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体水质浑浊原因和解决方案

发表时间:2021/09/17 21:25:34  浏览次数:2485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养殖水体水质浑浊的原因

 

引发养殖水体浑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因素:

 

A.降雨冲刷池塘周围的地面及池塘护坡,带来的含有较多泥沙的径流进入池塘,引发池塘水质的浑浊。

 

B.养殖池塘为新开挖的池塘,池塘底部缺乏有机质,导致池塘养殖水体中缺乏营养元素,藻类生长困难,加上水浅,在风力、增氧机的搅动下,容易造成水体浑浊。

 

C. 增氧设备安装的不合理,主要是微孔增氧曝气设备,曝气盘的高度太小,导致曝气管距离池塘底泥过近,开动底部曝气增氧机时,容易导致底部物质悬浮,引发池塘水体浑浊。池水过浅,增氧设备的使用导致底部沉淀物的悬浮容易引发水体浑浊。

 

D.养殖水体偏瘦,缺肥,藻类严重缺乏,一旦下大雨,由于水体上下层温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致水体产生较强的密度流,底层的沉淀物随着密度流往上翻,在水中悬浮,很快就会形成泥浆水。

 

2.生物因素:

 

A.放养密度过大,特别是底层鱼养殖密度过大:多见于黑鱼、黄颡鱼等池塘,主要是由于密度过大,生物的搅动导致养殖水体浑浊。在我国池塘养殖密度非常高的地区(如珠三角的黄颡鱼,黑鱼养殖池塘),养殖密度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这些池塘很多时候都容易出现水体浑浊,水难肥,藻难培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养殖密度过大,生物搅动剧烈,导致水中有机质的悬浮,养殖水体的透明度低,水体浑浊,透光度低,水很难肥起来。

 

B.养殖水体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水体的原生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大量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水藻),致使水体藻相难以形成优势种群,水体水藻藻种减少。水体失去藻相而显得浑浊。

 

C.水体缺肥严重或者水体营养不均衡。因池塘营养成分严重不足或肥水产品营养不平衡以致水体营养元素部分缺乏、不均衡,难以提供形成良好水色的藻种营养;或优良藻种缺乏;或者是缺乏营养向肥效转化的转化物如优良的芽孢微生物菌群;也难以形成良好水色,进而产生浑浊的现象。

 

D.悬浮有机质过多。杀菌消毒后破坏水体菌相,未及时补充有益菌,缺少菌种及时分解有机质,导致水体的悬浮有机物过多而引发水体浑浊。

 

E.摄食不足引起:一般发生在投喂不足的情况下,沿塘边5米左右水面出现浑浊,池塘中央不浑浊,可通过增加投喂量解决。

 

F.寄生虫病引起:养殖鱼类有体表寄生虫的情况下,常出现游边现象,鱼类集群游边导致池塘边出现局部浑浊,需要镜检后,针对性用药进行杀虫处理。

 

G.拉网后引起:拉网搅动池底,造成池塘水体的浑浊。

 

如何鉴别水质浑浊的成因

 

取一定量的池塘水盛在瓶中静置一段时间,如果瓶子的底部出现沉淀,水慢慢变清,说明水体是悬浮物质引发的水质浑浊;如果放置的水长时间都不能澄清,瓶子底部也没有沉淀物的出现,说明水体中的浑浊的原因主要是胶体样浑浊(这种情况多见于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引发的水体白浊),胶体样水由于胶体带电荷,净水剂超量使用效果不理想。此浑浊一般无碍,不影响藻类繁殖,持续一段时间后(时间长短不等)会自动变清。

 

养殖水体水质浑浊的危害

 

养殖水体浑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养殖水体透明度低,导致水体中藻类生长困难,水体中藻类很少,水体中的光合作用强度低,产氧少,导致水体的溶解氧低,不利于鱼类的生长,严重时甚至诱发浮头。

 

2.水中的悬浮物过多,粘附在鳃上,刺激鳃丝粘液的分泌,影响鳃的正常呼吸功能,严重时甚至诱发鱼类的应激反应,导致鱼类的生长放缓,饵料系数增大。

 

3.池水浑浊导致整个池塘的养殖生态系统处于不良状态,物质的循环受阻,氨氮和亚硝酸盐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溶氧而不能快速转化为无毒物质,从而对水生动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水质浑浊的解决方案

 

1.定期加注新水: 一般每7天-10天加注新水一次,加水15厘米-20厘米。在水质恶化时应换水。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30厘米-40厘米。也可用生石灰定期调节水质,一般每半月按每亩用生石灰15千克-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一次。

 

2.加强增氧措施: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在晴天的下午2时-3时开机增氧,另外在有浮头危险时也可适时开机增氧,也可选用增氧剂等相关药物予以增氧。

 

3.使用微生物制剂:及时清除残饵、污物,防止水质污染。底泥较多的水体应当使用微生物制剂,以改良底质,抑制各种厌氧菌及病毒的繁殖,防止鱼病和缺氧的发生。

 

4.合理种植藻类:肥水的同时能起到稳定水体悬浮物的作用。

 

5.调整增氧设备:避免曝气管距离池底太近,曝气是带动底层淤泥。

 

6.定期修护池塘护坡:防止污水随着雨水冲刷大量进入池中污染水质。

 

7.水体补充营养物质:特别是新开挖的池塘,需要补入有机质,促进藻类生长。

 

8.合理放养:密度合理,特别是水体底层生物不易过多放养,容易搅动底泥。

 

9.适当杀灭浮游动物:过多浮游动物摄食藻类等,引起水混。当浮游动物大量寄生时,需要先用杀虫剂,减少浮游动物耗氧。

 

10.科学投喂:养殖过程中,投喂饵料一定要遵循“多投少喂”的原则,既要让养殖生物吃饱,又要避免剩余饵料破坏水质。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