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世代鱼类良种的选育:利用生物固有的遗传变异性,选优去劣得到遗传改良

发表时间:2017/12/07 00:00:00  浏览次数:3098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为解决水产良种率低等水产种业短板问题,需要建立一套成熟的、共性强的育种理论和技术体系,同时发展和完善精准、定向、高效的育种技术以缩短育种周期

一、选育的意义


选育即选种,是人们利用生物固有的遗传变异性,按照预定的育种目标选优去劣。从群体中把优秀的个体选拔出来当作种子用,淘汰较差的个体,使后代群体得到遗传改良。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中,前者使物种保持相对稳定,后者使物种发生变化。生物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选种的基本要点就是选择可遗传的变异性状。我们把出现合乎人们意愿的性状的个体选作亲本,并在相传的世代中持续不变地按照同一育种目标将人工定向选育,鱼类一般世代选育一个同期需10年至20年,才能获得优良品种。比如团头鲂浦江一号就是上海水产大学用15年时间选育的新品种。


选育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人类生产实践中最早使用的育种方法。在据称是范蠡所著的《养鱼经》中就曾涉及到鲤鱼的选育、配对。选育既可以最为独立的育种途径来创造新品种,也是其它育种方法培育新品种的必由之路,要从培育的后代中选择出符合育种目标个体,任何育种方法最终都要经过挑选亲本进行繁殖,并采用这一系列生产工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选育是育种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生产工艺。一个定型的优良品种也可能出现混杂退化现象,通过选育就能提高品种纯合性,达到提纯复壮的目的。因此,选育也是良种保持其优良性状的有效方法。


二、选择依据的性状及标准


鱼类选择应当用一些经济性状上比较重要的、-选择的遗传效果比较明显,并且度量大、又比较容易出现的性状作为主要依据


1.经济性状


主要从食用价值、食用的营养成分对人类安全健康,延年益寿的角度来衡量。肥育性能主要就是各种鱼类伪生长速度、增长倍数、饵料系数高低、观赏价值(指观赏种类,例如金鱼、江西九江鲤、虹鳟等有关观赏价值高的种类)。


2.抗逆性状


主要从抗寒性强(如异育银鲫)、发病率低(如虹鳟)、抗病性强及对不良环境的忍受力和在其它复杂生存条件下的适应等方面进行选择。


3.发育性能


主要从体形、体重、肥满度、体质以及性成熟期等方面进行选择。


4.综合性状


主要从体形、外眉膊、体质健康;群体状况以及有无异常等方面进行选择。


三、选育的基本方法


选育的方法比较多,最基本的是群体选育和个体选育


1.群体选育(混合选择)


分阶段、多世代(至少四个世代)引进原种培育繁殖群体,人工繁殖鱼苗(用药),池塘分级饲养新技术,逐级筛选,进行大规格育种;外荡、湖泊、围网生态养殖培育原后备亲鱼。在人工繁殖鱼苗(用药)阶段,关键是选择繁殖亲本,坚决制止逆向选择,尽量避免近亲交配,严格执行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在培育大规格育种阶段,关键是在每个生长阶段,都要按照混合选择技术要求,逐级筛选,实行优胜劣汰。在培育原后备亲鱼阶段,关键是采用稀放速长,按照种质标准,每年进行一次选择,选优劣汰

根据各类育种的形态特征、年龄生长和繁殖性能等种质标准,引进原种、繁殖苗种,采用池塘分级饲养新技术和外荡、湖泊网围、水库放养两种模式,在稀放速长,逐级筛选,使其种质特征在充分表达的基础上,运用混合选择技术,合理确定选择强度,选育后备亲鱼,坚持分阶段选优,多世代选育,达到改良品质的目的。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体质健壮、抗疾病能力强的无公害优质苗种。


2.个体选择


从混合有不同类型的群体中选出优良的个体,然后按照个体建立家系,再选择优良性状家系作为繁殖后代的亲本,淘汰不良家系。由此逐代提高品种的遗传综合性,就能培养出具有稳定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信息来源:《无公害淡水鱼养殖实用新技术》)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