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鉴定鱼种质量

发表时间:2023/11/05 18:38:19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3期  作者:李晓玉 王丕浩  浏览次数:308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冬季鱼种放养的最适时节从12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内陆由于面积大、鱼种放养量大、时间紧,快速鉴定鱼种质量十分重要。总结四点要领观察、摸、检查、缓适”更全面、准确、简捷、快速鉴定鱼种的质量,用正确的预防方法提高养殖效益。

一、观察

鱼种到达时,首先要抽取少量鱼种进行观察。

1.观察鱼种的外形

鱼种经过拉网、跑箱、选择、抓捕、装箱、运输等过程,多多少少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鱼苗体表的黏液是鱼苗体表的保护层,一旦受损脱落,常会使鱼苗感染病菌,在运输后就会发病死亡。一般情况下,可在每个运鱼袋中放入四环素0.25g,有较好的防病效果。鱼种出血是受到较严重伤害的主要表现。红唇、红身、红鳃盖,俗称“三红”,是鱼种受到较严重伤害的典型症状,这样的鱼种质量较差、成活率低,存活下来的鱼体质恢复慢,易染病,特别是有大面积鳞片脱落的鱼易被水霉大量寄生,难以存活。造成“红唇、红身、红鳃盖”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跑箱时间过长。鱼种高密度拥挤在网箱中,位于网箱边缘的鱼就会不断顶撞网衣,导致嘴唇出血发红;躯体在网衣上摩擦就会导致鳞片脱落,皮肤出血发红;鱼群过分密集时,相互摩擦挤压就会导致鳃盖出血发红。跑箱时间越长,“红唇、红身、红鳃盖”的鱼就越多,出血发红现象就越严重,更加严重时,鱼的尾鳍就会大量分岔裂开。

二是运输时间过长。当运输密度过大,运输时间过长时,鱼群相互顶撞、挤压,特别是与箱壁的顶撞,也会导致大量鱼种出现“红唇、红身、红鳃盖”现象;因运输导致的“三红”鱼,鳞片脱落较少,红身也较轻,主要为嘴唇和鳃盖出血发红。

当鱼种中只有少数个体出现“红唇、红身、红鳃盖”时,属于正常现象,当“三红”鱼所占比例达到12%时,鱼种质量较差,不宜选用。

2.观察鱼种体质

当鱼种从车箱中刚取出时,跳动迅速、有力,说明鱼种体质好;取出时,鱼种绵软、无力、不动,说明鱼种体质较差。导致鱼种柔弱、无力,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停食过早,鱼种体质瘦弱,这种鱼头大,躯干瘦瘪无肉,尾柄细长。

二是缺氧昏迷或二氧化碳中毒昏迷。缺氧昏迷多发生于短途运输,供氧不足,这种鱼在缺氧昏迷时间较短时,放入待放水体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状态,时间稍长,就会造成大量死亡。二氧化碳中毒昏迷多发生于长途密封仓运输。长途运输的鱼种每隔4小时必须更换一次水,否则水体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就会大量进入机体血液中,使血液pH降低,血红蛋白载氧能力下降,严重时,就会导致鱼类昏迷和死亡。二氧化碳中毒的鱼,处于轻度昏迷状态时,放入大水体后,需要几分钟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处于深度昏迷时,一般很难或完全不能恢复。

3.观察鱼种的体色

鱼种质量优劣在体色上有明显的反映。不同种类的优质鱼种体色有所不同:青鱼体色呈灰白色,越健壮体色越淡;草鱼体色呈淡金黄色,灰黑色网纹鳞片明显,越健壮,金黄体色越显著;鲢鱼背部银灰色,腹部银白,越健壮,银白色越光亮;鳙鱼体色呈金黄褐色,两侧有黑色斑点,越健壮,黑色越淡,金黄越显著。凡是体色发黑、灰暗、失去光泽的鱼都为不健康的劣质鱼。

4.鱼种特征

目前大水体放养的鱼类品种较少,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团头鲂、鲤鱼、鲫鱼、细鳞斜颌鲴、鳜鱼、翘嘴红鲌等。青鱼、草鱼、鲢鱼、团头鲂、细鳞斜颌鲴、鳜鱼、翘嘴红鲌很少有相似品种或品系,种类特征明显,容易辩认;鳙鱼出现一些变异品种,如黄色鳙鱼、白色鳙鱼、红色鳙鱼以及鲢鳙杂交鱼等。目前市场上对这些鳙鱼的变异品种尚未能广泛接受,必须注意辨认去除。鲢鳙杂交鱼,体色较黑,但头部较小,失去了大头的优秀特征,必须注意分辨去除。纯正的鳙鱼,头部宽大,体色呈灰黑色,躯体分布有很多不规则的花纹。鲤鱼、鲫鱼有很多品种或品系,必须通过其主要特征加以快速辨别。如:普通鲫鱼体色较深,鳞片较大;湘云鲫体色金黄,有一对很短的胡须;银鲫体色银白,鳞片较小;建鲤体色金黄,体形修长,尾鳍鲜红。

5.观察天气、温度变化

天气、温度也和鱼种有直接的关系,它直接影响到鱼种放养的成活率。6℃左右是鱼种放养的最适水温。当气温与水温都稳定在6℃左右时,对鱼种的运输、放养都很有利;当气温低于5℃或高于16℃时,不利于鱼种放养;当气温与水温相差5℃以上时,经过长途运输的鱼必须经过缓温(用待放水体的水缓慢更换运输仓中的水,使鱼体温度与待放水体的水温基本一致)后,才能放入待放水体中。

二、摸

“摸”是“观察”的继续,主要是对鱼体表面黏液情况的辨别:如果鱼体光滑、圆润,说明鱼种皮肤正常,如果鱼体表皮粗糙、刺手,说明鱼种体表黏液较少或消失。失去黏液的保护,鱼体容易受损,易被病原体感染;失去黏液的屏障,外界水份会透过皮肤大量渗入机体,使体内渗透压失衡,成活率大大下降。造成鱼体表面黏液消失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因挤压、摩擦、撞击、疾病等因素,使鱼体表皮受损严重,黏液分泌功能下降或消失。二是鱼体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因干燥、寒冷使表皮受损,丧失或部分丧失黏液分泌功能。三是水质恶化、缺氧、pH过低时,鱼体皮肤受到较大伤害,使表皮黏液分泌功能下降或完全消失。如果鱼体只是黏液有所减少或局部黏液消失时,这种鱼放入大湖后,体表皮肤黏液很快就能恢复,不会影响到鱼类的生存;当鱼体大部分表皮黏液都完全消失时,这样的鱼种成活率很低,不宜选用。当然,鱼体表皮黏液也不是越多越好,黏液过多、浑浊、无光泽则是一种病态表现。

三、检查

“检查”是针对病原体的检测。到了冬季,有些病原体完全死亡消失,有些潜伏于鱼体,并由鱼种带入并传播,如锚头鳋、指环虫、车轮虫、鳃隐鞭虫、黏孢子虫等。寄生于鱼体表的锚头鳋,肉眼可见;寄生于鳃片上的指环虫、车轮虫、鳃隐鞭虫等,可借助于显微镜进行检测;寄生于肠道中的寄生虫或细菌,须对肠道进行解剖;还有些病原体,如黏孢子虫、细菌、病毒等,还须对鱼种来源地进行调查,严禁疫区鱼种进入。所有鱼种在放养前,必须根据检测结果,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药浴(杀虫、灭菌、收敛)。

四、缓适

“缓适”是给待放鱼种进入新环境前的一个适应过程,同时对待放鱼种进行最后一次全面质量观测。大水体鱼种放养,不能将鱼种直接抛入水体中,一定要通过缓适箱(网箱制成)或缓适仓(船仓制成)的缓慢适应后,自行游入待放水体。其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给鱼种一个缓适过程。鱼种刚从拥挤的鱼仓中取出时,应激反应大,个个惊慌失措,一下放入大湖,就会晕头转向,乱窜乱游,有的直冲上岸,有的直插水底淤泥,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死伤。鱼种通过缓适箱(仓)缓适后,就会通过箱(仓)口自行游走,既不会给鱼种造成二次伤害,又预防了应激反应引发的死亡。

二是对所有待放鱼种进行一次过滤式检测,收集死鱼,更加准确掌握放养鱼种数量。“观察、摸、检”只能对鱼种的少数个体进行质量鉴定,“缓适”能够对所有待放鱼种进行全面观测,一旦发现有部分死鱼或濒临死亡的鱼漂浮于水面,立即停止卸鱼,并对鱼种质量进行更加全面的质量检测,给客户作出合理解释和退回。由于不同鱼仓装载鱼的数量不同,质量就会不同;同一鱼仓的不同部位得到的氧气会不同,鱼的质量也会不同;特别是有些商贩将一些质量较差的鱼、甚至死鱼放在一个鱼仓中,趁检测人员不注意,就将其掺入称量框中,或将少量濒临死亡的鱼直接掺入好鱼中。有些鱼种因缺氧、二氧化碳中毒等因素,处于不可逆转的深度昏迷状态或濒临死亡状态,“观察”“摸”都很难发现,通过缓适箱(仓)的缓适和观察,就能很容易发现。特别是夜晚鱼种放养,缓适箱(仓)必不可少。

通过“观察,摸,检查,缓适”的正确有序的过程,大大应对放养过程中,后的各项问题,更全面,更快速,更准确的鉴定鱼种的质量。

(通联:253300,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水产局办公室技术站 电话:18605409776)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