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二十年前鲢鳙激战蓝藻,如今被争相效仿!

发表时间:2021/01/18 00:26:34  浏览次数:1974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1、现在的千岛湖可谓风光无限,2015年同白浆泉、微山湖湖西、万绿湖、丹江口入选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连续几年被环保部评为一类水体;生产的大头鱼更是家喻户晓,年捕获量达到了3500吨左右,为当地带来20多亿元的产值。但如此耀眼成绩的背后,却也经历了二十年前的一次严重危机。

千岛湖的“绝地逢生”:二十年前鲢鳙激战蓝藻,如今被争相效仿

千岛湖是1959年国家为建设新安江水电站,因拦截蓄水的需要而形成的人工湖,又名新安江水库。湖里岛屿数量大、分布密集,单面积超过2500平方米的岛屿达到了1078个,大大小小所有岛屿总计超过2000个,名副其实的千岛湖,与湖北黄石阳新千岛湖、加拿大金斯顿千岛湖合成"世界三大千岛湖"。千岛湖水面面积达58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多米,水资源丰富,养鱼、捕鱼成了必然选择。

千岛湖的“绝地逢生”:二十年前鲢鳙激战蓝藻,如今被争相效仿

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地推进,千岛湖周围及附近地域,工厂雨后春笋般出现,生产废水源源不断被直接或间接排放至千岛湖。遇到汛期,生活污水、灌溉用水也一同汇入千岛湖,无一例外这些水中含有大量磷、氮等微量物质,而它们恰是破坏水质的关键。千岛湖偌大的水体,自我修复能力突出,起初几年水体并无太大变化,但也难以承受污浊水质多年的累积、叠加。1998-1999年,千岛湖水面漂浮起一层绿色的薄膜:蓝藻污染正式爆发。

千岛湖的“绝地逢生”:二十年前鲢鳙激战蓝藻,如今被争相效仿

蓝藻泛滥的直接后果,就是鱼产量的大幅度缩减。经历当年捕捞情形的叶师傅对此记忆颇深:往年能打到300万斤,当年费尽全力才收获了70万斤,不及以前的一半,而鲢鳙的总产量更是低至25万斤。打鱼时水体散发着腥臭味,劳作时甚至还需要戴口罩。

这一情况迅速得到当地环保局、农业局多个单位的关注,并委托上海海洋大学专家“前来会诊”。上海海洋大学的专家、教授,经验丰富,处理过类似事件,并且对其作过深入研究,所以到达千岛湖后,很快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千岛湖的“绝地逢生”:二十年前鲢鳙激战蓝藻,如今被争相效仿

原来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千岛湖里水资源,除了常喂养的鲢鳙上层鱼种外,还引入了银鱼、鲈鱼、鳜鱼等名贵鱼种,包括黑鱼、鲶鱼等底层鱼。问题便出在这些掠食性的底层鱼,黑鱼、鲶鱼可吞食鲢鳙的幼苗、鱼卵,时间一长鲢鳙的数量越来越少。而鲢鳙是蓝藻的天敌,科学研究发现了,鲢鳙每增长1千克的体重,就能消耗40克的水藻。鲢鳙减少直接导致原本处于“抑制”状态的蓝藻,迅速生长、爆发,很快霸占了水面。

千岛湖的“绝地逢生”:二十年前鲢鳙激战蓝藻,如今被争相效仿

蓝藻实质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物,湖泊、河流含有的氮磷等微量有机成分,一旦超过一定的数值,便滋生藻类,其中蓝藻是它的经典产物。学术里常把蓝藻称作“水化”,浮漂在水表的薄膜,隔断了水表与空气的交换,水体溶氧量大减,鱼的生长受到抑制。更严重的是,蓝藻释放毒素,蓝藻与水底食物颗粒粘连在一起,总有被鱼吞食的可能,严重时甚至导致鱼生病致死。

千岛湖的“绝地逢生”:二十年前鲢鳙激战蓝藻,如今被争相效仿

2、利用鲢鳙净化水质,并不是最近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蓬勃发展的重工业导致美国的众多河流、湖泊污染,水质下降。为改善这一局面,美国从亚洲多国引入鲢鳙、鲤鱼、草鱼、鲫鱼等“亚洲鲤鱼”。不幸的是,这些亚洲鲤鱼在美国缺少天敌、食物又丰富,快速生长、繁殖,很快称霸了当地河道,本地鱼类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已经有多个鱼种消失,如今更是危及五大湖。

千岛湖的“绝地逢生”:二十年前鲢鳙激战蓝藻,如今被争相效仿

所以找到解决千岛湖蓝藻爆发的原因,执行显得无比重要。为验证鲢鳙对水体净化的有效性,千岛湖发展集团将蓝藻爆发的西北湖、中心湖区设置成了实验点,用长770米、宽60米的拦网围挡,并规定3年时间内禁止任何形式的捕捞。3年后的各项数据表明,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像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含量已大幅度降低。

千岛湖的“绝地逢生”:二十年前鲢鳙激战蓝藻,如今被争相效仿

自1999年开始,鲢鳙得到重视,每年的投放量逐年递增,目前单鲢鳙鱼种的投放量,已经连续多年保持60万斤以上。另外严格控制鲢鳙的规格,一般鳙鱼8斤以上,鲢鱼6斤以上才允许捕捞,这样最大程度利用了鲢鳙净化水质的能力,同时兼顾了经济效益。研究表明,鲢鳙经过7年的自然生长,水体里含有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可转换为鱼体内的蛋白质。

千岛湖的“绝地逢生”:二十年前鲢鳙激战蓝藻,如今被争相效仿

2014年《舌尖上中国2》推出,将千岛湖的鲢鳙作为了重点介绍对象,火爆一时。宣传鲢鳙的同时,也向外界展示了不一样的生态环境。之后鲢鳙产量继续创新高,2017年捕获3400吨,2019年则埋入4000吨,消费者认可度不断提升。

千岛湖的“绝地逢生”:二十年前鲢鳙激战蓝藻,如今被争相效仿

“以水养鱼、保水养鱼”的模式探索,无疑为千岛湖的渔业产业提供了一个新途径。正因为这样,千岛湖产出了我国第一条有机鱼,通过国家认证的有机鱼至少20元/斤。千岛湖水提升,意味着可容纳更多数量、更多种类的经济鱼种,像中华鲟鱼、野生甲鱼、鳜鱼、鳊鱼、青条丝,花鲴鱼等,都成了不错的养殖对象。2006年千岛湖的一罐鱼子酱研发成功,而后销量、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单2018年便接近80吨,占据了全球35%的市场份额,更是现身杭州G20峰会的餐桌,出口德国、新加坡、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经济效益显著。

一位来自荷兰的渔业专家说道,这是他见过最为成功的一个通过渔业保护湖泊生态环境的案例。

(原创:老高)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