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鱼菜共生“:净化水质有效果
近年来,重庆的"鱼菜共生"模式已经推广多年,净化水质效果明显,"鱼菜共生"可以消纳池塘废弃富营养物质,对渔业环境进行修复,改良池塘水质,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因工艺制作繁琐等等因素,目前业主普遍性的接受度不高,推广有一定障碍。但是,在目前的养殖环保整治强度不减的情况下,生态环保也是大势所趋,也许"鱼菜共生"模式值得借鉴甚至还是必经之路,本文搜集有关资料仅供参考。
鱼菜共生是一个狭窄的概念,这是最初以"菜"为主的共生模式,简而言之,鱼菜共生就是水中养鱼,水上种菜,鱼的排泄废物成为植物的生产养料,植物生长则转化为可供人们吃食的菜品或者为鱼类提供食物的一种综合种养新模式。现在已经不局限于"菜"而是凡是能够正常生长的物种均可移植于此模式中,包括水稻、鱼草、花卉等等。
宏观上来说,"鱼菜共生"应该称之谓"动植物共生"系统技术,通过“鱼菜(稻、花卉)共生”生物修复技术,能有效提升池塘水质,提高池塘养鱼的生态安全水平。
水生植物作为水体初级生产力,可以控制水质不肥和鱼塘藻类的生长,起到很好的净水作用。养殖者可根据鱼塘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水体中合理引植适宜水生植物,调节水体水质改善溶氧水平,"鱼菜共生"也许是水质改良的最好方法。
采用"鱼菜共生"的生态方法,可以达到调整、改善、保护鱼类自身及生活的环境,控制甚至消灭病原,达到合理调整水体生境、又可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这也是顺应当代绿色养殖及环保的需要。
(冬季黑麦草)
(夏季水稻)
“鱼菜共生”是一种涉及鱼类与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等学科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农业新技术,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水质无隐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系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一种可持续地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
(折耳根长势良好)
鱼菜共生,简单地说,就是在养鱼虾的池塘种蔬菜,利用鱼类与蔬菜的共生互补关系,池塘水面进行蔬菜无土栽培,将渔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实现池塘鱼菜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互惠互利。
鱼菜共生,生态养殖,不仅可以净水,降低池塘水体富营养化,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池塘底部的水产动物增加氧气,遮阴避暑,最终提高水产品质量,而且卖“菜”也许还有一笔收入,还可以探索利用空心菜饲喂草鱼、猪、肉牛等食草动物,可谓一举多得。
"动植物共生"系统技术,通过“鱼菜(稻、花卉)共生”生物修复技术,能有效提升池塘水质,提高池塘养鱼的生态安全水平,是过“环保”关的重要技术措施,应引起水产行业部门和养殖业主的高度重视。
池塘种植蔬菜就是消耗水体有效氮而达到净水的目的,较肥的池塘适合开展水上蔬菜种植,水质越肥,种植蔬菜比例越高。
(鱼稻共生)
浮萍(浮薸)
目前,"鱼菜共生","鱼稻共生",对防治鱼病,清瘦水质确有一定的效果,在当今环保整治的压力下,今后可能会有前途。但因操作有一定的难度与麻烦,目前养鱼户大多还不乐意接受。在具体运用中可以改进,比如可以不要浮床(就省去烦琐程序,如上图倒数第二图)换用围网拉线将其局限于一定的位置,种植品种可以用水白菜、水葫芦等等栽植。
(本文大多数图片来源于重庆渔业信息网 西南渔业网综合编辑)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