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要求
池塘是养鱼的最基本单位,它既是鱼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又是鱼类天然饵料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有机物分解的场所。只有选好场址,建造标准化的池塘,再加上合理的科学管理,才能使池塘养殖顺利开展下去。
1水源。
水质良好而又可靠的水源是池塘养鱼必需的,因为养鱼池塘要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一定水量及调节水质,从而实现密放精养,高产稳产。水源以无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库水、井水为好,这些水的溶氧量高、水质好,有条件的最好过滤一下,除去敌害等。
水源的水质要求溶氧量能在3~5mg/L以上,pH值7.0~8.5,有机耗氧量在30mg/L以下,没有硫化氢的存在。
2面积。
养鱼池的面积要适中。一般亲鱼池、鱼苗池、苗种池为便于管理和操作,以2-5亩为宜。设备和技术条件较好的苗种池也可在1亩左右,成鱼池可在30亩左右,目前由于养殖技术和各方面条件都较成熟,在实际养殖中成鱼池面积可达50亩以上。
池塘面积大,受风和日照面积大,风浪促使池水对流,使上下水层混合,可提高底层氧量,从而改善水质,促使物质循环,减少或避免池底氧债的形成,有利于养大鱼。但过大面积也有不利的影响,它会带来投饵不方便,容易形成鱼类吃食不匀,捕捞困难,塘坎易倒塌。
3水深。
池深水宽是密放混养的基础。池水过浅,水体小,水质量变化,鱼类活动范围小,饵料生物少。池水过深,不但费用高,而且对养鱼也没有什么好处,深水处浮游植物数量少,光照弱,光合作用产氧少,风力不易使上下水层混合起来。
一般情况下以鱼苗池水深1m左右,苗种池水深1.5~2m,成鱼池2~3m为宜。
4池塘的形状和方向。
池塘最好是东西向的长方形为好,长宽比为2∶1或3∶2,这样的池形优点是池坎遮阴小,水面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和水温的提高,在养鱼季节偏东风和偏西风较多,受风面大,有利水中溶氧量的提高,可减少鱼类浮头。长方形鱼池便于拉网操作,注水时易形成全池水的流转。
池底要平坦,或略向排水口倾斜,以利于捕鱼和干池。池坎要坚固,池堤要高出供水位0.5m以上,以防洪水,但池坎不宜栽种高大树木。
5底质。
池塘的底质从多方面影响水质,对养鱼非常重要。池塘的底质首先要求保水性能好,并且要有一定的底泥才能保持一定的水位和肥度。池塘的底质通气状况不良,比如有人把塘底硬化或封膜,这种"不接地气"没有底泥缺乏水的缓释能力,容易造成有机质分解较慢,会引起水质酸臭恶化。
淤泥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具有保肥、供肥和调节水质的作用,新修建的池塘施肥后,肥度和水质常不稳定就是因缺少淤泥的缘故。但淤泥过多,有机物耗氧过大,造成底层水长期缺氧,甚至形成大量氧债,容易引起鱼类浮头。因此,池塘的淤泥不宜过多,以保留10~15 cm为宜,若淤泥过多应每年清除。
6池塘环境。
池塘的周围不能有高大的树木和房屋。池边不应有窝藏敌害、消耗水中养分和妨碍操作的杂草及挺水植物。如果池塘四周障碍物多,不仅操作不便,还因遮阴挡风,影响池塘的氧气条件和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影响养鱼生产。因此,从养鱼增产的角度出发,池塘的周围应以开阔为好。
7池塘的改造。
良好的池塘条件是获得养鱼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如果池塘达不到养鱼高产的要求,就应加以改造,以改善鱼类的生活环境,达到高产稳产的要求。池塘改造的具体内容是: 小塘改大塘,浅塘改深塘,死水塘改活水塘,低坎窄坎塘改高坎宽坎塘。
另请参阅:水产养殖:实现稳产高产和高效益的条件具备和必然要求
(备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系刘文俊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