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与分子氨的排泄
氨是通透性高的小分子,尤其在鱼的鳃部有较高的通透性,若血液中氨的含量超过1%,动物就会中毒死亡,因此即使浓度很低对鱼也是有害的。
鱼类食物中有三种营养物质同:糖、脂肪和蛋白质。蛋白质由各种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先脱去氨基,而氨基除了供合成氨基酸外,其余的则转变为氨气、尿素或尿酸排出体外。在排泄的含氮废物中,有90%来自蛋白质,只有少量来自核酸。
水生动物含氮废物的排泄情况(%)
(李永才,1985)
一、氨的排泄
一般淡水硬骨鱼类的含氮代谢废物主要以氨的形式从鳃排出,鲤、金鱼从鳃排泄的氮为肾排泄氮量的6-10倍。由上图可知虾蟹和淡水鱼排泄的氮,60-70%是以氨的形式排出体外。
氨通过鳃排泄的方式主要是被动扩散,某些鱼类也有一小部分可以通过铵离子的主动分泌排出体外。尽管细胞膜对氨的通透性比氧以及二氧化碳低得多,但由于鳃具有很大的交换面积,扩散距离短,以及很大的通水量,足以保证代谢产生的氨顺浓度梯度扩散到水体,扩散到水体的氨,往往与水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铵离子,而被限制返回性扩散,维持血液与水体间氨的浓度梯度。
因而偏碱性的水体往往阻碍氨的扩散排泄,即养殖水体中pH值升高,易发生氨中毒。偏酸性水体可促进氨的扩散排泄,因此氨中毒时使用酸性药物可减缓氨中毒,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尿素的排泄
尿素的毒性比氨低得多,在水中的溶解度以比较大。淡水鱼尿素的排泄量远小于氨的排泄量。尿素在水体中很容易被浮游植物利用,但也可以经细菌分转化成氨分子。
在养殖调查中我们发现,底泥中存在大量的氨化细菌,这些细菌主要以含氮物质为底物进行分解作用,而鱼类正常的排泄过程中,含氮物质主要以氨分子释放到水体中,粪便中的尿素、尿酸含量较少,因此推测这些氨化细菌的底物大部分来自残饵和鱼类因过剩摄食而引起的蛋白质的浪费。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