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渔业+高密度养殖:传统养殖与新模式养殖的是与非!
最近些年以来,很多人喊出:摒弃传统养殖模式,高科技养殖将是今后的养殖主流。养殖行业中也出现了很多“高科技养殖新技术”,喊了几年乃至几十年了,到至今仍受冷落但没轮上“主流”甚至还遭人"唾弃",是人们顽固落后还是不接地气?一言难尽,也不一概而论。
创新的都比传统的好?
其实,很多高科技养殖简单点说就是"设施渔业+高密度养殖",比如:最近几年最先推的是池塘内循环水养鱼,后来是什么箱式养殖、桶式养鱼、帆布养鱼,还有工厂化养鱼(很早以前就有的,类型很多)……等等,这些是有钱人大款们才能玩的东西,看似都很特别的高大上,甚至主管部门也力推还作为主推技术,很多媒体也推波助澜,有的号称"3平米能养X吨鱼”、"亩产X万斤鱼"等等说法,并且还说产量高了而且还节能减排,这些言语让人耳目一新,很让人怦然心动。
总之,美其名为:传统养殖落后会必然淘汰,新模式养殖必然替代传统养殖,认为创新的都比传统的好。很多领导、专家、教授等大家(咖)级人物也纷纷为其站台。众人们对此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其代表了水产养殖中的高科技,是集约化和优质农业的代表,极力追捧;也有人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是不符国情,这些看似高大上的新技术,大多不接地气,都是专家们在实验室设计的,想从实验室直接嫁接到生产一线,大多是失败告终。反正是有说好有说不好的!
(箱式养殖)
现在的几项高科技养殖新技术,从本质上来说等同于土里种菜搬进了大棚(但多是为了种植反季节蔬菜但价值高许多),它的核心思路,就是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利用设施和设备的环境调控能力,创造出生产对象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农业高效生产的目的。设施农业的基础建设及管理措施,都是围绕养殖对象的环境、生理需求服务的,任何脱离这个规律的设施农业,不管它背后有多么先进的农业设施设备和生产技术作支撑,都是脱离实际生产的,也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池塘内循环水养鱼、跑道养鱼)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原则上设施渔业以产量和收益作为生产终极目标,得从方方面面去解析,里子面子都应全面窥析,也许才能透彻醒脑!本文下面仅以设施水产养殖(池塘内循环水养鱼、箱式养殖、圈桶养鱼、帆布养鱼等工厂化养鱼)为例作一肤浅探讨,我们看到的宣称其体系具有超强的水质处理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养殖水体的净化及循环利用,更是完成了超乎想象的高产量。从宣传的表象上说,这种模式高产高效且环保,集技术、科技、设施设备、新模式于一体,大有引领水产行业未来发展之趋势。其背后众多的设施设备,都是为水产生物所需的生长环境服务的,整个养殖体系看起来极其亮眼,具备了“高”“大”“上”的特质。
(跑道养鱼、水槽养鱼)
但事实上,从饲料角度来说,养殖出1吨鱼,至少需要1.2吨左右(甚至更多)的饲料,如此高的饲料投入量,必然会带来大量的食物残渣和粪便,而养殖器具内的水体自净化能力是相当弱的,显然,这个重任就落在了外围或末端的“净水设备”上。然而,对于整个养殖来说,建立一个满足如此高密度养殖要求的水质净化及循环系统,其设备和物品消耗带来的资金庞大投入和水产品行情低下的投入产出比是极不相称的,到头来就可能会使整个养殖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地,甚至每时每刻都居于高危风险之中,正所谓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下子就回到解放前。可以这么说,有人(夸大)说设施的水体净化循环系统能力很强大,产量很高效益更高,但有人直接指责说卖设施设备才是真,有着不符实际,混淆视听,博众人眼球之嫌,让那些很有钱但被忽悠的土豪们绝大多数人最后丢兵卸甲,惨不忍睹,明年又将多一个破产户,让人着实无尽的惋惜。
(桶式养鱼、工厂化养殖)
设施渔业的横空出世,并不是说没有科技含量,而是依据目前的社会水平来说,远没达到这个高端发达(消费水平高,消费产品价值高)的地步,另外还有关键的是设施养殖不仅基础建设投入巨大,并且还难以满足水产生物对水位、水体大小、水质等方面的起码生理需求,为了维持溶氧量的供应和水质质量的维持等方面的运行投入也大得惊人,对于现今水产行情不好,水产品价值不高,不顾现实去追求高大上,可谓是舍本逐末,稀饭都没吹凉还去吹汤圆。就整个设施养殖体系来说,只有那套所谓的高科技(机械、仪器)设备或许比较值钱吧。
(工厂化养殖、高端养殖)
虽然有很多人前仆后继但仍未见大功告成之人,着实应引起反思!
说实在的,设施渔业也并非一无是处,用于海水养殖、江河养殖以及价值高行情好的高端品种也许还是可以的,但对于池塘养殖、陆地养殖做普通品种养殖来说,还真的可能不行,原因在于:虽然产量可能会达到奇高,但成本也很高,目前看来有许多技术环节仍未突破,集污排污及其粪污净化没有完善的设备和净化强度是无法达到的,而且伴随的风险特别巨大,稍有闪失(比如停电、故障、资金链断裂)后果将不堪回首,本就意气风发的很多人大多维持在三年左右就这样被玩出局。
(论坛开会)
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有了的工厂化集约化养殖和现今的诸多设施渔业,虽经几十年的推广普及,哪怕有众多媒体(特别是官媒,多是把设计产量改写成生产产量)的推崇和主管部门以及专家们不遗余力的宣传,至今也仍在原地打转就已充分说明问题,到今天了虽然有很多人前仆后继但仍未见大功告成之人,着实应引起反思。设计的人只管产量提高,就是成本和风险没予重视。专家们写论文、报项目、获科技奖、开会讲课、论坛发言,这些倒还是可以。很多东西理论上可行但不实(适)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也不能过于悲观,只是目前技术成本和风险机率太高而已,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技术更加成熟、行情利好之际,"设施渔业+高密度养殖"将会大展宏图!很有希望在将来!
(备注:本文可能会引起不适,请予谅解!本文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见告之即删)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渔人刘文俊,更多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www.yc6318.cn,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鱼##水产##绿色食品#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