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脱鳞现象的浅析:硫酸铜和锌的作用
鱼脱鳞是为什么?
无论是养殖还是运输,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总有一些鱼不耐运输,很容易出现掉鳞,或是鳍条出现刷状。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如寄生虫与疾病,今天说的是当排除疾病的因素外,还有些什么原因会导致这种状况。
本文主要针对商品鱼运输上市场而言,苗种运输的温度调控有所不同。
平时许多养殖户在捕捞鱼时,鱼贩大多会要求外泼硫酸铜,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鱼在运输过程中的死亡,同时也是为了增加鱼运到市场上的卖相,这里的硫酸铜的作用就是收敛鱼体表的粘液,避免鱼受伤。
与这个原理相同的还有微量元素锌。由于锌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代谢,在细胞繁殖中具有调节作用,当鱼体内缺乏锌元素时,鱼体粘液很容易脱落。这一点可以通过杀虫药中七水硫酸锌中的锌离子的作用原理来理解,这个药之所以可以杀纤毛虫,就是因为锌离子可以沉淀寄生虫体蛋白,使蛋白质胶体凝聚,形成极薄的蛋白膜,导致微生物代谢失调,阻碍虫体的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以此达到杀灭纤毛虫的目的。
所以可以这样理解,锌离子相当于钓鱼中的拉丝粉,可以把粉饵粘合在一起,或者说是揉面团揉出的精丝,越揉面团就可以拉得越长。由此可见,如果鱼体内缺乏这一元素,那鱼体的粘液不就容易脱落吗?当鱼体表失去粘液的保护,那鱼体不就是容易出现刷状的损伤吗?
具体处理办法有两种,就是硫酸锌外用或是内服。硫酸锌是无色或白色结晶或是粉末,无气味、味涩,在干燥空气中风化,有一水、六水和七水等多种水合形式,水产上用就是七水硫酸锌。
1.当外用时,七水硫酸锌既可以起到抑菌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收敛伤口的作用;同时锌离子还可以与虫体细胞酶的巯基相结合,使部分酶类失去活性;联系前面讲的锌离子沉淀虫体蛋白质,在两个作用共同发挥下,可以杀灭聚缩虫、钟形虫、累枝虫和杯体虫等纤毛虫,对增加鱼的运输也有一定作用。用量按0.3-0.5ppm使用,专门杀虫可以剂量加倍的情况下浸泡使用,持续浸泡时间一小时以上。
2.另外就是内服,拌在饲料里使用。这个剂量低,操作方面,要注意的是鳗鱼对硫酸锌很敏感,所以禁用;硫酸锌对藻类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使用后要注意持续增氧;同时避免与四环素类药物同时用,也不能同时与含有碳酸钠、苯甲酸钠、鞣质、蛋白质、铜、钙、铁成分的药物混用,否则两者有拮抗作用。

活鱼运输如何提高成活率?
在常规淡水鱼的运输过程中,提高运输的成活率是水产经纪人和鱼中比较关心的问题,近期中国水产养殖网深入一线,让拥有多年活鱼运输经验的水产批发商说说活鱼运输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有关环节。
一、充氧很关键
在活鱼运输的过程中,水中氧气是否充足,是保证鱼的成活率的第一要素。一般活鱼运输车都会配备氧气泵。在常规的淡水鱼中,鲢鱼的耗氧量最高,余下依次是鳙鱼、草鱼、青鱼、鲤鱼、鲫鱼等。当水中的溶氧量低于1.5毫克/升时,就会对鱼的成活率造成危险,一般建议保持水中的溶氧量在1.5毫克/升~2毫克/升之间。
二、水温的控制
在活鱼运输过程中,水温的控制对提高活鱼运输的成活率也是很有帮助的,在春秋季节,一般保持水温在5~6℃,夏季一般保持水温在10~12℃,冬季一般保持水温在1~2℃。
上述是针对商品鱼运输上市场而言,苗种运输的温度调控有所不同,温度只能适当降温,如果与下塘后的自然温度相差过大反而会导致下塘后的存活率很低,一般运鱼水温和塘体水温的温差不能超过5度,以3度以内最为宜,否则鱼儿会感冒而死。

三、保持良好的水质
活鱼运输的水质需要保持清新,一般以中性或者弱碱性为佳,另外可加入一定量的天然沸石来吸附水中的氨氮等有害气体。
四、运输前的准备
在活鱼运输前7~10天要停止施肥,运输前1~2天停止投饵,并经拉网密集锻炼或蓄养后方可运输。装运密度与运输水体比例为1:2。
(综合:水产养殖网、养鱼经、中国水产频道)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