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接种“有益”藻类,大多是“无功而返”,该如何做呢?

发表时间:2022/09/01 00:46:03  来源:科学养鱼  浏览次数:2076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养殖户在养殖水体中使用藻种,是为了给养殖对象提供更多的优质天然饵料;是为了提高“有益”藻类的占比,压缩“有害”藻类(如蓝藻等)的生存空间;快速培养大量“有益”藻类,使之成为优势种群,并希望养殖水体长期稳定保持这种“藻相”。

1.小球藻简介

小球藻属绿藻门小球藻属,细胞球形,是单细胞小型藻类,其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细胞干重的50%;大多生活在肥沃的淡水和潮湿的土壤中。小球藻分布区域很广,但在天然水域中大多数量有限,小球藻在某些竞争者少、营养物质丰富、水温相对较低的春秋二季的水体中,能形成优势种群。

很多研究表明小球藻是许多水生动物苗种阶段和滤食性水生动物的优质天然饵料。

小球藻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工业化生产的藻种之一。

目前,市售小球藻的剂型有液态、冻干粉等类型。和冻干粉比较,液态产品的保存期限相对较短,但在液态产品刚刚出厂时,其活性较高,而冻干粉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2. 人工培养小球藻的条件

目前,人们基本上做到了小球藻单种培养。但是由于各生产企业技术水平不一,有些企业生产的的藻种“老化”现象频发,产品短期存放后就出现极为明显的藻体沉降现象,提取其产品复壮时,大部分藻种丧失活性,无法分裂繁殖。

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适当的光照强度、适宜的酸碱度是成功培养小球藻的几大要素。一般采用二氧化碳或碳酸盐作碳源,利用尿素作氮源,加以足量的多种矿物质营养,和络合剂(EDTA钠盐),在25-35℃的温度区间内,控制光照强度在200㎛ol/(㎡·s),控制酸碱度在5.5-8.0,能快速培养小球藻。

3.小球藻能否成为水体优势种群受许多因素影响

目前许多生产企业在培育小球藻产品,通过销售渠道推广到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的养殖水体使用,从实践中反馈回来使用后效果并不太稳定,分析原因如下:

3.1环境不适宜:不同水体的理化因子等环境条件并不都能适合小球藻生长繁殖要求,高温对小球藻的生长繁殖有负面影响,在较大的水体中,高温季节使泼洒小球藻接种很难成功;

3.2竞争力较差:目标水体中的竞争对手(其他藻类)的竞争力较强(环境适宜性强、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小球藻接种后无法成为优势种群,藻种本身的质量(主要是活性低)差;

3.3接种量不足:目标水体中的竞争对手(其他藻类)的种群庞大,小球藻接种量不足,无法成为优势种群;

3.4捕食者过多:水体中以小球藻为主要食物的捕食者种群庞大,小球藻的种群增长受限;

3.5缺营养物质:某些水体水质清瘦,水层中缺乏营养物质,各种藻类生长受限,水体生物量低;

3.6水体微生物生态系统缺失:某些水体不久前大剂量使用过杀藻剂、消毒剂、絮凝剂等各种药物,对水体微生物生态系统造成短期内的毁灭性破坏,导致水体中浮游植物也难以生长繁殖;

3.7产品质量低劣:由于某些生产企业的技术含量、质量控制或生产工艺等相关方面的不足,导致其产品质量不稳定或较差。

4.科学使用藻种,需要抓住有利时机

科学使用藻种,需要重点考虑竞争者的竞争力和种群规模、温度等理化环境条件、营养物质等三个方面的因素。

利用季节性有利因素,在春季和秋季到来时,抓住水体中的藻类构成正在发生演替的时机,大量、持续性地在小型养殖水体中投放高质量小球藻种,在理化因子等环境条件适宜、营养物质丰富、原有藻类品种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小球藻可以逐步形成优势种群。之后,持续适量地补充小球藻所需要的全面营养物质,这是维持小球藻优势种群的重要措施。

在水质清瘦,缺乏营养物质的水中,只投放藻种而不补充营养物质,就不能达到让小球藻形成优势种群的目的。比如在清澈见底的贫营养化水体中,即便是大量持续地投放藻种,也极大概率不能使水中的生物量明显提高。

在水体发生“倒藻”现象后,此时竞争者种群规模小、营养物质丰富,抓住水中藻类尚未大量复苏的有利时机,大量投放高质量小球藻种,是极有可能在短期内让小球藻在该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的。

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和超小型水体,如小棚养虾、室内设施渔业等场景下,大量持续投放小球藻种,在环境条件适宜和营养物质丰富的基础上,让小球藻逐步形成优势种群并保持一段时间是极有可能的。

在单养或主养如草鱼、青鱼等养殖对象的池塘,养殖户全程投喂全价饲料,水体中的藻类主要承担制造氧气的任务,不会成为养殖对象的天然饵料。只要养殖户控制得当,不出现严重的“水华”或“倒藻”现象,即便是人们普遍认为的有害藻类—蓝藻,形成优势种群,也不会对这些养殖对象造成直接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花大量财力和人力,大量、持续地投放小球藻藻种,试图改变“藻相”就显得没有必要。

5.在大型天然水体中违背自然规律去改变“藻相”是不太现实的

我们必需指出,在室外的天然水体,尤其是湖泊、水库等大型水体,季节性因素是人们试图违背自然规律去改变“藻相”不可逾越的鸿沟。

即便是铜绿微囊藻等在高温季节极易形成优势种群的品种,在寒冷季节的室外天然水体,即便是人为地持续大量投放铜绿微囊藻藻种,也不能使其形成优势种群。

同样,在高温季节,在室外的较大的养殖水体,即便是人为地持续大量投放小球藻藻种,也基本不能使其形成优势种群。

6.“有益”藻类也会形成水华,带来潜在风险

由于水体中某些必不可少的、特定的营养物质,可能在一段时期内被形成水华的藻类快速消耗殆尽,“有益”藻类(包括小球藻、硅藻等)形成水华后,也存在出现“倒藻”的风险!

一个水体的生态系统,如果形成了过于单一的藻类结构,就会伴随极大的风险!越是低等的、基础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我们越是要求在养殖环境中维持它们的多样性!

因环境不同、季节不同、养殖模式不同、养殖品种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差异,科学、合理地使用有益藻种使之成为优势种群,不能一概而论。在水产养殖业,放之四海都有效的藻种是不存在的!

大部分水体,尤其是湖泊、水库等大型室外天然水体,养殖户接种“有益”藻类,能利用天时地利达到“锦上添花”已经是不可多得,大多是“无功而返”,更做不到“天翻地覆”!


作者: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聘用教师、农业部首批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师、武汉科研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周鑫军总经理

湖北省南漳县水产技术服务站  代仁全 雷武松

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师  宣云峰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