固体排泄物使用需求,造成养殖环境得不到预期效果,影响渔类养殖活动正常开展。根据相关研究机构提供数据,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固体排泄物净化只占整体排泄物总量的60%左右,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势必增加养殖池内水体更换频次,推高养殖成本。
2.2.2 养殖模式产业竞争力不强
使用技术定位来看,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适应于常规性鱼类养殖,养殖经济效益较低。这种产值模式无形之中限制了养殖模式经济价值与市场竞争力。同时与其他渔业生产模式相比,使用技术定位来看,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品牌化与标准化优势发掘不够深入,市场影响力不高,导致该渔业生产模式销售渠道较为有限、市场价格偏低。
3 广西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高质量发展策略
广西地区在开展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优化提升过程中,需要养殖户以及政府部门调整已有思路认知,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利用现有技术资源,采取有效举措,完成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优化调整。
3.1 做好场地选址建设
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认真做好场地选址建设等系列工作,通过土地资源合理化应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系列活动有序开展[4]。基于广西地区独特的地质特点,对于场地选择应当结合区域地形特点,灵活确定养殖池直径尺寸,例如养殖池直径6~12米,水深1.2~1.8米,应当嵌入到地面下30厘米,高出地面1米到1.5米,降低后续养殖操作难度,如图2所示。
同时选择污水排出管道规格,确保养殖池内废弃物排出能力,形成推水效果,为后续水位控制以及底层污水更换提供便利。
3.2 完善废物处理机制
渔类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含有有机物、氮、磷等物质的废水,这些废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进行排放,将会大大增加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危害生态平衡。为实现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绿色生产,渔业养殖废水处理环节,可以延长处理链条,将不同植物、不同鱼类以及田螺等纳入到废物处理之中,通过生物净化等方式,实现废物高效净化,逐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渔业经济效益[5]。除了做好上述生物净化处理工作之外,还可以采取分级处理方式,通过一级沉淀、二级净化等系列手段,稳步增强水体净化能力,有效满足渔业养殖中对于水体管控要求,推动养殖区域常规养殖管理有序开展。
4 結语
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在广西地区的应用,极大提升了渔业发展潜力,实现现有生产模式转型升级,充分满足了绿色化发展需求。本文从产业发展角度出发,在梳理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技术特性基础上,总结生产经验,明确短板不足,以此为契机,采取针对性应对举措,不断完善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参考文献
[1]周泽华,李万春. 汉中市南郑区渔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基层农技推广,2020(7):43-44.
[2]沈佳庆,文俊程,滕谦.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探讨[J].渔业致富指南,2021(3):99-101.
[3]郎言所.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渔业致富指南,2019(7):149-151.
[4]张振东,肖友红,范玉华.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发展现状简析[J].中国水产,2019(5):69-70.
[5]杨军,艾健,覃雅.湖北省宜昌市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发展现状及建议[J].中国水产,2020(9):142-143.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