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繁殖规律

发表时间:2018/01/31 00:00:00  浏览次数:2555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我国渔民在培养浮游生物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用施肥的方法来增加池中浮游生物量,又反过来用施肥手段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

                    (浮游植物)

施肥后,浮游生物最初出现的优势种类和所施肥料的性质有密切关系

施有机肥料,喜有机质的浮游植物,如棕鞭藻、隐藻等,浮游动物如尾毛虫、周毛虫等将首先大量出现。

施无机肥料,放射硅藻、栅藻、榴弹虫、弹跳虫等,将成为主要种类。

        (裸藻)

施肥量的多少和浮游生物种群亦有密切关系

施肥量较大,绿藻和蓝藻类中的一些种类将大量发展。

施肥量小时,硅藻中的许多种类,将成为优势种类,如纺锤硅藻、圆盘硅藻等。

                 (剑水蚤)

施肥后,由于水中营养物质的增多,浮游生物在数量上将出现高峰

鲢鱼易消化的浮游植物,4天左右可达到高峰。

鲢鱼不易消化的浮游植物,5~10天可以达到高峰。

浮游动物4~7天可以达到高峰。

(轮虫)

浮游植物的种类不同,其高峰出现时间亦有不同

喜肥的种类,出现较早。

喜瘦的种类则比较晚些。

浮游动物中首先大量出现的是原生动物,其次为轮虫,再次为枝角类,最后为桡足类。

因此,在池塘施肥培养浮游生物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掌握好时间,使培养出的浮游生物,正适合于幼鱼的需要。 如果池塘大型水蚤过剩,而不利于鱼苗前期生长时,可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大型枝角类对敌百虫特别敏感,0.5毫克/升就可杀死。通常情况下,只用低浓度控制,而对鱼苗比较容易利用的裸腹蚤等小型种类加以保留。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