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的透明度
1。透明度定义
透明度是用测定萨氏盘(黑白间隔的圆板)的深度来间接表示光透入水的深浅程度。
2。影响透明度大小的因素。透明度大小取决于水的浑浊度(指水中混有各种浮游生物和悬浮物所造成的浑浊程度)和色度(浮游生物、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盐形成的颜色) 在正常情况下,养殖水体中的泥沙含量少,其透明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中的悬浮物,特别是精养鱼池其透明度大小取决于浮游生第一章养殖水体的主要理化因子特性物和有机碎屑的多少。
3。不同水体的透明度
(1)池塘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精养鱼池水的透明度通常为0.2~0.4米,粗养鱼池水的透明度为1.0~1.5米。
(2)浅水的藻型湖泊因藻类丰富,且易受风浪搅动使底泥悬浮,故透明度较低,一般为0.3~1.0米。如武汉东湖平均透明度为0.73米。
(3)浅水的草型湖泊由于水草丰富,水中悬浮物少,透明度较高。如湖(1992-1993年)透明度年均值为1.043米,最高值为2.20米(4)深水湖泊多分布在我国边疆地区,其有机物往往缺乏,浮游生物量较少,透明度高。青海湖透明度为5~10米,新疆赛里木湖透明度达12米。
(5)河流受所处地带的植被覆盖和土壤、不同季节江河补给条件和流量、河流所夹带泥沙量以及水生生物繁殖密度等影响而不同。一般河流上游透明度比中游高,枯水期透明度比丰水期高。
(6)水库河水入库后,流速降低,透明度要比河水高。大多大中型水库敞水区的透明度在1~3米。洪水期间,当浑水从上游向下游推进时,鱼群因受浑水呛逼,向坝前集中,是捕捞好时机。
(7)内湾半咸水地带透明度较小。受潮汐、波浪的影响,比较浑浊,透明度小。
4。透明度的变化特点以精养鱼池为例,养殖水体小、水质肥、浮游生物量大,透明度变化越显著 。
(1)季节变化在夏秋季节,池水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多,透明度小;冬季水温低,浮游生物量少,水质清,透明度大。
2)日变化早晨浮游植物在池中的垂直分布基本均匀,其透明度大;下午浮游植物趋向上层,其透明度变小。上午8点和下午2 点池水同一测定点的透明度一般可相差5~15厘米。
(3)水平变化由于风力的影响,下风处池水浓,透明度变小;而上风处水中浮游植物量少,池水较清,透明度相对增大。在风力养殖水域水质管理关键技术3~4级时,池水上、下风处的透明度可相差5~20厘米。
5。透明度代表的水质指标养殖水体透明度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且还能大致地反映水中浮游生物的丰歉和水质的肥度。特别是湖泊、水库、池塘等静水水体,水中的悬浮物质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因此透明度可一般地指示湖泊、水库、池塘中浮游生物的丰度。
透明度越小,浮游生物数量越多,透明度深度上的照度约为水表面的10%,补偿深度约是透明度深度的2~2.5倍,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水平最高水层约在透明度深度的1/2,透明度深度上的太阳辐射约为水表层的5%。
如肥水池透明度一般在25~40厘米,其日变化以及水平变化(上、下风变化)大,表明水中溶氧条件适中,鱼类易消化的藻类多。
透明度过大,表示水中浮游生物量少,水质清瘦,有利于非滤食性鱼类的生长,但不利于滤食性鱼类生长;透明度过小,表明水中有机物过多,池水耗氧因子过多,上、下水层的水温和溶氧差距大,水质容易恶化。池塘水体的透明度和水色是渔民用来判断水质好坏和肥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对水质管理和调控的依据 。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