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常见六个误区(透明度、密度、药量、消毒、蛋白、增氧)

发表时间:2017/11/23 00:00:00  作者:刘文俊  浏览次数:2918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有透明度、密度、药量、消毒、蛋白质、增氧方面的六个误区,分别简述如下:

一、水体透明度越大越好

(最优良的水质)

在精养池塘中要求水质清新,但不是透明度越大越好。水体透明度是水体肥瘦的一种表现。

透明度越大,说明水体越瘦,水中浮游植物越少,光合作用也越弱,池塘中溶氧含量的绝大部分来自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透明度大时,光合作用的产氧量就会减少,会经常出现缺氧或低氧状态,影响生产力。

一般养殖池塘的透明度在20-40厘米,超过40厘米时就要适当施加肥料,使水体有一定量的浮游植物,以维持光合作用增氧的强度。

二、苗种投放密度越大越好

一般来讲,鱼种密养是提高池塘产量的措施之一,但放养密度不是越大越好。池塘养殖各种模式的水体容纳量有一个合理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密度过大,产量虽有可能提高,但养成的鱼体规格相对较小,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反而不合算。密度的加大,势必提高投饵量,升高饵料系数。过多的排泄物又会使池塘的水质恶化,引起缺氧和鱼病暴发。

在养殖过程中,若鱼类生长良好,浮头较少,饵料系数低于一般水平,则证明放养密度合理。

如果鱼类生长较差,经常出现浮头,而且出塘规格小,饵料系数高,则证明放密度过大,应适当减小密度。

此外还要根据池塘条件、水源情况、鱼的种类及规格、养殖模式、管理水平来确定合理的密度。

三、施药量加大为好

许多养殖户用药时都超过规定的用药量施用,或凭眼观估计用药,都没按照生产厂家的使用药量施药,如此,每年发生的药害事故枚不胜举。

其实,大可不必超量施药,假如你认为药效不佳,还可多施一次,较加大药量的做法好得多。

四、消毒越勤越好

定期消毒是预防鱼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并不是消毒周期越短、药效越大越好。

在池养水域环境及鱼体内部都存在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它们可对水体中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同时其拮抗作用也可抑制和杀灭有害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是经常存在于水体和鱼体内的,它们在良好的水域环境中的作用是被抑制的。当环境恶化、平衡失调时,它们便会发挥作用,引起鱼病暴发。

定期消毒会不断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其中包括有益微生物。如果不注意调节水质使水生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就会造成池养水域微生态环境失衡。长此以往,鱼类排泄的废物得不到有益微生物的降解和转化,便会形成有毒有害物质在水体中沉积,为养殖埋下隐患。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水质和鱼体情况确定消毒时间,而且在消毒后要及时调节水质,少量施肥或使用微生态制剂,使水体的微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为鱼类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水域环境。

五、饲料蛋白含量越高越好

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是衡量饲料营养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但并不是蛋白质含量越高饲料质量越高。

鱼虾类从本质上讲,不是需要蛋白质而是需要氨基酸。但动物不能从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氨基酸,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从摄取动植物饵料中获得氨基酸。

因此,鱼虾配合饲料不仅要注意蛋白质的数量,更要注意其质量。不同食性的鱼类,其饲料蛋白营养有一定的标准。过高的蛋白质含量鱼类代谢不了,便会向水体中排泄更多的有机废物,既增加了成本,又造成了对水环境的破坏。

而且,针对不同的水温应适当调整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例如高温季节应相对降低蛋白含量,以利于鱼类的消化吸收,否则会出现脂肪肝的现象。同样,低温季节应相对提高饲料的蛋白含量,以保证鱼类新陈代谢和生长所需的能量。

六、增氧机是救命机

增氧机是池塘精养必备的设备之一。有的养殖户认为增氧机就是缺氧应急用,一般不开或根据经验只在晚上和养殖后期开。

其实,增氧机的作用除了增氧外还有搅水、曝气的作用。如果等到缺氧时再开就会为时已晚,会大大影响鱼的生长。而且增氧机的增氧作用是有限的,其增氧能力远远小于光合作用和风力增氧。所以养殖中还应该充分利用另外搅水、曝气的两个作用,间接地改善水体的溶氧状况。

2米以上的池塘氧跃层现象十分明显,此时开启1台1.5千瓦叶轮增氧机1小时,就可以使3亩的池塘水体上下层溶氧均匀,使整个水体保持较高的溶氧水平,从而可以大大缩短夜间开增氧机的时间。

增氧机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底部的有毒物质向水体表层涌出,在表层的高溶氧区被氧化分解或以气体的形式逸出水面,从而降低了底层的有机耗氧量,减轻了缺氧的危险。

此外,阴雨天气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强,向水体中增氧的强度减弱,而耗氧因子相对增加,容易发生缺氧现象。此时应充分发挥增氧机的作用,及早开启,改善溶氧状况,预防浮头。

(2006年7月30日)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