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鱼技术全面解析
一、概述
网箱养鱼是在天然水域条件下,利用合成纤维网片或金属网片等材料装配成一定形状
的箱体,设置在水体中,把鱼类高密度地养在箱中,借助箱内外不断的水交换,维持箱内适合鱼类生长的环境,利用天然饵料或人工投饵培育鱼种或饲养商品鱼,这种养鱼方法叫网箱养鱼。网箱养鱼原是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传统的养殖方法,后来逐渐在世界各地得以推广,目前在日本、挪威、美国、丹麦、德国、加拿大、智利等国家养殖规模较大。
我国淡水网箱养鱼自1973年开始,分别在湖泊、水库中利用天然饵料进行网箱培育大规格鲢、鳙鱼种获得成功。以后又在网箱养鲢、鳙商品鱼,以及投饵网箱养殖罗非鱼、鲤鱼、草鱼和团头鲂试验均获成功。网箱养鱼推广的地区、网箱养殖的面积和养殖的种类都有迅猛的发展。目前,网箱养殖鲢、鳙鱼已形成配套技术,养殖鲤鱼、罗非鱼等技术已趋成熟,机械化网箱养鱼的配套技术业已推出;网箱养鱼已遍及全国各地的湖泊、水库、河沟、渠道等水域;网箱养殖的种类在淡水中已扩展到鳜、鲤、虾、蟹、虹鳟、珍珠蚌等。1988年吉林省网箱养鲤鱼的高产记录达87t/亩(130.kg/m2)省眉山县灌溉渠道内金属网箱养鱼最高产量达l66.t/亩(250kg/ m2);黑龙江省镜泊湖渔场的一个l立方米的网箱养鲤鱼,产量高达361kg/ m2。
根据我国淡水网箱养鱼发展的特点,可以分为利用天然饵料基础和人工配合饵料两种类型的网箱养鱼,这两种类型大体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培育鱼种,在水库、湖泊中利用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细菌絮凝物等天然食料在网箱中培育大规格鲢、鳙鱼种,一般产量可达到2000kg/亩~4000kg/亩;二是在水质肥沃的水库、湖泊中利用天然饵料饲养滤食性鲢、鳙鱼,
或利用草型湖、河中丰富的水草资源饲养草食性鱼类,网箱饲养鲢、鳙鱼产量可达3000kg/
亩~5000kg/亩,草食性鱼类产量可在4000kg/亩~6000kg/亩;三是完全投喂配合颗粒饲料
生产商品鱼,主养鲤鱼、罗非鱼等吃食性鱼类,一般亩产量可在20t~60t,高产的可在
100t/亩以上。此外,近年来又发展了网箱养鳜、大口黑鲈等肉食性鱼类及其他名、特、优
种类。
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都非常重视海水网箱养殖,近20年来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已在挪威、智利、英国、丹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广泛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海水网箱的发展速度更快。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海水网箱养殖范围不断扩大,从近岸到离岸;网箱框架材料不断升级换代,采用高强度塑料、塑钢橡胶、不锈钢、合金钢、钢铁等新型材料;网衣材料由传统的合成纤维,向高强度尼龙纤维、加钛金属合成纤维的方向发展;网箱形状除传统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外,还开发了蝶形、多角形等形状。网箱养殖形式由固定浮式发展到浮动式、升降式、沉下式等;网箱容积由几十立方米增加到几千立方米甚至上万立方米;网箱年单产鱼类由几百千克增加到近百吨;养殖品种扩大到几十种,几乎涉及市场需要量大、经济价值高的所有品种;养殖方式也由单一鱼类品种养殖,到鱼、蟹、贝等多品种综合养殖;养殖管理朝自动化发展,普遍采用自动投饵、水质分析、水下监控、生物测量、鱼类分级、自动吸鱼、垃圾收集等自动装置;并在苗种培养、鱼类病害防治和免疫、全价配合饵料、网箱材料抗紫外线、防污损等方面加速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
我国海水网箱养殖起步较晚,目前仍然以浅海内湾浮筏式网箱养殖为主。近年来,从国外引进深水抗风浪网箱并加以国产化,但是许多技术还处在探索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传统的网箱养殖逐渐向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发展,但是深水抗风浪网箱价格贵、技术要求较高、配套设施要求较完备,我国正处在对其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造的阶段,因而传统网箱在我国还占有较大的比重。
二、网箱养鱼高产原理
1、生态学原理
网箱养鱼虽然把鱼类限制在很小的空间,但借助于箱内外水体的不断交换,使网箱内的溶氧、氨氮等各项水质指标与网箱外的广大水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由于网箱中的水量与整个水域的水量相比是微乎其微,所以在水交换良好的网箱内,各项水质指标基本上与网箱外的大水域一致,这就使得网箱内的鱼群同样可以"享受"整个大水域良好的生态条件,使网箱内始终保持鱼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生态生境。氧气充足,天然饵料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鱼类代谢活动中排出的废物、残饵和粪便均能及时地随水流向周围扩散、稀释、分解。因此,在网箱里只要保证足够的天然饵料或人工饵料,就能进行高密度养殖并获得高产。由此可知,网箱内良好的生态条件依赖于大水域本身的良好生态条件和水体交换,因此在选定网箱养鱼的水域时要对水域条件加以考察了解;在实施网箱养鱼时,关于网箱的形状、规格、网线粗度,网目大小、网箱的布置,以及日常管理中清洗网箱等,均要着眼于如何有利于网箱内外充分的水交换。
小体积网箱能比常规网箱有几倍之高的载鱼量,而不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其原因就在于小体积网箱有更高的换水率。网箱越小,其四周表面换水面积与体积之比也就越高,自然水流和鱼的游动所造成的水体交换率也就越高。例如一个1的小网箱和一个常规的鲤鱼网箱(5m×5m×2m)相比较,前者的侧面积与体积之比为4:1,而后者仅为08:1。而且,小体积网箱的长、宽的尺度都较小,在流速相同的条件下,水流穿过小尺度网箱所需的时间较短。因此,小网箱内水的更新速度快。
2、生理学原理
网箱把鱼类的活动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避免了凶猛鱼类的危害和风浪的袭击,使它们的活动量减少,降低了能量消耗,增加了营养积累,有利于生长和育肥。胡传林等(1980)进行了网箱内外鲢、鳙鱼种肌肉中磷酸肌酸含量、血红素(Hb)、血球比容(Ht)等生理指标和网箱内外鲢、鳙鱼种肌内生化成分的对比研究。磷酸肌酸是一种能提供高能量的磷酸化合物,在肌肉运动生理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行动敏捷或运动量增加时,需要更多的磷酸肌酸来提供能量。研究结果表明,网箱外鲢鱼种肌肉中磷酸肌酸的含量比网箱内的高37.5,鳙鱼种则高43.2%,若将鲢、鳙鱼种放入水槽中(流速为0.414m/s~0.591m/s),让其奋力顶水60min~120min,鲢鱼的磷酸肌酸含量比网箱内增加67.9%,鳙鱼增加53.5%;若在网箱中放入凶猛鱼类,则鲢鱼磷酸肌酸含量增高55%,鳙鱼增高34%。以上结果说明网箱内鲢、鳙鱼受到的干扰少,活动强度下降,能量的消耗也就少了。研究表明,网箱内鲢、鳙鱼种的Hb和Ht均比网箱外的同种鱼为低,同样证明网箱内鱼类的活动量比网箱外鱼类的活动量低。网箱内的鱼类受到空间结构的限制,减小了运动量,能量消耗减少,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积累,表现在肌肉生化成分的组成上,相同规格的鲢、鳙鱼种肌肉中水分的百分含量网箱内的比网箱外的少,而蛋白质和脂肪的百分含量网箱内的高于网箱外的(表1)。
表1 网箱内外鱼类肌肉成分的比较
项 目 |
水 分(%) |
粗蛋白(%) |
粗脂肪(%) |
|||
鲢 |
鳙 |
鲢 |
鳙 |
鲢 |
鳙 |
|
网箱外 网箱内 网箱内比网箱外
|
79.62 78.66 -1.2
|
82.32 81.75 -0.7
|
16.38 16.90 +3.2
|
15.15 16.61 +3.0
|
2.86 3.46 +20.9
|
1.08 1.59 +47.9
|
三、网箱结构与材料
网箱一般由箱体、箱架、浮子、沉子及固定装置等组合装配而成。
1、箱体〖HT〗
网箱的主体部分。由网线编织成网片,缝制成不同形状和规格的箱体。通常由四周的墙网、底网和盖网缝合为一个封闭的箱体,也有不加盖网的敞口网箱。网线材料有尼龙线(锦纶)、聚乙烯线(乙纶)、聚丙烯线(丙纶)等几种合成纤维或钢丝网等。目前应用最广的是低压聚乙烯线,由直径为0.21mm或0.25mm的单丝捻制而成。网线规格常用如下数码表示,如0.21/2×3,表示单丝直径为0.21mm,2根单丝为1股,以3股捻合而成,共有6根单丝。聚乙烯网线强度大、耐腐、耐低温、少吸水、不用油染,价格便宜(为锦纶线的30%~40%),深受群众欢迎。锦纶线编结的网片强度大、柔软,但成本较高,又易附着污物和寄生物,不易洗刷。
2、箱架
安装在箱体的上纲处,支撑柔软的箱体,使其张开具有一定的空间形状;同时,也有一定的浮力,充当浮子的作用。材料常选用毛竹、木材或无缝钢管等。若箱架的浮力不足,可在网箱四条边角系上浮球或浮桶。
3、浮子和沉子
浮子安装在墙网的上纲,沉子安装在墙网的下纲。其作用是使网箱能在水中充分展开,保持网箱的设计空间。为了保证盖网和底网能平铺,要分别在适当位置安装少量浮子和沉子,以保持网箱的有效体积。浮子的种类很多,应用最为普遍的是塑料浮子。塑料浮子有泡沫塑料浮子和硬质吹塑塑料浮子两种。一般选用直径为200px~l75px的泡沫塑料浮子。沉子一般采用瓷质沉子,重量为50g~250g/个,要求表面光滑。铅、混凝土块、卵石、钢管等均可用作沉子。以钢管作沉子,还能将底网撑开,使网箱保持良好的形状和有效空间。
4、锚和锚绳
锚有铁锚(10kg/个~25kg/个)或混凝土块(30kg/个~40kg/个)。锚绳用聚乙烯绳或钢索等绳缆均可,长度应超过水深的3倍。
四、网箱制作
1、网箱的形状和大小
网箱的平面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圆形等多种,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最为多见。网箱的大小可分为三类:大型网箱,面积60m2~l00m2;中型网箱,面积30 m2左右;小型网箱,面积在l5m2以下。
2、网箱高度
饲养滤食性鱼类的网箱,墙网的高度应根据水域的深度、浮游生物的垂直分布确定。一般在水库中墙网的高度取2m~4m,湖泊取l.5m~2.0m,浅海取35m为宜。敞口式网箱的墙网应高出养鱼水面1750px。
3、网目大小
以不逃鱼,节省材料,箱内外水体交换率高为原则。例如:网箱养鲢、鳙鱼,鱼苗育成夏花的网箱材料宜用100目/m2的聚乙烯网布;养夏花的网箱,以6目/m2~8目/m2的经编聚乙烯网布为好;对于夏花以上的不同规格鲢、鳙鱼种,其网目尺寸可参考表2。
表2 不同规格鱼种适用网目(cm)
网 目 |
0.7* |
0.8*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2.0 |
2.2 |
2.5 |
3.0 |
最小鱼种规格 |
2.7 |
2.9 |
3.0 |
4.0 |
4.6 |
5.0 |
5.4 |
5.8 |
7.7 |
8.5 |
9.6 |
11.5 |
注:*为经编网,其余为聚乙烯结节网。
生产过程中要随着鱼种规格的增长,适时改用较大的网目。做到分级配套,以充分发挥网箱的效能和有利于鱼的生长。
4、网箱装配
一般用穿、绕、并三种方法缝制。如一个有盖的长方形网箱,缝制方法可有三种:(l)用六块网片并缝成型;(2)四面的墙网每二边合为一片网,加下底和上盖共四片网并缝成型;(3)四周的墙网为一片网,加底网和盖网,由三片网并缝成型。下面以8m×4m×2m封闭柔软浮动式鱼种网箱为例,说明其装配方法如下:网片由0.21/l×3聚乙烯线手工编织,单死节,目大10mm。先编织成六块网,二块长边的墙网为l334目×250目,二块短边墙网为667目×250目,盖网为1334目×667目,底网为l600目×800目。首先用0.2l/6×3聚乙烯线按设计长度,二端各增加1250px作为穿纲,将六块网片边缘逐目串起。然后用0.2l/8×3聚乙烯线作帮纲,将墙网上纲、盖网边缘的穿纲,连同帮纲进行并纲结扎。结扎时用0.2l/6×3聚乙烯线将相邻两根穿纲间目绕缝,每隔500px结扎l次。墙网底部的穿纲与底网的穿纲按五目对六目穿绕连接,分段结扎。在盖网上开一个投饵口,或在一角的二边各留一段长1.0m~1.5m的活络网口作为投饵、放鱼和出鱼之用,用0.2l/9×3聚乙烯线作为浮子纲,穿扎直径250px~300px的泡沫塑料浮子,间隔l0~375px,然后与墙网上纲并合;在盖网上每隔lm~2m结扎一个直径250px的泡沫塑料浮子,排列成行,行距2.0m~2.5m。在墙网下纲系瓷质沉子,每只沉子重50g,每隔1250px结扎1个。
五、网箱设置方式
网箱在水体中的设置,应根据水域条件、培育对象、操作管理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加以考虑。设置方式适当与否,影响网箱养鱼的产量。设置方式既要考虑管理的方便,把网箱相对集中于一区域,又要保持一定间距,不影响水流交换和鱼类生长。网箱排列应尽可能使每只网箱迎着水流方向,一般呈“品字型”或“梅花型”,使之相互错开位置,以利箱内外水体交换。
网箱设置方式有以下几类:
l、浮动式
其特点是网箱可根据水位变化而自动升降,可使网箱内的体积不因水位升降而变化。浮动式网箱又可分为封闭框架式、封闭柔软浮动式、敞口框架式等。浮动式有单箱单锚(或双锚)固定法和串联固定法二种。单锚固定的网箱可随着水位、风向、流向变化而自动漂动与转向,但抗风浪能力较小。串联固定法由多个网箱(一般为4个~6个)以一定间距串联成一行,两端抛锚固定。网箱间距为3m~l0m,而行间距离则应在50m以上。
2、固定式
网箱固定在四周的桩上,通常在桩上安有铁环或滑轮,与网箱上下四只角联结。调节铁环位置或滑轮上绳索长度,则网箱可随之升降,但一般情况下箱体不随水位变化而升降,但箱体入水深度随之变化,大多数为敝口式,适用于水位比较稳定的浅水湖泊及水库地区的河沟中,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管理方便、抗风力强等特点。
3、沉下式
整个网箱全部浸没于水中,水位变化不影响网箱的有效容积,网衣上附着生物较少,缺点是投饵和操作管理不便。在我国北方地区多用于苗种或成鱼越冬。
六、网箱养鱼技术
(一)淡水网箱养鱼技术
1、网箱饲养滤食性鱼类
利用天然饵料进行网箱养殖鲢、鳙鱼种和成鱼是我国网箱养鱼的一大特色。网箱养鲢、鳙鱼投资小、效益高、便于管理。与网箱饲养吃食性鱼相比,对资金较缺乏的地区开发大水面渔业,是一条良好的途径。
(1)水域浮游生物量与养殖鲢、鳙鱼效果的关系
只有水质良好、饵料生物丰富的水体,依靠浮游生物进行网箱养殖鲢、鳙鱼才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国内有关单位网箱养鲢、鳙鱼种和成鱼的报导列于表4-3,供参考。由表可以看出,在浮游植物160万个/L以上,浮游动物2000个/L以上的富营养水体,可放夏花鱼种200尾/~600尾/,经60d~80d培育,鱼种可达l0~325px,可生产鱼种200尾/~500尾/;在一般营养型水体,夏花放养密度可控制在100尾/~200尾/。总之,网箱养殖滤食性鱼类,其渔产力主要取决于天然饵料的丰度,其养殖密度应以天然饵料丰度决定的网箱容纳量、鱼种出箱规格、养殖技术水平兼顾加以确定。
表3 水域浮游生物量与鲢、鳙养殖的关系
地点 |
水温(℃) |
饲养 天数 |
浮游 植物 万个/升 |
浮游 动物 (个/升) |
入箱 密度 (尾/米2) |
入箱规格(cm) |
出箱 数量 (尾/米2) |
出箱 重量 (kg/米2) |
出箱 规格(cm) |
备注 |
山东 雪野 水库 |
26-28 |
66 |
188.4 |
1913 |
325 |
5 |
3 |
3.35 |
10 |
以设计面积计 |
湖北 白莲 河水库 |
27-34 |
55 |
392.1 |
3000 |
611 |
5 |
573 |
24.35 |
14.3-15.3 |
以设计面积计 |
湖北 白莲 河水库 |
|
一年 |
|
|
112 |
35-60g |
96 |
60 |
625g |
饲养 成鱼 |
广东 鹤地 水库 |
|
55 |
161.6 |
14726* |
362 |
5.6 |
316 |
3.8 |
11.6 |
丹丰点15号箱
|
黑龙 江新 兴湖 |
17-25 |
53 |
198 |
35630 |
250 |
6.6 |
200 |
|
9-11 |
|
安徽 佛子 岭水库 |
26.5 |
146 |
197 |
|
79 |
14.6 |
78 |
12.65 |
|
成鱼箱10号 |
*原生动物占95%。
(2)保持良好的水体交换性能
只有依靠充分的水体交换,才能使网箱内的饵料生物和鱼类必需的溶氧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才能使箱内鱼类新陈代谢排出的废物随水流带出网箱。因此,箱区应设在水流畅通、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流速在005~02m/s的范围内。流速过大,鱼类消耗的能量较多,不利于鱼类生长。要经常清洗网衣,以保持良好的过水效能。网箱布局要合理,以利于增大过水面。
(3)入箱前准备
网箱下水前,应检查网箱及有关器材。如有漏洞、开缝应及时修补、并补足缺失器材。网箱应在鱼种入箱前3d~5d下水安装好,使网衣柔顺,以免擦伤鱼体。入箱的鱼种应经三次拉网锻炼。宜选择晴朗、低温、无风的天气运输和进箱。进入同一箱的鱼种规格应一致。
2、网箱饲养草食性鱼类
网箱养草食性鱼类主要是养草鱼和鳊、鲂类,属于低投入“节粮型”的养殖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并有广阔的前景。
(1)草、鲂鱼网箱的结构和设置
在水位较稳定、变幅不大的湖泊等水域,常用固定式网
箱;在水位不稳定、变幅较大的水库、河道等水域,则采用浮动式网箱。上述两类网箱可以用敞口式,便于投喂草料,但网箱的墙网应高出水面,以防鱼类跳出水面。
饲养草食性鱼类的网箱面积一般是比较大的,较多见的有66、100和l30等,即通常所说的1分、1分半和2分网箱。以1分箱最为普遍,其规格为l0m×6.6m×3m(墙网高3m,水下2m,水上lm)。在网箱的底部缝上饵料兜,起食台的作用,其大小为7m×66m,可用密网布或编织袋布缝成。
网线一般为0.21/3×3聚乙烯线,网目大小依所投鱼种规格而定。若使用无结节网片制成的网箱,或使用旧的有结节网箱,应在其外加一层套箱,套箱的规格为每边均比相应网箱边长出375px,套箱的网目可大于网箱的网目。
草鱼喜清瘦水,网箱设置的地点应选在避风向阳、有微流水、水质清新的地方,最低水位时也应保持有3m以上的水深,以利残饵及粪便随水流扩散出去。另外,还要考虑到就近可获得丰富的水草或陆草,以节约劳力。
网箱布置应注意适当的间距,一般箱距在10m~20m,行距20m~30m,行间网箱应交叉排列,不应使网箱养殖区上下游的水中溶氧出现显著的梯度,以免影响下游低氧区鱼类的生长。网箱应在鱼种入箱前7d~10d下水安装好。
(2)鱼种的搭配和放养
当前各养殖单位有的在一个网箱内养一种鱼,有的在同一网箱内混养两种草食性鱼,各有不同的做法。草鱼生长速度快,个体增重率高,但成活率低。据对江、浙两省网箱养草鱼的调查,经免疫注射的草鱼成活率一般为60%,较好的可达70%~80%。团头鲂的生长速度比较慢,个体增重率也低些,但抗病力强、成活率高,一般可达90%以上,因而群体产量高,显示其稳产的特性。这两种鱼食性相同,营养要求也十分接近,但草鱼的食量大,对饵料的要求较高,而团头鲂对饵料要求低,草鱼咬下的碎屑、叶片,甚至草鱼粪便中未消化的草屑也能被团头鲂摄食利用。所以,一般认为这两种鱼混养可各取所长,互相补充,有利于稳产、高产。
另外,在草食性鱼类的网箱中还可搭养少量(10%以下)杂食性的鲤、罗非鱼和滤食性的鲢或鳙鱼,可以达到充分利用饲料的目的;而且鲤和罗非鱼还能啃食网衣上的附着生物,减轻人工洗箱的工作量,有利水体交换。
鱼种入箱规格以当年能养成食用鱼为原则。通常草鱼为l00g/尾~l50g/尾,团头鲂为50g/尾,到年底草鱼可长到1kg~1.5kg,团头鲂可长到0.25kg~0.5kg。如果要求更大的上市规格,则还应提高鱼种的规格,但鱼类的增重率是随鱼种规格的提高而渐次下降的,提高鱼种规格将会使群体增重量减少;然而这方面的损失可因大鱼有较高的价格而得到补偿。所以,各地对放养鱼种的规格是在综合权衡以后,以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为原则的。搭配混养的鲤鱼种应大于50g/尾,罗非鱼应大于25g/尾,如鱼种过小则会穿目而逃。
放养的密度与产量指标、饲料供应能力等因子有关,若鱼种放养1kg/ m2~l.5kg/ m2,(草
鱼种为100g/尾~l50g/尾,团头鲂鱼种为50g/尾),则预计产量为9kg/ m2~12kg/ m2,即亩产为6000kg~8000kg,群体增重率为8倍~9倍。
鱼种入箱的时间,应在水温回升到10℃~15℃时进行,以尽早入箱为好。
(3)饲料的投喂方法
喂养草食性鱼类的饲料主要是水草和陆草,辅以饼类等精饲料或者适于草食性鱼类的配合颗粒饲料。水草可就近采捞,成本最低,但水草在春季萌发,到夏秋才茂盛生长达到最大生物量,秋末又多枯萎,故在春、秋季节常需用陆草或精饲料。如有饲料基地,可以就地种植黑麦草、鹅菜、苏丹草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饲草。青绿饲料和油饼类等精料要适当搭配使用。二者的重量比按(10~20):1为宜,这样既能达到草鱼或团头鲂的营养要求,又可节省成本开支。
鱼种入箱初期,可将青料和精料混合打浆后投喂开食,使刚入箱的鱼种在新环境中获得必要的营养,顺利通过入箱关。投喂草料时须用01%漂白粉液淋洗消毒,防止箱鱼染病。投喂沉性精料时,应投入饵料兜中,以减少散漏损失。
草鱼、团头鲂的投饵量,年内的按月分配情况可参考表4。日投饵率,草料为20%~30%,精料为2%~4%。水温低的月份,一天喂二次,上午投一次草料,下午喂一次精料;7~9月旺食季节,一天喂三次,一次草料,二次精料,第三次可在傍晚进行。
表4 网箱饲养草、团头鲂饲料月分配表
月份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
2 |
6 |
10 |
18 |
22 |
24 |
16 |
2 |
(4)网箱草鱼、团头鲂的鱼病防治
鱼类在高密度条件下生活,一旦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而草鱼又易得病,所以要特别重视鱼病的预防工作。鱼种入箱前要做好浸种消毒工作;草鱼种要逐尾注射免疫疫苗;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或用漂白粉挂袋,不喂腐败变质的饲料;鱼病流行季节应投喂药饵进行预防等等。
3、网箱饲养杂食性鱼类
目前,国内水库和湖泊网箱养鲤鱼或罗非鱼的单产水平,均比饲养草食性鱼类和滤食性鱼类高,是一种集约化程度更高的鱼类养殖方式。尤其在北方地区,群众喜食鲤鱼,售价较高,网箱养鲤的价值就更大。下面以网箱养殖鲤鱼为例介绍网箱饲养杂食性鱼类的方法。
(1)网箱养鲤的水域条件
①水域面积
网箱养鲤的水域面积应在100亩~200亩以上。
②水深
设箱区的水深应在4m~5m以上,最低水位时水深不足3m的地方不宜设箱养鲤。足够的水深有利于箱内残饵、鱼的代谢废物和粪便的排出,这些有机废物下沉水底后,距离网箱较深而不致影响网箱内水质。
③水温
即热量条件。鲤鱼为温水性鱼类,在水温l0℃左右,鲤鱼开始摄食,但一般要在l5℃以上才比较积极摄食并有所生长;鲤鱼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在这温度范围内鲤鱼摄食旺盛、呼吸加强、代谢速率加快、生长迅速。养殖地水温保持最适温度范围的时间越长,养鲤的产量越高,故网箱养鲤以l5℃以上的积温大于4000℃为好,如小于2500℃则不宜进行网箱养鲤。在网箱养鲤的技术管理方面,如鱼种入箱的规格与放养量、成鱼的规格与产量、日常投饲量的确定等,都与水域积温条件和当时的温度密切相关,因此搞好水温的测量和记录对网箱养鲤是很重要的。
④溶氧
网箱养鲤密度很高,无论是鱼的呼吸,还是鱼的排泄物和残余的饲料都要大量耗氧。水中丰富的溶氧是保证鲤鱼摄食生长旺盛、能有较高的饲料利用率和增肉率的重要条件。一般水库、湖泊的溶氧很充足,即使在夏季也能在7mg/L~8mg/L以上,能够满足网箱养鲤的要求。但是在富营养化的水域溶氧量可能降至5mg/L以下,则不宜设箱养鲤。
为了改善网箱中溶氧条件,主要应着眼于改善网箱内外水体交换的条件以及网箱设置的密度。这就要在选择网箱设置的位置、网箱的排列方式、箱距、行距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注意。
⑤透明度
网箱区透明度应大于1750px,最好在l0以上。如透明度过小,鲤鱼摄食不便,投饵人员也不便观察鱼的摄食情况,不易控制投饵量和投喂速度。而且,透明度大的水体溶氧较丰富而昼夜变幅小,有稳定而充足的氧源。
⑥流速
设箱区应有微流水,流速为每分钟0.lm~0.2m为宜。微流水既利于箱内外水体交换,保持网箱内清新的水质,又不致因流速过大而消耗鱼类体力。
⑦水质
除以上已特别指出的以外,其他的水质指标也都要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不可在污染区设箱。
⑧网箱区的环境
网箱养鲤水域应该无水草、杂物,风浪平稳,水流缓慢。要避开洪水冲击,汛期的急流、大量的泥沙和漂浮物都会影响网箱的安全。网箱应设在背风向阳、阳光充足的地方,以有利于鲤鱼生长。还要求环境安静,避开旅游区、游泳场和航道。此外,由于鱼种、饲料和成鱼等出入运输量很大,还需要有方便的水陆交通条件。
(2)生产设备和网箱布置
①网箱
网箱养鲤由于密度大、载鱼量高,网箱应有足够的强度。一般网线较粗,常用3×4
或3×5的聚乙烯线。且常设套箱,内层为无结节网箱(封闭式),外层套一只结节网箱(敞口式),除盖网之外,全箱为双层。网具材料以尼龙无结节网片最为理想。其柔软而强度大,不易破损,不伤鱼体,但价格较高。
养鲤的网箱规格大多为5m×5m×2.5m,网目为62.5px~75px。网箱装配时应纵目使用,水平缩结系数为0.65左右。采用穿、绕、并三种方式缝合。在箱盖一角的二边各留长约lm的活口,以便投放鱼种和生产期间的检查等操作。
②网箱的架设和布置
多采用浮动式,以适应水库水位变幅大的特点。为了使网箱在水中充分展开,保证设计应有的使用空间,应当配置适当的浮力和沉力。盖网应撑离水面约1250px,便于鲤鱼上浮摄食。盖网的网目可大些,一则网目大、用材省,二则便于投饵时饵料下漏和管理人员观察。
根据生产规模的大小,可将多个网箱联接起来,联接组合的方式可随水域条件和管理要求而有不同。可将网箱按箱距2m~5m串联成行,有多行网箱并列时,行距为5m~l0m,相邻两行的网箱应交错间隔排列。为了便于人工投喂,也可以将二只网箱间隔lm~2m组成一对,或者四只网箱也按箱距lm~2m组成“田”字形一组,,每对(或每组)的间距为5m~10m,这样也可以串联成排。如有更多数量的网箱,则排与排的间距应在50m~70m以上。如果设箱区的两岸距离较近,可在两岸打桩,在桩间系缆绳将成排的网箱放在两条缆绳之间,并绑扎在缆绳上联结固定。
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单位应用机械化网箱养鱼的成套设备,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这些成套设备包括架设网箱的金属结构浮架、自动投饵机、颗粒饲料加工机械等。金属结构浮架设计合理,抗弯、抗扭、抗风浪能力强;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拆装方便,安全可靠。适于5m×5m×2.5m网箱的单个框架为6.7m×6.7m,一般有10个左右单个框架,两两并列构成一个单元,单元框架为33.5m×l3.9m,可设置10只网箱。每个单元中间铺有木板,每个网箱的中部亦架有便道,便于管理人员行走操作,并在此便道上架设自动投饵机。这种金属结构浮架多以大型浮桶配置在四周适当部位。
如果设箱区水深只有4m~5m,水位也较稳定,可以用桩固定。网箱固定在桩架上,两排网箱间可搭简易走道,供人行走、投饵管理。
在一定水域范围,布置的网箱不可过于密集。按以上要求间隔布置的一个网箱群的规模,应限制在网箱总数不超过50只~60只,网箱群之间的距离保持500m~800m,这样布局可保持良好水质,溶氧丰富,有利于鲤鱼生长。
当网箱只能设置于水深不足4m的浅水时,除疏散布置外,还应经常移动网箱的位置(投饵旺季时每10d移动l次),以避免局部的过度污染。
③投饵船和投饵机
人工投饵需配备小船,每个饲养人员配1只投饵船,可管理4只~5只网箱。投饵机能按照人的指令,定时、定量投饲,可减少饲料的散失浪费,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且能节省劳力。
④饲料加工设备
网箱养鲤需用配合颗粒饲料,各网箱养鱼单位应根据生产规模、对饲料的需求量,选定相应生产能力的饲料加工机组与之配套,或者采取集中生产、分散供应的办法。小批量生产的网箱养鱼户可向有关饲料厂订货或委托加工。
(3)网箱养殖食用鲤的放养方法
①鱼种规格
网箱养鲤的鱼种规格主要考虑养鱼季节长短和上市规格要求,如果当地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大于15℃以上的积温较高,鱼类的生长季节较长,可选用规格较小的鱼种;反之,则应选用较大规格的鱼种。各地生产经验表明,网箱养鲤的鱼种规格一般为50g~150g。如北京地区一般选用50g~l00g的鱼种,当年可养成500g~l000g重的食用鱼。为了调节市
场渔产品销售的淡旺季,可在不同网箱内饲养不同规格的鱼种以实现均衡上市。但是在同一网箱内的鱼种应该规格一致。
②放养量
在一定的放养密度范围内,成鱼的产量随着鱼种放养量的增加而增长。如北京地区放养鱼种7.5kg/ m2,年产食用鲤40t/亩~50t/亩;放养12.5kg/ m2,年产50t/亩~60t/亩;放养l5kg/ m2,年产60t/亩~70t/亩。合适的放养量还与鱼种的规格有关,一般鱼种放养量随着鱼种规格的增大而增加。例如,北京市平谷县海子水库的经验是:规格为50g/尾的鱼种,放养量为8.5kg/ m2~9.0kg/ m2;75g的鱼种,放养量为l0.0kg/ m2~12.5kg/ m2;l00g的鱼种放养量为l5kg/ m2-l6kg/ m2;在这样的密度条件下,食用鲤的产量为6.5t/亩(97.5kg/ m2)。
据报导,网箱养鲤的鱼种放养密度分别与产量、利润、成本利润率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如l987年四川省有关网箱养鲤的最佳密度为l6~20kg/ m2,相应的产量达l00kg/ m2~ll0kg/。不同的技术经济水平有不同的最佳密度。如北京与四川两地作比较,北京在技术力量、饲料的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较优,因此其最大密度为29.07kg/ m2,相应的最大产量为l94.04kg/ m2。
网箱中载鱼量的多少,主要受设箱区水中溶氧条件的制约。如果水质较肥、透明度较低,放养量应少些;若水质清新、氧气充足,放养量应多些。养鲤鱼的网箱最大载鱼量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尚待研究。在较好的管理水平下,鲤鱼的群体增重率可达到8倍~9倍,可以此为依据,由计划产量估算鱼种放养量。
③鱼种的准备与进箱
网箱养鲤是高密度的养殖,要求鱼种数量多、质量高。且时间又相对集中,所以必须对鱼种来源事先筹划。有些地方长途采运,不仅增加开支,而且容易使鱼种受伤,引起多种疾病以至死亡。有些地方分散购进多种来源的鱼种,在规格和数量上往往难以达到要求。因此,网箱养鲤应有自己的鱼种基地与之配套。除了池塘培育外,网箱培育鱼种更值得提倡,网箱里育成的鱼种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数量集中,并已适应了网箱养殖的环境。进箱后开食早,成活率高,成鱼产量要比同期放养的其他来源的鱼种高。
鱼种进箱的时间有春季放养和秋季放养二种。操作时以水温在10℃~l5℃时为好。春季放养是在鱼种集中越冬之后,水温上升时期进行;秋季放养是在收获验收鱼种之后,按放养计划放入成鱼箱后进行越冬。
鱼种进箱前要用高锰酸钾溶液或食盐水行药浴浸洗。鱼种进箱初期的7d~10d投喂克霉唑或灰黄霉素药饵(l00kg饵料加药50g)可控制水霉病和寄生虫病。
(4)饲养投喂技术
网箱养鲤饲料费用占总成本的65%~70%。要实现降本增收的目标,应在保证饲料质量的前提下,改进投喂技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①投饲率
是指每日所投饲料量占养殖鱼体重的百分数,故又称日投饲率。不同规格鱼体,在不同水温条件下的需饵量不同,详见表5。由日投饲率表查出某种规格的鱼在某一水温条件下的投饲率,乘以饲养在网箱中的载鱼量,即为日投饲量。估算载鱼量的方法有抽样法、生长法、饲料系数法,其中以抽样法在生产上比较实用。抽样法是从网箱中捕捞出部份鱼进行个体称重,求出鱼体的平均体重,然后从放养尾数中减去死亡数得目前存活数,乘以抽样所得的平均体重,即为网箱中当时的载鱼量。一般每隔10d~15d检查一次生长情况,只要抽样是随机的都可获得较满意的结果,就可据此计算和调整日投饲量。
表5 网箱养食用鲤日投饵率百分比
|
115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0~50 50~100 100~20 200~300 300~500 500~700 |
1.0 1.0 0.9 0.7 0.5 0.5 |
1.2 1.1 1.0 0.8 0.7 0.5 |
1.4 1.3 1.2 1.0 0.9 0.8 |
1.6 1.5 1.4 1.3 1.1 1.0 |
1.8 1.7 1.6 1.5 1.4 1.2 |
2.0 1.8 1.8 1.7 1.6 1.4 |
2.3 2.1 2.0 1.9 1.9 1.6 |
2.5 2.4 2.3 2.2 2.0 1.8 |
2.8 2.7 2.6 2.4 2.2 2.0 |
3.2 3.0 2.9 2.7 2.4 2.2 |
3.5 3.2 3.1 3.0 2.6 2.4 |
3.7 3.4 3.2 3.2 2.8 2.6 |
4.0 3.6 3.5 3.4 3.0 2.8 |
4.5 3.8 3.7 3.6 3.1 3.0 |
5.0 4.2 3.9 3.8 3.3 3.1 |
6.0 4.5 4.2 4.0 3.5 3.3
|
②投饲次数
日投饲量确定之后,要分几次投喂?鲤鱼是无胃鱼类,每次的食量少,一日中需多次摄食,采取多次投喂有助于提高消化吸收率和饲料效率。生产实际操作中,在水温15℃以下时每日喂2次,15℃以上喂4次,25℃以上5~7次。
③投饲方法
一般用人工手撤或用自动投饵机。鱼种入箱初期应驯化鲤鱼的吃食习惯
(5)日常管理与防病
①日常管理
要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为每只网箱编号登记,记录鱼种放养量、生长情况、死亡、饲料消耗、鱼群活动、鱼病防治及天气、水温变化等内容,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也利于总结经验,指导今后的生产。
要每日巡视观察鱼情、水情,注意安全。洪汛时及时清除漂浮物,防止挂网、糊网,调整和加固缆绳(锚绳),防止网箱位移、倾覆等事故发生。遇特殊的意外情况(如水质恶变、风暴袭击等),要及时组织人力将网箱疏散到安全地点。做好防逃、防盗工作,经常检查网箱是否有鼠害或人为造成的破洞,一旦发现要及时修补。
②鱼病防治
诱发或导致鱼病的因素很多,操作不当是诱发鱼病的重要原因,在生产操作中若造成鱼体脱鳞、裂鳍、擦伤,则易被真菌、细菌侵袭,是入箱初期鱼种染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外地采购的带病鱼种是鱼病传染的主要途径,要做好鱼种进箱前的检疫和消毒工作。水温及水质变化是多种鱼病的诱发因素。饲料的质量问题可导致鱼类生理性病害。
(二)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技术
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技术,是近十年来从美国引进的一项高产高效技术,一般产量可达l50kg~300kg/m2。l99l年在黑龙江省镜泊湖试养获得361kg/ m2的高产记录,比目前我国大网箱养鱼产量高几倍,而且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等优点,既适合企业化大规模养殖,也适合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养殖,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1、小体积网箱的结构与设置
(l)网箱的结构
小体积网箱是指lm3~4m3的网箱,现以体积为1m3的网箱为例说明其结构。用聚乙烯网片制成,1m×1m×l.lm,网目一般为62.5px~75px,网箱为全封闭的六面体,用框架使网箱保持设计的形状和体积。
为了能使鱼类采食到所给的饵料,防止饵料散失,小体积网箱有特殊的投饵装置。沉性颗粒饲料的投饵装置包括一根管道和一个“食台”。管道可用毛竹管、PVC管等材料,直径约250px,由网箱顶部的中央插入箱内,其终端离网底约l125px。整个底网以及沿底网四周墙网向上375px~500px处,缝上密网布,形成“食台”,饵料可由管道的顶部倒入,落在食台上为鱼采食。如没有管道,饵料会在沉降过程中从网箱的四周流失,如没有密网底,饵料会穿过网箱底部流失。浮性颗粒饵料的投饵装置,为顶部和底部都敞口的箱形物,放在网箱顶部的中央,水中部分为1000px,露出水面部分为500px,面积约为箱盖面积的20%,这样的装置可防止鱼类活动激起的水流使饵料下沉或溅出水面,并使箱内鱼有效地采食。
网箱顶部还需覆上用不透光材料制成的网箱盖。加盖的目的是阻止阳光(特别是紫外光)进入网箱,不让鱼发现任何网箱上方的物体运动,这样可以减少不利于鱼类生长的光和惊恐应激因素,还有利于鱼的免疫系统,提高生产性能。此外,加盖后的网箱也可防止肉食性鸟类的袭击。加了遮光盖的网箱中的斑点叉尾〖HT5,6〗鱼〖KG-*3〗回〖HT〗的生产性能比
不加盖网箱提高10%。
(2)网箱的设置
既要便于投饵管理,又要利于箱内外水体交换。网箱间距应在2m以上,箱内水深lm。设置网箱的方法与其他的网箱类似。
2、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技术
(1)鱼的产量和载负能力
曾经观察到在流水中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鱼回,产量达到600kg/ m3。在大型贫营养水质的湖泊中养殖鲤鱼,产量达到330kg/ m3。但这些产量不是生态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最佳产量。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在不同营养水平的水体中,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最佳产量见表6。
(2)鱼种的放养量
根据上述建议的最佳产量和鱼种的群体增重率,可以估算相宜的放养量。在水质良好,管理得当的情况下,鲤鱼和罗非鱼的群体增重率可按5倍~6倍计。可根据鱼种规格、养殖期长短、要求达到的商品鱼规格来确定合适的放养量。
表6 在不同营养水平水域中,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预计最佳产量
营养类型 |
透明度(cm) |
预计最佳产量(Kg/)
|
贫营养型 中营养型 富营养型 |
≥200 80~200 30~80 |
≥200 160~200
140~160 |
注:在透明度小于750px的水域,建议不从事网箱养鱼。
现将我国有关单位小体积高密度网箱饲养鲤鱼和罗非鱼的实例列表如下(表7、表8)。
表7 黑龙江省镜泊湖和向阳山水库1网箱养鲤一览表(1991)
地点 |
时间 |
鱼种放养 |
收获 |
增重 |
成活率 (%) |
|||||
规格 (g/尾) |
尾数 |
重量 (kg) |
规格(g/尾) |
尾数 |
重量 (kg) |
重量 (kg) |
增重率 (倍) |
|||
镜泊湖 |
23/5~24/9 |
81.9 |
638 |
52.2 |
503.4 |
595 |
299.5 |
247.3 |
5.74 |
93.3
|
向阳 山水库 |
24/5~12/9 |
83.7 |
417 |
34.8 |
527.1 |
406 |
214.0 |
179.2 |
6.15 |
97.4 |
表8 小体积1m3网箱饲养罗非鱼实例(1991)
试验点 |
时 间 (d) |
鱼种放养 |
收 获 |
增 重 |
成活 率 (%) |
饵料系数 |
|||||
规格(g/尾) |
尾数 |
重量(kg) |
规格(g/尾) |
尾数 |
重量(kg) |
重量(kg) |
增重率(倍) |
||||
河北点山东点安徽点 |
91 111 120 |
40.2 70.0 58.4 |
521 400 400 |
20.9 28.0 23.4 |
358.50 420.00 425.36 |
519 374 384 |
186.0 157.0 163.3 |
165.1 129.0 139.9 |
8.88 5.61 6.99 |
99.6 94.0 96.0 |
1.74 2.50 1.97 |
注:试验均在6月~9月鱼类主要生长期进行。
3、小体积网箱养鱼高产的原因
小体积网箱比其他常规网箱换水率更高,因而它的负载能力更高,这是小体积网箱能够高产的主要原因。在网目大小、网线粗度相同的条件下,网片的过水率是相同的,但按网箱的侧面积与体积之比来算,单位体积所拥有的侧面积越大,网箱的换水率越高。例如一个1的网箱,侧面积与体积之比为4:1;而一个50(5m×5m×2m)体积的网箱,二者之比为0.8:1。而且,小体积网箱的长、宽尺度都比较小,在流速相同的条件下,水流穿过小尺度网箱所需的时间比较短,小网箱内水的更新速度快。
(三)网箱养鱼对环境的影响和水体对网箱养鱼的负载能力
1、网箱养鱼对环境的影响
网箱养鱼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适合大水面的渔业方式,随着养殖规模和养殖强度的扩大,许多水体出现了局部或全局性的水质恶化现象,网箱养鱼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网箱养鱼向环境输出的废物主要包括未食的饲料、粪便、排泄物以及化学药品等。在这些废物中对水体和底泥产生富营养化影响的主要是未食饲料、粪便和排泄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它们增加了水体的营养物负荷。几乎所有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网箱区内的总氮、总磷和总碳类均高于对照区;透明度和溶氧低于对照区;网箱下方沉积物中的N、P、C和COD的含量明显增加。水体环境质量主要取决于网箱养鱼对水体的污染程度与水域自净能力的相互作用,当这些废物的排放量在一定的水平时,对环境是有利的,因为它有利于水体生物生产力的提高,促进整个水域鱼产力的增长;但是,当网箱养鱼对水体的污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水质和底质的严重恶化。近年来,我国有些开展网箱养鱼的水库,曾因网箱养鱼负荷量过大造成水质恶化,发生大规模死鱼或浮头事件,在网箱中大量使用药物也可使周围的水质恶化。不仅渔业生产遭受直接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水体其他功能的正常发挥,影响国计民生。
2、网箱养鱼产生的营养物负载量
为了准确地评介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预测水体对网箱养鱼的负载力,必须尽可能准确地估算网箱养殖所产生的废物中污染物的数量。网箱养鱼是一个开放系统,直接测定营养物的负载比较困难,多数研究者根据质量平衡方程来间接测定。
营养物负载=输入的饵料中的营养物数量-输出的鱼体中的营养物数量
Penczak等(1982)运用此法,对波兰Glebokie湖网箱养殖0+龄和1+龄虹鳟的C、N和P的输入及输出计算废物量,结果为每生产1kg虹鳟,平均排入湖泊中的总氮、总磷和总碳含量分别为0.10kg、0.023kg和0.75kg。
Beveridge(1984)利用已发表的虹鳟、罗非鱼和鲤鱼及饲料中的含磷量和饲料转换系数(
FCR),用类似Penczak等的方法计算了网箱养鱼对环境的磷负载,网箱养鱼造成的环境磷负
载随饲料中磷的含量和消化率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3、水体对网箱养鱼的负载能力
水体对网箱养鱼的负载能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致于破坏相应的水质标准的,水体所能承受的某种规模的网箱养鱼的能力,水体一般是多用途的,为国计民生发挥多种不同的功能,因此不同的水体或同一水体不同的使用目的便有不同的水质标准,所需遵循的水质标准不同,就会有不同水平的负载能力。
(1)根据水体磷负荷标准计算负载力
水体中引入网箱养鱼后,由于营养物特别是N和P的排放会改变水质状况,一般淡水水体中P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P为了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持良好的水质,首先要研究水体的最高允许磷负载,而后根据单位鱼产量造成的磷负荷,计算单位水面积所能取承受的最大鱼产量,就可以计算某水体的网箱养殖规模。
Dillon-Rigler模型关于淡水生态系统对磷增加的反应的预测模型中,Dillon-Rigler(1974)模型应用较普遍,已经得到温带和热带地区许多湖泊和水库的验证。它的内容是一个水体中总磷的浓度〔P〕,由磷的负载、水体的形态特征(面积、平均深度)、换水率以及磷的长期沉积率决定。
Beveridge(1987)用此法计算出网箱养殖虹鳟的一个小型湖泊的负载力为3t/hm2/a。陈义煊等(1992)利用Dillon-Rigler模型计算过四川省9座水库网箱养殖鲤鱼的最大负载力,以最大产鱼潜力表示,为2.5t/hm.2~8.1t/hm.2,换算成最大网箱设置面积占养殖水面的百分比为0.16~0.5%,只有一座小型水库(红光水库)的最大产鱼潜力为25.2t/hm.2,最大网箱设置面积占总水面的1.6%,这是由于该水库水体交换率特别高的缘故。
(2)网箱养鱼有机质污染所引起的水质变化与我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相比较,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最大网箱养鱼负荷量即为水库的网箱养鱼负荷力(李德尚等,1994)。
李德尚等在山东一个中型、中一富营养型的水库中,设了18个14.3m3的围隔(Enclosure),分为6个实验组,按不同密度养殖建鲤,实验中观测了水温、透明度、pH、溶氧、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与非离子氨等环境因子的变化。实验在6至7月间历时34d,实验结束时将这些变化与我国渔业水质标准相比较,得出网箱养鲤的负荷力为3000kg/ha,若按网箱养鲤毛产量750000kg/ha为计算标准,则换算为养鱼网箱总面积占水库总面积的0.4%。建议增加25%~35%的安全储备,以最大载鱼量1800kg/ha~2300kg/ha,面积比为0.24%~0.30%,作为负荷力的推荐值。这一结果与陈义煊等的结果近似。但是该试验的围隔未插入底泥,未能反映天然水体中底泥与水体营养物质的交换。且实验期间无水交换,一个交换率高的水体应比没有换水的水体负载力高。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