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用药减量措施
池塘养殖用药减量措施
郭少忠,郑建波,钟敏菱
(1.东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东莞 523083;2.东莞市农业农村局,广东 东莞 523001)
近年来,水产养殖中常存在滥用药物、超量用药、人药鱼用、违规用药等现象,既无法治疗病害,又污染水体,破坏生态,导致药物残留。2021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通知》(农办渔〔2021〕6 号),提出用药减量行动是水产养殖重中之重,关系到病害防治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指当年使用的药物总量、药物品种特别是抗生素、重金属、杀虫药、消毒剂等,比去年或往年同比减少,甚至不用。现就水产养殖中如何开展用药减量行动进行探讨。
1 池塘养殖用药量
以同一池塘养殖为例,所有人员、设备配套和养殖技术相同,养殖品种、规格、密度、饲料相同,池塘用药量(包括药物品种和数量)与往年比较,可能出现增加、持平和减少3 种结果。
1.1 增加
池塘经过1年养殖,养殖水产品的排泄物、饲料残饵、浮游生物沉积和药物残留等增多,底质环境变差;微生物和寄生虫对药物产生一定耐药性,病害防治需加大用药量;塘底淤泥累积,有机物质增加,消耗水体溶解氧,增加了改水、改底药物的使用量。
1.2 持平
池塘经过1年养殖,若养殖水质好、水产苗种优、养殖密度适当、养殖技术高、用药得当,对应的塘底淤泥累积少,池塘老化慢,养殖生物发病少等,养殖用药量可基本与去年持平。但在实际养殖生产中,用药量持平的情况,多见于新塘养殖头2年或者大水面养殖情况。
1.3 减少
养殖期间,若风调雨顺、水质稳定、生产顺利,没有或较少发生病害,同等条件下,水产养殖用药量可能会减少,但这种情况较少见。另外,在养殖密度小、产量低、产值低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用药减量。
2 用药减量措施
2.1 池塘管理
采取清塘消毒、铲除塘底淤泥、夯实塘基和塘埂、池塘生态修复等方法。同时确保养殖水质达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1—2001)《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2—2001),使养殖水体保持嫩、绿、爽、活。
2.2 种质与饲料
选择检验检疫合格的优良水产种苗是关键。良好的种质资源,生长速度快、病害少,有利于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此外,还需选择营养均衡全面、保健功能强、优质安全高效的人工全价配合饲料,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
2.3 养殖技术和人员培训
加强现代渔业技术示范推广,通过优化池塘水体生态环境、饲料结构、水质调控技术和专家服务系统,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平,减少病害发生率。开展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使养殖者熟练掌握水产养殖技能,牢记“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真经,保持适当的养殖密度,规范操作,科学投喂,加强日常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 养殖模式与养殖设备
水产养殖的各项技术日新月异,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设备层出不穷。综合利用多层次生态链/立体养殖、流水养殖、池塘循环水养殖、集约化养殖、人工生态环境养殖、水产品与农作物共生互利养殖(如稻鱼、鱼菜种养模式)、产业化智能养殖、智能渔场的智慧渔业、休闲渔业和渔光互补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完善池塘养殖设备(增氧机、抽水机、投饲机、网具、渔筛、水质检测仪和病害防疫检疫仪等)配套,为养殖水产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5 病害防控与渔药管理
水产病害有病毒、真菌和细菌性疾病,以及纤毛虫类、蠕虫类、绦虫类等寄生虫病害。首先通过病毒和细菌检验、寄生虫镜检等诊断方法,综合诊断病害,精准用药。充分掌握病原体耐药性状况,特别是病原对药物的敏感性,严格执行处方药使用管理制度,杜绝使用禁用和停用药物,遵守休药期。其次,开展池塘养殖病害监测,实时掌握养殖水产品病原分布、病情动态和流行趋势。研判防控形势,及时发布病害预警。养殖水产品一旦出现病害苗头,从源头控制,防止大范围暴发。再次,主管部门加强对生产兽药(渔药)企业的监管,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控制渔药质量。
2.6 免疫防控药物替代品
加大免疫防控技术应用力度,通过口服、注射疫苗(如草鱼“三病”疫苗)等方式,增强水生生物抗病免疫能力,预防病害,减少药物用量。促进水产用中草药产业健康发展,遴选开发水产用抗菌药、除虫药等替代产品。科研单位和渔药厂家也应研发和生产其他低毒、高效、安全的药物。
3 药物类别减量要求
水产药物应在国家发布的允许用水产用药范围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2年1、2 号》《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以及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原农业部2002年235 号公告)等要求。关注农业农村部不定期发布的公告中关于更新水产药物、最新的可用药物、停用药物、禁用药物规定。
水产药物品种繁多,有抗病毒类、抗生素类、消毒类、除虫类、微生物制剂、改水改底类、中药类、重金属类和添加剂类等。减量的水产药物首先应是抗病毒类和抗生素类;其次是消毒类、除虫类和重金属类;再者是微生物制剂、改水改底类、中药类和添加剂等。
4 结语
池塘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水质、种苗、投入品、养殖模式、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需要协同开展、相互促进、共同配合。目前,水产药物使用的风险评估总体不完善,特别是药物对养殖生态环境的风险评估等,应深入开展相关研究。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