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快乐:古人都懂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篇柳宗元的《江雪》描述了一幅雪地寒江,鸟兽绝迹,路路皆白,万籁俱静的深冬山水景象,唯有江上一位老翁身披蓑衣临江垂钓。朴素的描写却有着悠远的意境,初读这篇诗文时年纪还小,没能领回作者的深意,幼时的我只好奇这么冷的天,老渔翁居然不怕冷还在江心上钓鱼!钓鱼真的这么好玩吗?
没错!别看这几年互联网上才掀起一股钓鱼热,年轻的网友纷纷在朋友圈发自己钓鱼的视频、照片,钓鱼这件快乐事从古自今记载就不少,别说现代年轻人们开始领会到钓鱼的乐趣,就说古人热衷于钓鱼的精神一点不少。拿上古时期记载的传说来说,有一位任公子极其喜好钓鱼,一次以五十头牛为鱼饵,整日蹲守在会稽山上投杆入海,什么事也不做就是钓鱼,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钓上来了一条大鱼。这个鱼有多大呢?传说鱼之大,一整个封地的人都吃不完,于是不得已任公子只得把鱼分切作小块,由百姓制作成鱼干。仅仅靠这一条鱼制河以东、苍梧山以北的人都被这条鱼给喂饱了!不论寒暑,冬夏不休,只要钓鱼就全身心投入,这就是钓鱼人的精神!
再往后这钓鱼的故事就更多了,周穆王在四方征战的途中还不忘钓鱼放松身心,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也是家喻户晓了,汉时也有韩信“钓于城下”这才遇到了漂母,随着时间的发展钓鱼作为一项大众接受度极高的娱乐休闲活动。在南唐时期钓鱼作为一项高雅娱乐项目就跻身成为了皇家夜宴的娱乐项目之一,南唐君主会诏令王公贵族和心腹大臣们钓鱼取乐。“玉甃垂钩兴正浓,碧池春暖水溶溶。凡鳞不敢吞香饵,知是君王合钓龙。”这是大臣李家明为南唐中主李璟解围所写的吹捧之作,话说此次皇帝李璟约了大臣和贵族一起在亭中钓鱼,许久过去大家都收获颇丰,偏偏李璟一无所获,于是李家明便解围道“这普通的小鱼怎么敢咬住天子的鱼钩呢,陛下要钓的是真龙呢。”按照现在年轻人的说法,这番“彩虹屁”吹捧着实到位,让中主李璟顿时心花怒放。
待到宋朝时期,钓鱼赏花赋诗就成为约定俗成的惯例了,大臣们以参与钓鱼宴为荣,皇家还会对参与的人员和流程有具体的规定,欧阳修曾经写到:“待上幸后苑,赏花华景亭,钓鱼涵曦亭,遂宴太清楼。”臣子要先在华景亭赏花聊天,随后再去钓鱼,娱乐活动完毕后才去太清楼开始晚宴。在民间传言中钓鱼宴上臣子必须要等到皇帝有鱼上钩后才能举杆,不然就只能再次“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钩迟”咯。
当然历史上喜爱钓鱼的名人轶事数不胜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张志和就是个中好手,你看他这篇名句,不仅仅能看出此人会吃,也不难猜想这人也是钓友。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每天雷打不动一定要去垂钓,而且有个怪癖,喜欢不用鱼饵钓鱼,每天独来独往钓鱼一坐就是几个时辰。幸好张志和家底厚实,他的哥哥怕他每天钓鱼沉迷其中一去不返了,还特意给他建了一栋房子以便他往返安家。茶圣陆羽和他交好但也受不了好友每天坐着钓鱼一坐就是大半天,于是问他:“你平常就不和大家来往的吗”?谁曾想张志和回答:“我以天地当房子,明月为我的蜡烛,和四海的朋友每天都在一起,哪里没有来往呢?”
这边张志和独来独往钓鱼,亲朋好友都担心的不得了,另一边南朝的王羲之后人王宏之大概就是最受大家喜欢的钓鱼人了。王宏之最喜欢在虞江上钓鱼,而且他对功名利禄实在不感兴趣,拒绝了朝廷的征召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他吃穿更是不讲究,常常穿着一身简单的衣服就去钓鱼,以至于有时路过的百姓都误以为他是本地的渔夫,便问道:“钓鱼的鱼卖不卖?”,王宏之也脾气好,回复别人:“钓到的鱼都不卖。”等到夕阳西下太阳落山的时候王宏之便收拾好钓具准备回家,从江边回城时会经过亲朋好友们的家门口,王宏之便会顺路将钓到的鱼送去,如此一来大家晚餐桌上便也多添了一道菜。
别以为古人钓鱼都是图一种意境和文化修养,其实在古代钓鱼是一种兴趣爱好也是一种实用技能,甚至在宋代就曾有学者邵雍著过一本《渔樵问答》来记载关于钓鱼的一些具体细则和要领,要是在现代这邵雍怕也算是个渔业协会会长了吧。文中写到:“六物者,竿也、纶也、浮也、沉也、钩也、饵也。一不具而鱼不可得。”看到这相信各位钓友也不陌生了,这不就是鱼竿、鱼线、鱼漂、鱼坠、鱼钩、鱼饵嘛!可见在宋代起这钓鱼相关的工具和技术怕是已经与现代相差无几了。
钓鱼作为一项集休闲、竞技、社交、陶冶情操为一体的运动项目,老少咸宜经久不衰,在我国也是历史悠久,深受广大老百姓所喜爱,从“蓬头稚子学垂纶”、到“南谿老人重钓归”无不体现这一点。与其说现如今这项传统的活动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又再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不如说,传统的文体项目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